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奇 《爆破》1992,9(4):14-17
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和计算,讨论了粘土爆炸压实效果与柱形装药之间的关系。炮孔堵塞是影响爆破作用的重要因素。在炮孔堵塞长度较小时,炸药威力对爆炸空腔半径的影响不大。在无限粘土介质内,爆炸空腔半径达到最大值,对于2号岩石铵梯和泰安炸药,空腔半径分别是炮孔半径的15和26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隧道掘进中光面爆破采用传统乳化炸药存在装药不便及爆破效果差的问题,改变现有装药方式,生产了新型25 mm乳化炸药,研究了该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隧道掘进装药情况及爆破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小直径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符合GB18095—2000要求,储存期6个月以上;采用新型装药方式,经现场爆破施工,开挖面平整稳定,光面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土岩爆破中,夹层的存在对爆破质量和爆破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炸药爆炸产生的应力渡在不同介质界面中传播会发生变化,这是影响爆破效果的原因之一。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介绍了对不同夹层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达到改善爆破质量与爆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隧道Ⅱ、Ⅲ级围岩掘进速度慢、光面爆破效果不理想、炸药利用不充分、降尘速度慢的问题,提出改进原始的爆破方法,采用水压爆破方法对隧道进行爆破。隧道水压爆破是在传统的隧道光面爆破中加入水袋的施工方法。因为炸药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在水中的衰减速度远远小于在空气中衰减的速度,所以加入水袋后,能够使爆炸冲击波更好的传播,减少爆炸能量消耗,从而提高了爆破效率,节约炸药用量,降低开挖成本,大大的提高了隧道开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井下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井下有害气体成分对人体危害的极限值。炸药爆炸时有害气体是怎样产生的.找到生成有害气体的原理后,接着说道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从井下爆破参数的设计、炸药的选择、装药过程和装药质量等进行了介绍。最后有着重强调了通风对防治有害气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某水域的1艘钢质采砂船解体爆破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基于ANSYS/LS-DYNA软件,采用Euler-Lagrange耦合算法,对处于不同介质环境下的钢板,在炸药外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破坏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炸药在空气介质中爆炸时,在装药和钢板接触处产生塌落和断裂裂缝,但产生的破坏范围有限,对接触面以外部分影响不大;而炸药在水介质中爆炸时,在装药和钢板接触处不但产生孔洞和断裂裂缝,在接触面外还会产生不规则形状的"倒刺",破坏范围较大,破坏效果较好。实际爆破效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钢质采砂船解体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爆破影响因素的主次也不尽相同。从岩石内炸药爆轰能量释放形式的角度,结合南非某工程爆破现场实时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南非新型炸药GIFT和常规炸药CE两种不同炸药产生的爆破振动效应进行分析,得到了两种炸药爆炸引起的地面质点振速峰值,随爆心距变化的衰减函数关系和振动持续时间。结果显示两种炸药爆炸性能的差异,对爆破振动效应的衰减规律和振动持续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某水域的1艘钢质采砂船解体爆破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基于ANSYS/LS-DYNA软件,采用Euler-Lagrange耦合算法,对处于不同介质环境下的钢板,在炸药外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破坏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炸药在空气介质中爆炸时,在装药和钢板接触处产生塌落和断裂裂缝,但产生的破坏范围有限,对接触面以外部分影响不大;而炸药在水介质中爆炸时,在装药和钢板接触处不但产生孔洞和断裂裂缝,在接触面外还会产生不规则形状的"倒刺",破坏范围较大,破坏效果较好。实际爆破效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钢质采砂船解体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火花式动态光弹性仪常用于爆破动光弹实验,其原本设计加载对象为撞击或者小口径步枪冲击载荷;引入爆破实验后,必须对其部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鉴于炸药爆炸时的高速特性、瞬时动态载荷大,可能有炸药颗粒或爆炸产生的碎片飞出,尤其要对试件加载系统以及加载系统两侧的光学仪器进行防护。同时,在爆破动光弹实验过程中,如何捕捉等差线条纹是实验技术难题之一,主要问题在于炸药爆炸和电火花释放没有实现同步控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爆破动光弹实验方法作了探索,设计出防护装置和同步触发装药结构。经多次实验证明,该防护装置和同步触发装药结构效果良好,既节约实验成本又使实验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张奇 《爆破器材》1992,(5):19-22
文中通过数值分析和计算,讨论了粘土爆炸压实效果与柱形装药之间的关系。炮孔堵塞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炮孔堵塞长度较小时,炸药威力对爆炸空腔半径的影响不大。在无限粘土介质内,爆炸空腔半径达到最大值,对于2号岩石硝铵和泰安炸药,空腔半径分别是炮孔半径的15和26倍。  相似文献   

11.
乳化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水下工程爆破中,通常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法,进行水下金属构件的切割与拆除、水下可疑爆炸物的诱爆等,当爆破区域附近有养殖区、野生保护水生物时,就需考虑炸药爆炸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影响问题.对水中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公式形式进行了探讨,通过爆破试验以及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高能、普通乳化炸药的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2.
杨年华  郭尧  白和强  张昭 《爆破》2021,38(3):130-135
露天深孔爆破粉尘量大、污染范围广,研究高效合理的爆破降尘技术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当务之急.论文通过现场试验,揭示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粉尘来源主要有:炮孔填塞物冲孔、岩石破裂及粉碎和临空面抛散三个部位,粉尘产量与地下水、岩性、爆破方式密切相关.为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水袋封堵炮孔、爆区顶面和抛掷前方水袋爆炸成雾的立体水雾降尘模型.通过水袋爆炸成雾的专项试验,得出合理的水袋爆炸成雾设计参数,水袋爆炸的最佳炸药单耗为0.4~0.5 kg/m3.现场试验应用表明,合理的水袋间距为5~10 m、水袋比炮孔爆炸延时1.0~1.5 s,孔口水袋封堵长度4 m以内.综合试验效果使爆破粉尘浓度降低了50%以上,爆炸水雾降尘方法简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娄德兰  宁宇明 《爆破》1991,8(2):5-7
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洞外等间隔微差起爆技术在药室爆破中的应用,最大一次起爆药室26个,炸药28.8吨,仅用3个段别的非电毫秒雷管使多数药包单独爆炸,把爆破振动减到最小,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同时提出了保证网路传爆的可靠条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爆破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搭建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思路.通过自主设计研发和引进金属丝电爆炸破岩装置、室内小药量岩石爆破破碎装置、爆破智能专家系统与虚拟仿真系统组合等手段,构建了综合创新平台.主要包括3个模块:非化学反应的爆炸加载、岩石爆破效果的定量评价、现场工程爆破参数自动优化设计及作业仿真.该平台的主要特色在于用金属丝电爆炸代替传统化学炸药破岩,实现了爆炸动载的实验室模拟;确立了室内小药量岩石爆破损伤破裂程度的评价方法;实现了现场爆破施工图表的自动绘制和爆破全过程的虚拟仿真反演.学生利用该平台,开展了非化学反应的爆炸加载破岩试验、不耦合装药爆破破裂程度量化研究、巷道爆破图表自动绘制与掏槽爆破虚拟仿真研究,效果良好.该平台也可用于开展其他创新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张家凯 《爆破》1993,10(2):53-54
1 打枪现象及其危害什么叫打枪现象?当炮孔打在裂隙或溶洞中时,而裂隙或溶洞与自由面相通,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将裂隙或溶洞中的泥巴和碎石打出去,这种现象叫爆破中的打枪现象。在我们的爆破实践中,经常见到打枪现象。我所见到的典型打枪现象有两次。第一次是1985年7月20日,在我矿的67—1北白云岩掌子面进行中爆破。爆破前,第一排有  相似文献   

16.
吴岩  倪荣福 《工程爆破》1996,2(3):33-36
水压爆破是一种控制爆破技术,它可在不动用机械设备情况下,用水作为介质,把炸药的爆炸能传递给待拆构筑物,达到破碎的目的。本文介绍采用水压爆破拆除钢筋混凝土工事的设计与实施,爆破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水压爆破是一种控制爆破技术,它可在不动用机械设备情况下,用水作为介质,把炸药的爆炸能传递给待拆构筑物,达到破碎的目的。本文介绍采用水压爆破拆除钢筋混凝土工事的设计与实施,爆破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针对贵州铝厂的两座85m高钢筋砼高耸烟囱在采用爆破拆除法拆除时产生的振动及传播规律,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工程监测等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拆除烟囱过程中共产生四次较大的振动信号波动,分别由炸药爆炸、支撑破坏、切口闭合及撞击地面所引起;被保护物旁测点的振动监测结果远小于爆破振动和塌落振动的理论计算值,主要是由于爆破点高于测点,爆破振动传播存在低程衰减效应,另外在烟囱塌落撞击的地面上铺设缓冲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振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爆破与爆破器材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典型的工程爆破实例,从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水下爆破、冻土工程爆破、硐室爆破、城镇拆除爆破及爆炸加工等几方面,阐述了我国工程爆破技术现状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从爆破器材的产品种类与产量,工业炸药尤其是粉状乳化炸药和乳化炸药现场混装车新技术,以及起爆器材特别是数码雷管和塑料导爆管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爆破器材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历程。作者结合国情,展望了各技术的发展前景与重点攻克的课题,激励业界人士正视现状、展望未来、抓住时机,努力实现21世纪爆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深水静压作用下,如何定量研究炸药爆炸性能和爆破效果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炸药工作者。水下装药受到的总压力是静水表面的大气压和静水压力之和,可以通过改变静水表面的压力来模拟深水装药环境。在模拟的深水装药环境下,用可重复使用的爆炸装置研究常用乳化炸药的猛度下降情况;微型爆炸装置放在砂浆试块的预留炮孔中,加到额定压力然后起爆,利用分布函数模型G-G-S对爆破块度进行分析,研究乳化炸药的抗静压性能。在乳化基质相同的条件下,三种炸药抗静压性能由优到列的顺序:玻璃微球敏化、珍珠岩敏化、亚硝酸钠敏化。在深水爆破和中深孔爆破中要选择具有适宜抗静压性能的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