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超 《移动通信》2006,30(2):66-68
文章通过对接入信道对反向链路的干扰分析得出了接入信道所允许的利用率,并且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计算出了现网中一个扇区的接入信道的实际利用率和短消息数,以及呼叫模型及载波数的关系,文章还对CDMA2000的接入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与IS-95在接入信道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基于约束条件下的无线信道利用率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比较分析业界GSM无线信道利用率研究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无线信道利用率评估方法,用于无线信道利用率的评估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移动GSM网的无线测试,获得大量的无线测试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找出小区在不同信道配置下的最佳信道利用率,推导出大、中、小城市不同类型地区总体的信道利用率,找出影响信道利用率指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无线电通信中,动态的信道接入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频谱资源短缺和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它允许次级用户动态接入空闲信道,以进行数据的传输。针对多信道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检测与信道评估的动态信道接入方法,通过权衡感知精度与信道空闲时间,得出使信道质量最优的感知参数,在每一个信道中采用能量检测法,进行周期性检测,感知每一个信道中主用户的接入情况,判断可用信道集合,提高次级用户的动态接入效率。理论分析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主次用户之间的接入冲突,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集群系统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为目的,本文首先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集群系统信道动态分配的特点,讨论了其对提高信道利用率、降低阻塞率、提高系统容量的好处,然后较为详细地论证了系统容量、阻塞率和信道数间的关系,着重介绍了Motorola的系统容量计算经验公式。文中较多地引用了翔实准确的数据,如日本Standard的阻塞率与信道数关系曲线、信道数与用户数关系示意,美国MotorolaSmaartnet的话务处理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无线ATM通信网提出了可支持话音、数据和图像业务的多址访问控制协议(MAC)和信道动态分配(DCA)算法.所提出的正交码预约多址访问协议(ORMA)可避免各终端在预约竞争时发生碰撞,提高信道利用率.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突发业务信道动态分配算法(DCA-BT),ORMA与DCA-BT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内多媒体业务的质量和信道利用率,增大系统容量,支持多种业务在无线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无线ATM通信网提出了可支持话音、数据和图像业务的多址访问控制协议(MAC)和信道动态分配(DCA)算法.所提出的正交码预约多址访问协议(ORMA)可避免各终端在预约竞争时发生碰撞,提高信道利用率.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突发业务信道动态分配算法(DCA-BT),ORMA与DCA-BT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内多媒体业务的质量和信道利用率,增大系统容量,支持多种业务在无线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多入多出(MIMO)技术由于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而被3G和B3G/4G系统所采用,选择合适的信道仿真模型对于测试MIMO技术在系统中的性能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MIMO信道各种仿真与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增长的业务需求与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已成为本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区制蜂窝系统在信道共用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信道利用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对目前提出的各种信道分配方案分析和比较的前提下,阐明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村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为传输信息提供廉价的信道.认知无线电就是利用对授权无线电频段在频域、时域和空域所存在的空穴来向用户提供动态频谱接入.从而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文中通过对现有频率资源的分析,讨论了其实用性,同时提出了农村廉价信息化传输信道提供方式和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太赫兹通信网络双信道MAC协议存在控制开销冗余和在竞争信道时缺少优先级调度策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太赫兹网络中基于优先级调度的低开销双信道MAC协议(Low Overhead Dual-channel MAC Protocol Based on Priority Scheduling,LO-PSMAC),包含通信距离预判、优先级调度策略的CSMA/CA和精简THz频段MAC帧三种机制,可有效提升信道利用率和整体网络吞吐量,同时减小控制开销和降低数据平均时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与现有太赫兹双信道MAC协议相比,MAC层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分别提升了7.14%和14.75%,数据平均时延降低了14.21%。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随机访问信道(RACH),延时特性只有均值,很难有明确的上限保证,所以对部分实时业务性能难以保证。树型算法则可以对日前处理的业务提供明确的延时上限,然而一般的固定树型算法对于无线信道的业务波动情况没有适应能力,例如树型分支固定,只能适合一定强度的到达业务,其他情况下会导致信道利用率下降和延时增加。本文针对随机访问信道协议,在固定树型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随机接续协议,给出了一种混合动态树型算法,目的是提高一般树型算法的信道利用率,保证延时指标的上限。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子技术》2019,(13):33-37
为了提高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和速率与频谱利用率,提出D2D通信中基于信道增益比值的联合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的方案。首先选定模式选择标准,即信道增益比值,帮助用户选择相应的通信模式;然后基于贪婪算法的子信道分配方案为不同模式的D2D用户分配信道;最后结合遗传算法、二分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帮助不同信道上的D2D用户进行功率分配。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发现,所提出的D2D通信中联合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的方案能够促进谱效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周小平  方勇  汪敏 《信号处理》2010,26(12):1833-1839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 系统中,怎样在较高频谱利用率的情况下对快时变信道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该文在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快时变环境下MIMO-OFDM 系统的稀疏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不再受到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条件约束,避免了传统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频谱利用率低的缺点。该文方法通过构建多天线群时频结构特征稀疏基,利用多天线间和群时变OFDM符号内信道冲激响应具有更强稀疏性的特点,对MIMO-OFDM快衰落信道进行稀疏变换。由于实际MIMO-OFDM快衰落信道往往处于频率选择性、时变性和多种干扰并存的复杂环境,受到干扰的信道参数对系统而言是未知,采用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需要预先知道信道冲激响应稀疏度才能重构信道参数的不足,在信道稀疏度未知道的情况下,运用稀疏自适应的方法来对不同时频结构特征的信道参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估计方法具有对快时变信道参数估计的鲁棒性和较高频谱利用率,且均方误差小。   相似文献   

15.
卫星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及接收□贾鹏远杜大力(陕西省渭南有线电视台714000)利用卫星传送模拟电视节目,质量高,覆盖面广,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占用频带宽、信道利用率低。卫星数字电视不仅能提供高质量的声像效果,而且为电视频带的压缩,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小波变换应用于多载波调制系统,提出了对信道进行不等带宽分配,克服多个窄带干扰影响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和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技术应用于HFC网的反向信道中,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太赫兹通信网络双信道MAC协议存在波束重叠干扰和冗余控制开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太赫兹网络中基于中继协作转发的双信道MAC协议(High Efficiency Dual channel MAC Protocol Based on Relay Cooperative Forwarding in Terahertz Networks, HE-RCFMAC)。HE-RCFMAC协议包含动态帧聚合、基于位置信息自适应协作转发和精简RTS(Request To Send)/CTS(Clear To Send)帧三种机制。经三种机制处理后,可有效提升信道利用率,同时减小控制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和整体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与现有的MIMO太赫兹双信道MAC协议相比,MAC层吞吐量、数据传输成功率和信道利用率分别提升了12.82%、12.28%和8.73%,证明了所提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依次分析了信道资源分配和比特资源分配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幅度频率响应来灵活分配子信道,并为各信道自适应选择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最高阶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固定分配算法,该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可显著提升室内VLC DCO-OFDM系统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胡修林  王军强 《通信学报》2007,28(2):120-123,129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根据素数积的惟一分解特性,提出一种新的信道复用技术:素数复用,并阐述了素数复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素数复用特别适用于终端用户复用或终端功能复用。  相似文献   

20.
1信道利用率对半速率话务比例的影响 目前GSM网络普遍存在信道利用率较低时半速率话务比例很高的问题。如何评估不同话务负荷下半速率话务比例的合理性,在利用半速率解决容量问题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半速率话务比例,改善网络通话质量是运营商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信道利用率超过半速率信道启动门限时会触发半速率信道的分配与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