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余靖华 《装备制造技术》2015,(4):241-242,263
并行工程是在开发设计时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开发中的概念形成、方案分析、详细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到产品报废等所有因素综合考虑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首先介绍了传统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要的介绍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最后,对并行工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产品开发的三种模式:串行开发模式,基于计算机与并行工程思想的集成框架开发模式,基于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与并行工程结合的分布式并行协作开发模式,探讨了三种开发模式的特点,具体介绍了集成框架开发模式的步骤。结合油泵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建立了集成框架的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产品开发的三种模式:串行开发模式,基于计算机与并行工程思想的集成框架开发模式,基于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与并行工程结合的分布式并行协作开发模式,探讨了三种开发模式的特点,具体介绍了集成框架开发模式的步骤。结合油泵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建立了集成框架的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并行产品开发中设计活动间重叠与信息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设计活动的技术创新程度和上游信息对下游设计活动的重要程度,提出了知识累积函数和设计返工函数。针对下游活动的介入时间和信息交流次数,建立了信息单向传递的并行产品开发模型,通过构造考虑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权衡的全局收益变量,证明了全局收益极大值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最优介入时间和最优信息交流次数的计算公式和设计活动间执行模式的判定条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并行工程是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也是当前学术界热门的研究课题。从并行工程运行模式出发,在Petri网基础上引入面向对象技术,针对并行工程的并发特性,讨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的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很好地继承了面向对象方法的封装、分类、继承等优点,同时又具有Petri网用图形易于描述系统并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为并行工程过程管理的仿真、调度和监控提供了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6.
1并行工程的定义 1988年美国某防御分析研究所完整地提出了并行工程( 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概念,即"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 1】并行工程的目标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并行工程在实现上述目标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 2】: * 设计质量改进──使早期生产中工程变更次数减少 50%以上; …  相似文献   

7.
并行工程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并行工程的核心问题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管理与技术的综合集成,以小组为工作模式,以改进产品开发流程为核心,通过数字化产品模型定义DFA、DFM、DFD、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在产品开发早期综合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力争优化的T,Q,C,,S指标。并行工程是解决企业产品开发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我国企业产品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并行工程在我国的项目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实施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产品开发过程并行度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并行工程环境中 ,上游产品设计活动和下游过程设计活动之间的重叠 ,可缩短产品开发过程的持续时间。但过多的重叠也会导致不必要的设计修改。为此 ,研究了产品与过程设计活动之间的并行度优化问题 ,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给出了求解该问题的算法 ,其目的是使因延迟产品开发完成时间和不必要的设计修改而带来的成本尽可能最低。  相似文献   

9.
并行工程中的两种并行实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是产品开发流程的基本单元,研究其生和描述模型是开展并行工程等产品开发模式技术研究的主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从资源,技术和过程三个角度描述其属性的三维度活动模型,并通过对活动属性的分析,讨论并行工程中的两种并行实现模式,即在产品设计阶段,统筹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要求的并行设计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信息预发布支持,并由任务状态模型控制的活动并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与传动的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特点,进而分析了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体系结构,并探讨了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面向产品协同开发的集成推理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战略使得产品的开发由串行模式化向并行化、集成化和协同化。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的应用是实现这一模式的途径。结合复杂机械产品协同开发下的方案设计,提出了一种集成推理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讨论了设计实例的表示、实例组织以及实例检索等,介绍了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实例基推理和规则基集成推理技术充分发挥了二者各自的优势,为设计领域内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机械与电子》2000,(2):49-50
针对阀门工程数据的特点,提出了阀门产品工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以及建立工程数据库的阀门产品工程数据组织模式。并通过这一方法建立了自贡高阀公司“VCADS”系统中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面向敏捷制造的集成产品开发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捷制造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分析了敏捷制造模式下企业实施产品集成开发的若干要素,包括企业动态联盟、过程重构、IPT组织与管理、企业信息合理化工程、信息分类编码与标准化技术等;探讨了面向敏捷制造的并行产品开发模式;提出了支持企业动态联盟集成产品开发的信息框架概念,阐述了其集成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并行设计及其支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DM为框架,建立了支持产品并行设计的并行工程体系结构,通过分析设计活动的组成,提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模型和基于STEP的CAx信息集成模式,定义了结构扁平的集成产品开发矩阵组织模式,以有效支持产品开发队伍的重构,探讨了信息分层共享的合理模式,集成了分布于不同硬件平台的CAx/DFx工具,最后建立了支持并行设计微循环与预发布的过程管理模型,研究了并行化产品开发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并行化产品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并行化产品设计 ,有必要将概念设计阶段的产品信息管理纳入到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并行化产品设计环境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对概念设计产品信息进行管理的意义及现有的商品化 PDM系统对其支持能力的不足之处 ,探讨了以产品结构树为中心的产品信息管理方式 ,并提出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对概念设计阶段产品信息进行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初步构造了一个可行的并行化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管理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亮  宋健  王语风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5):580-583,611
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设计流程协同、企业经验知识的发掘与应用、专家知识的组织和应用一直是困扰制造业企业创新设计的难题。通过分析制造业企业的知识管理规律,设计了知识管理平台进行知识的协调管理,基于该平台构建了面向产品设计的专家系统。重点研究了基于W eb的图形共享技术的研究、基于产品特征参量的PDM系统设计、面向设计流程的知识自组织型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难题,并通过B/S模式开发了系统软件,为汽车制动系统创新设计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企业创新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FreeForm和快速原型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FreeForm和快速原型的快速产品开发模式。通过某人物玩具开发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式可以快速地制造出产品的样件,可实现产品开发的快速设计、快速定型、快速营销和快速制造,产品能很好地再现设计模型,加快了产品的开发速度,开发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加速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成功率,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并行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并行工程理论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它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相关阶段的集成开发与优化.论述了并行工程及其关键技术、实施方法等,介绍了并行工程技术在机床制造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支持并行工程的IDEF集成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能够充分反映产品生命周期中各方面信息的模型,是并行工程中实现企业产品开发过程集成、并行和优化的基础。本文通过用IDEF的集成化建模方法描述了某企业的产品并行开发过程,IDEFO功能模型用于描述并行工程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等信息,IDEF3描述了信息流的传递过程,获得的信息和其评议关系用IDEF1x表示。而IPT小组的组织视图和资源视图与其他模型的关系通过接矩阵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