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目标多维转动对ISAR成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并给出了实测数据。实际的目标(如飞机等)存在三维转动,只是在平稳飞行时,相对雷达视线蜕化为一维转动,这是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对飞机一类目标成像的基础,即使飞机做不大的机动飞行,如民航机动作较小转动,其俯仰或侧摆的转动影响也常常不能忽略,多维转动使成像画面失真,甚至不能辨识,因此,文中讨论的多维转动对目标成像影响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确定像分辨雷达目标横向成像的距离定标(横向距离因子),是正确获取目标黄向距离和进行雷达目标识别的一个前提,根据合成阵列以及干涉SAR(INSAR)的原理,利用两个水平方向放置的天线,通过对两个天线所成一维横向距离进行比相,完成目标的横向定标,通过理论及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翻拍图像鉴别算法辨别理论基础弱和鉴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平面线性点的翻拍图像鉴别算法。首先建立图像成像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从模型中提出局部平面线性点的概念和性质,根据性质提取图像中的局部平面线性点作为特征值;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真实图像和翻拍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本文算法不但对翻拍图像具有较好的鉴别率,并且特征向量的维数也低于其他鉴别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维标定物相机标定方法的标定精度问题,系统地分析了标定过程中的误差形成因素,提高精度的关键在于对畸变的校正。结合一维标定物的特点,提出用交比不变法对成像畸变进行校正。同时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其标定精度可以达到基于平面标定法的标定精度,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成像物镜具有两个独立的焦距,通过对空间物体成像并进行分析可获取其深度信息,此即双焦测距的原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图像主点坐标标定对双焦测距精度的影响,找到了双焦图像中两种相对于主点坐标的不变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此不变量的双焦测距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标定环节并提高了算法精度。与传统算法的实验对比表明了本文算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谱估计技术被用于雷达成像中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目标特征提取,但其缺点是需耗时的二维谱峰搜索,且由于采用码赛克技术,算法性能受小样本数限制。文中将成像高分辨算法中的两维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两个独立的一维问题,然后利用ESPRIT方法或MUSIC方法求得每维参数估计。这种方法无需两维谱峰搜索,算法性能在小样本时有很大改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可见光图像中飞机目标的特征选择及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大部分飞机目标识别算法都依赖建立的样本库,导致对样本库外的飞机不能很好识别的问题,分析了可见光图像中飞机目标在模式识别中的特征选择及提取方法.比较几种不同特征选择及提取方法,依据人工判读识别飞机目标的思维方法以及可见光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可见光图像中飞机目标的5个典型识别特征的提取方法,最后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完成对飞机目标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可见光图像中的飞机目标进行较好识别,准确率较高,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采用两次相干化处理实现对解线频调步进频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首先对回波进行相干化预处理,以估计运动目标的参数,并对相干化后的回波进行补偿;之后,采用相位相干化技术对残留相位误差进行校正,并利用时域带宽拼接技术获得目标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像.最后利用传统方位成像算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ISAR图像.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达目标图像,提出一种基于阈值最小均方误差(MMSE-T)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估.介绍和分析了雷达成像模型及常用的超分辨方法.以及MMSE-T改进算法及其具体实现方法.以MSTAR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测图像为例,给出其超分辨结果,同时基于输出信噪比(SNR)指标,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与评估.实验表明:MMSE-T超分辨率方法在无须事先已知原始场景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原始场景的准确重建,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作用,可用于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及实波束成像等雷达图像目标信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多视点图像重建算法重建耗时过长、重建后清晰度较差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一种新的多视点图像重建算法,分析摄像机的配置标准与目标图像方位,利用映射法将成像模型投射在二维平面上,再根据映射关系实现信息采集.在确定多视点图像背景后,绘制子区间方向梯度直方图,根据直方图绘制结果描述子情况,与相匹配的图像进行对比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测量高分辨率显示管分辨率的新装置.它由CCD光电传感头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微机进行处理,实现自动测量.本装置测试精度高,测量速度快,为研究和生产高分辨率CRT和偏转线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空间分辨视网膜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台基于37驱动单元Xinetics变形镜、17×17微透镜阵列Shack Hartman波前像差传感器、Quantix12位高速帧传输科研级CCD相机以及超辐射二极管耦合多模光纤的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相机,得到了患者视网膜上不同位置清晰的单细胞图像和视网膜表面毛细血管图像, 计算出不同区域锥状感光细胞的密度, 测量了视网膜上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 展示出这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高速高空间分辨视网膜成像技术在眼科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任意分辨率的SSCA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当DFT点数不是2的整数次幂时,用AFT计算SSCA算法中的DFT得到信号循环谱,并对AFT中的乘法进行改进.借助实数乘法和实数加法运算量的换算系数,用加法次数作为衡量算法计算量的标准,给出改进的AFT和DFT、FFT的计算量的闭合表达式,并用它们分析SSCA算法的计算量.最后,利用AFT对SSCA算法进行实现和性能仿真.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分辨率,采用FFT或AFT计算SSCA算法中的DFT,能以最小的运算量实现任意分辨率的SSCA算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冲突消解的群体智能机器人协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在动态环境中,基于冲突消解的群体智能机器人的一种协作模型,适用于环境信息不完备的复杂情况.将Agent的独立强化学习与BDI模型结合起来,使多Agent系统不但拥有强化学习的高度反应性和自适应性,而且拥有BDI的推理能力,使只使用数值分析而忽略推理环节的强化学习结合了逻辑推理方法.新的奖励函数和表示方法减少了学习空间、增加了学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超分辨率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图像超分辨率是指利用一幅或多幅低分辨率图像,运用相应的算法来获得一幅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然而,传统的基于插值和重建的方法已很难获得进一步的突破.近年来出现的基于学习的方法为超分辨率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通过回顾插值、重建和学习这3个层面的超分辨率算法,分析了超分辨率技术的以往研究和最新进展,着重讨论了各算法在还原质量、通用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超分辨率技术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孤立纽结分解的定义,所谓孤立的(非平凡)纽结分解,即在不改变投影的前提下,universe分解中的该纽结改变其任何一个交叉都是平凡纽结。通过分析和讨论各种可能情形,回答了二重点为”(≤5)的素universe分解中是否存在孤立的交叉数为”的非平凡纽结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动态模糊性问题,利用动态模糊逻辑,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提出1种基于动态模糊逻辑的逆归结学习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态模糊谓词逻辑来描述学习问题,通过学习算法计算出问题的假设。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找到了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冗余度机器人动力学优化中的零空间最小关节力矩法和伪逆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同时优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在加速度级上以最小奇异值为优化性能准则的关节轨迹规划方法.以平面三自由度机器人为仿真对象,在长轨迹情况下对三种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极大地改善了关节空间的终态自运动现象,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High speed imaging technology has opened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collision, detonating, high voltage discharge, disintegration and transfer of phonon and exciton in solid, photosynthesis primitive reaction, and electron dynamics inside atom shell. In principle, all of the transient processes need to b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ime amplifying technique is required for observa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The present review concerns the atomic time amplifying mechanism of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extremely-high speed imaging methods, which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short time amplifying techniques. It is well-known that for extremely-high speed imaging with the converter tube,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is in the order of sub-picosecond of the streak imaging, and the imaging frequency is 6×108−5×109 fps (frame per second) of the frame imaging.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tubeless extremely-high speed imaging, the imaging frequency is 107−1014 fps, and its mechanism of forming high speed and framing could involve a lot of factors of the light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instance, light speed, light parallelism, the parameters of light wave such as amplitude, phase, polarization and wavelength, and even quantum properties of photon. In the cascaded syste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particle wave, it is 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realize extremely-high resolution in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higher than a kite resolution. Then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break the limit of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relation of the optical frequency band.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解决晃电问题的三种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