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LTE-Advanced(以下简称LTE-A)作为3GPP LTE技术标准的增强版本,它能够提供更大的系统带宽,可获得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和用户频谱效率。为了支持更多的用户业务,也为了满足IMT-Advanced的性能要求,LTE-A提出了载波聚合(CA)技术,即对若干个带宽满足一定要求的载波进行聚合形成100 M传输带宽,从而可以实现上行500 Mbit/s、下行1 Gbit/s的峰值数据速率。相比于单载波系统,引入载波聚合技术的LTE-A系统属于多载波系统,其资源调度更为复杂,如何分配多个载波下的物理资源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LTE-A载波聚合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介绍了LTE-A载波聚合的资源调度模型;针对目前存在的LTE-A载波聚合资源调度算法,详细分析了每一种算法的优缺点,并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载波聚合技术下的系统调度结构及调度算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系统级动态仿真的方法,对载波聚合技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从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收发端天线配置以及应用业务模型等多个角度对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赵国强 《电视技术》2014,38(7):96-99,152,90
载波聚合技术能将离散的频谱聚合使用,使系统带宽达到100M,从而达到LTE-A系统提高传输带宽的要求。使用排队论对两种基本的载波调度结构JCS和ICS进行研究,并对基于JSQ的ICS调度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基于ICS-JSQ的自适应调度结构。通过系统仿真分析,ICS-JSQ自适应调度结构较JCS有更低的系统复杂性,比ICS有更高的系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近日,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提供了业界首个能够测试LTE-A下行载波聚合射频一致性测试用例的测试系统,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使用TS8980射频测试系统成功地演示了频段4和17(AWS频段和700MHz频段)组合的下行载波聚合射频测试用例,美国的网络运营商AT&T将使用这个频段组合。下行载波聚合是下一代通信技术LTE-A的一个关键特  相似文献   

5.
LTE-Advanced系统中的多载波聚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LTE-Advancedf LTE-A)系统的多载波聚合技术。多栽波聚合技术是LTE-A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它能解决LTE-A系统对频带资源的需求。文章首先阐述了多载波聚合技术的优势;随后介绍了聚合技术下载波带宽的设计,多个子载波的聚合方式,传输数据流的聚合方式等几方面内容;最后,总结了多载波聚合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艾法斯控股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艾法斯有限公司(Aeroflex Limited)日前宣布:推出支持在多个移动终端或用户设备(UE)上实现载波聚合的TM500 Multi-UE LTE-A测试移动终端。载波聚合是LTE-A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允许由邻近或不邻近的频段叠加在一起组成多载波,从而实现更宽的信道带宽和更高的数据速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载波聚合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具体介绍了载波聚合技术在PDCCH盲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支持跨载波调度和不支持跨载波调度两种方式下的盲检测方法和各自优缺点。通过C语言搭建链路,对两种调度方式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为LTE-A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LTE-advanced)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它能解决LTE-A系统对带宽资源的需求.由于不同频带的信号传输功率、覆盖范围不尽相同,使得终端在小区间的切换成为难点.本文在LTE切换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LTE-A载波聚合环境下的载波切换场景、小区内及小区间的载波切换流程,为了减少多载波切换的失败率,提出了同时向多个符合条件的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并选择其中最佳小区进行切换的改进思路,同时针对多目标eNB切换方式设计了两种多载波切换方法.  相似文献   

9.
爱立信信息     
安哥拉联合电信完成非洲首次LTE-A载波聚合技术演示:近日,爱立信与安哥拉联合电信(Unitel)成功实现了非洲首次LTE-A载波聚合技术演示。Unitel在商用网络的1800和900 MHz这2个频段上,采用商用终端,借助LTE-A技术在罗安达市的现网上传输数据,承载商用流量。LTE载波聚合是高速移动宽带服务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支持运营商将多个频段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其现有频谱资产,实现更高的移动宽带下载速率。在世界各地,许多运营商在将用户从2G迁移到3G或4G网络时,也同时释放了1800和900 MHz频段的频谱。目前,爱立信还为澳大利亚、葡萄牙和韩国等国在其他频段上部署LTE-A载波聚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dvanced系统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文章针对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展开分析,还对载波聚合技术应用于LTE-A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杨鹏  吴昊  李波 《电信网技术》2012,(11):17-21
LTE-A是3GPP为了满足ITUIMT-A(4G)的需求而推出的LTE后续演进技术标准,LTE-A系统中TDD模式———TD-LTE-A系统被认为是未来4G标准方案之一。为了满足IMT-Advanced系统中较高带宽的需求,3GPP在LTE-A标准中引入了载波聚合、自组网、分层网干扰协调增强和多点协作传输(CoMP)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载波聚合是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有效地解决LTE-A系统带宽扩展问题。合理的选择成分载波将使得数据业务在传输时具有高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成分载波选择算法,综合考虑成分载波信道质量和负载均衡两方面,对成分载波进行选择。通过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选择成分载波进行聚合,降低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和误块率,减少平均传输次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2012,(21):91-91
艾法斯有限公司(Aeroflex Limited)日前宣布:该公司的TM 500 LTE-A测试手机除了其既有的频分双工(FDD)功能外,现亦增加了对时分双工(TDD)载波聚合的支持。作为LTE-A技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载波聚合使连续或非连续频谱组成的多路载波叠加起来,从而实现更宽的信道带宽和更高的数据速率。LTE-A可提供最多5个载波,每个载波20MHz带宽,其目的在于将峰值数据速率提升到  相似文献   

14.
LTE—A中载波聚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TE-Advanced系统中载波聚合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现状及LTE-A中与载波聚合结合的热门技术,并探讨了载波聚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LTE-A是LTE技术的平滑演进,引入了多载波聚合、中继、协作多点传输等关键技术。其中,多载波聚合是在频域上进行扩展,以满足LTE-A对高带宽的需求;中继技术能带来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系统容量,同时也面临干扰复杂化问题;协作多点传输技术能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多天线技术通过增加上下行天线端口的数量,来提高峰值速率和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专利申请的角度介绍了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发展路线、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载波聚合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为我国企业对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专利布局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进展中,增强的移动性管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新技术载波聚合的引入,一方面给系统的切换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切换策略,从而克服R8/9中切换机制导致的用户面数据中断。本文提出了一种LTE-A中基于载波聚合的联合切换方案,该方案利用切换执行时副成员小区的数据支持来克服切换过程中用户面的数据中断,从而实现切换过程中控制信息与用户数据的物理分离、联合传输。本文对LTE-A标准R10的切换流程进行了补充,以便于容纳该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WiMAX系统,能够显著提高频谱利用率。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需要扩展传输带宽。载波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成员载波连接在一起,能够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本文针对230 MHz的WiMAX系统,在对频谱使用情况进行测试的基础上,采用连续载波聚合方法,扩展传输带宽。相比离散载波聚合方法,连续载波聚合方法具有更低的系统复杂度,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兴通讯技术》2012,(2):3-F0002
[本刊讯]2012年全球移动大会(MWC)于2月27-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兴通讯于会议期间在全球首推LTE-A异频双载波商用基站,并进行了异频载波聚合业务演示。本次会议期间中兴通讯展示的LTE-A商用基站,基于其领先的SDR硬件平台,并引入了异频载波聚合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展示了20M2.6G频段和20M1.8G频段下两个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王子豪  葛万成  汪亮友  林佳燕 《通信技术》2015,48(10):1134-1138
基于LTE-Advanced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技术,对现有的3种资源调度机制:联合用户调度方案(Joint User Scheduling, JUS)、独立随机用户调度方案(Separated Random User Scheduling,SRUS)和独立数据突发级调度方案(Separated Burst Level Scheduling, SBLS)进行研究。针对3种机制在系统吞吐量、排队时延和成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切换时延性能上的优缺点,提出了半独立负载调度机制(Half Separated Load Scheduling,HSLS)。HSLS采用动态负载均衡准则(Dynamic Load Balance,DLB),另外HSLS基于系统吞吐量和排队时延的要求以多数据突发(multi-burst)作为资源分配粒度,令多个调度器(Resource Scheduler, RS)可以同时分发满足调度条件的用户数据。仿真结果表明,HSLS对设备要求度低,有着良好的系统吞吐量和时延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