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伍仲华 《钢铁技术》2007,(6):23-25,29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任务是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家发改环资(2007)1457号文“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指出:钢铁工业要重点发展高效连铸连轧节能工程。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世界薄板坯或中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已有55条,其年生产热轧宽带钢的能力达1亿多吨。我国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于1999年在广州珠钢投产以来,至今已建成14条,年生产能力已达35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2.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连铸相比,薄板坯连铸在铸坯厚度、浇铸速度、铸态组织、在线连轧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既具有冷却强度大、生产线短、能耗低等优点,也具有表面质量不高、产品适应范围较小等缺点.近年来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较快,已建成十几条生产线,但对其生产情况褒贬不一.通过对薄板坯连铸产品组织、化合物析出、产品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评价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概况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是当今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高新技术。自1989年7月德国施罗曼-西马克公司 (以下简称SMS公司)开发的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美国纽柯公司克劳福兹维尔厂建成投产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建成7条生产线,其中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第一条产线投产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其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在钢铁工业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以薄板坯连铸连轧为代表的近终形制造技术得到了行业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回顾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分析其关键工艺装备的演变历程,并根据其连续化程度将薄板坯连铸连轧划分为单坯、半无头和无头三代技术;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工艺特点及物理冶金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产品定位,重点介绍了其代表性产品如中高碳钢、热轧高强钢及电工钢等的开发与应用现状。最后,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连续化、专业化、智能化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钢铁》2000,(3)
1999年 8月 2 6日 ,我国引进的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广州珠江钢铁公司建成投产。该项工程于 1 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动工兴建 ,是我国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产能为 96.5万 t热轧板卷 ,二期工程完成后珠钢将成为年生产热轧板卷 2 0 0万 t、冷轧板卷 50万 t及具有一定板材深加工能力的企业。我国建成首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生产的集装箱板用钢SPA-H铸坯的宏观偏析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导致铸坯宏观中心偏析的各影响因素入手,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阐述,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薄板坯连铸生产SPA-H钢质量的一些建议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薄板坯或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全世界已建成不同机型的生产线达55条,总生产能力近1亿吨。我国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于1999年在广州珠  相似文献   

8.
赵培建  邹红  蔡德元 《宽厚板》2007,13(5):35-38
对我国常规热连轧工艺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发展情况及特点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济钢1700mm中薄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特点,从投资、生产规模、产品等方面分析了该条生产线和常规热连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区别,重点剖析了该生产线所采用的新技术、国产化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该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促进国内重大冶金装备国产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HSLA钢冶金工艺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及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进入了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的生产流程;并在该流程中对HSLA钢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TMCP)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目前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工艺所开发的钢种有:(1)ECC、UCC和IF软钢;(2)高强度多相DP和TRIP钢;(3)X80级管线钢。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和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开发的HSLA钢品种的工艺特点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QP钢生产工艺特点,结合武汉钢铁有限公司CSP产线从钢水冶炼到钢板成卷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能力,分析了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QP钢的可行性及各工序工艺控制要点。结果表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能够满足QP钢的成分要求,并具备生产部分规格汽车用QP钢的能力;但要实现工业化生产,保证产品性能波动满足下游产业冷加工的要求,现有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的层流冷却系统需进行升级,提高轧后冷却能力和冷却温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冶金文摘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是我国跨越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对策犤刊.中犦郁//上海金属2003年1-8~11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WTO所倡导的关税壁垒的大幅度降低,更为隐蔽、更具有杀伤力的贸易技术壁垒出现在我们面前。将技术标准做为贸易保护壁垒,是WTO规则允许采用的手段。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从技术进步这一生产力发展源头上下功夫,形成一国自己的技术标准,并且为国际所承认。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宝钢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梅花齿形冷压连接接头,在国内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1999…  相似文献   

14.
15.
冶金文摘     
间歇式钢丝绳预张拉技术[刊·中]伯志林//金属制品2003年2-8-10钢丝绳使用初期,均伴有永久伸长。其结构伸长机理是,钢丝绳中钢丝与钢丝、股与股之间,以及股与绳芯之间有间隙。在钢丝绳受载情况下,股、钢丝,绳芯由于捻制应力的释放、重新排列到一个平衡位置消除间隙,或非金属绳芯或填料被压缩,而产生的伸长,在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因此,钢丝绳的结构伸长。钢丝绳预处理方法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预张拉方法。文章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国产间歇式钢丝绳张拉设备的性能特点;提出了需要进行预张力拉的钢丝绳的生产控制技术;对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英文摘要     
《天津冶金》2009,(4):81-84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Inclusion Formation in Aluminized Steel
Wang Baoming, Wang Wenhui, Hu Guangwen, Deng Zhiyong
Abstract: Through tracking and analysis on the source of inclusion in aluminum steel, it is determined that A1203 is the source of inclusion, which congregates in the mould and is carfled into the billet. Processes of LF wire feeding and calcium treatment are optimized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taken to settle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billet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inclusion kept within the standar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