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难以避免的现状,在研究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煤矿不断发生重特大事故本质原因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煤矿新事故致因模型,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事故频发的本质原因;应用该模型对煤矿具体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对预防我国煤矿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矿通风系统的不完善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煤矿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了解,分析目前煤矿通风现状及问题,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评价体系,以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能,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促进煤矿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历史上发生的数起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为研究案例,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了分析模型,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定性识别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通风系统设计合理性、通风机运行情况、风筒情况、瓦斯异常涌出和瓦斯检测系统情况为主要致灾因素。各因素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结果可为煤矿日常的瓦斯爆炸风险防控及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中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进行统计表明,热动力灾害(火灾与爆炸)是煤矿重特大事故中占比最高、致灾最严重的灾害。当前对其成灾原因、致灾作用和救灾风险等还认识不足,导致对热动力重大灾害的预防和处理仍缺少有效方法与技术,造成热动力重特大事故至今时有发生、救援处理常面临困境。针对防范与遏制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的迫切需求,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案例统计分析、亲历的事故救援经验总结和长期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凝练提出了煤矿热动力重特大事故防治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采场中气、固相可燃物(瓦斯与煤)复合燃烧及点火特性,热动力灾害致灾因素与通风系统耦合的致灾作用,热动力灾害救援的不确定性风险特性与应对。为解决这些科学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瓦斯抽采与顶板控制技术,预防含瓦斯混合空气的形成,减少和控制矿井顶板周期来压造成的压电效应,消除瓦斯燃烧或爆炸的最初点火源,提高矿井的防灾能力;掌握冲击波与烟流在通风系统中传播范围及致灾程度的规律,构建可靠通风系统和有效避险系统,提高矿井的减灾能力;开发发现和处理不确定性风险的方法与技术,提高矿井的救灾能力。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高预防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止事故扩大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为防范与遏制热动力重大灾害事故、保障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郝全明  李晓明 《煤》2011,20(1):43-44,47
通过对三起煤矿重特大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查明引发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诱发爆炸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遏制煤矿爆炸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可查询到的数据,文中对我国2009年~2013年所发生的煤矿死亡事故进行了统计,从事故等级、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发生地域及事故类别等方面,分析了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发现我国煤矿较大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多;煤矿事故在3月多发,1月、2月发生事故次数较少,凌晨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煤矿事故发生最多的省份是贵州、湖南,贵州、山西和河南易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瓦斯事故发生次数多且造成的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究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特征,统计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煤矿水害重特大事故与原煤产量、突水水源、发生时间、发生区域、法律法规变迁、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教育培训、煤矿企业性质等8个因素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对策以及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矿水害重特大事故大体可分为低位频发期、异常高峰期、持续上升期、高位波动期、稳定下降期5个阶段;4—11月是水害事故高发期,8月份事故发生最多;河南、湖南、贵州、山西、黑龙江是煤矿透水事故多发地,老空水是水害事故的主要突水水源;乡镇煤矿是水害事故的重灾区,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法律法规变迁、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教育培训等因素也直接影响我国煤矿水害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煤矿历年来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占全部死亡事故的39%;因此,分析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现场实用安全技术研究,在管理上、技术上、装备上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行重点治理和监察监控,对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荣 《煤矿安全》2006,37(7):38-40
2004年5月7日,下峪口煤矿发生了一起局部瓦斯爆炸事故,通过对事故的经过、现场的通风系统及瓦斯变化情况的分析,指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杜建荣 《煤矿安全》2002,33(1):1-2,5
文章分析了当前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意义,强调只有强化安全监 察,才能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问题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矿事故的频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原因的分析,对人们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中的三个误区加以阐述,并提出减少、消除重特大事故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对我国2007年12月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并列出了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了强有力的对策措施,防止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提高我国煤矿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分析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对我国2007年12月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并列出了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了强有力的对策措施,防止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提高我国煤矿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矿井通风设备安全运行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创造良好井下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条件。近几年来,全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接连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通风设备系统无计划停风停电次数多,时间较长,造成瓦斯浓度超限所致。针对瓦斯超限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波兰的Mironowicz.w.对高瓦斯浓度矿井通风系统控制的研究,加拿大Har dcastle,S.G采用电子叶片对矿井通风风流的测定评估及紧急状态瓦斯突出的报警系统进行的研究,鹤岗矿务局通风处袭建才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事故树理论提出事故关键链概念,并给出分析事故关键链的一般过程。通过对2004年大平煤矿"10.20"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分析,得出该矿未及时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等5个事故关键链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应用结果表明:利用事故关键链方法分析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切断事故关键链,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从而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并对同类煤矿事故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2010~2013年贵州省煤矿重特大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比例大,严重威胁贵州省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贵州省煤矿的特点提出煤与瓦斯突出防突对策,并指出减少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技术及需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常悦  栗继祖 《山西煤炭》2012,32(6):71-72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本文以2000-2010年11年间煤矿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对2006-2011年山西省17起重特大煤矿事故的认为失误统计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找出各因素与事故发生的关系,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剖析这些人因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志强 《煤》2009,18(5)
通过对多起带电电气检修作业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的分析,查找出其中属于相关电气检修技术方面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煤矿水害事故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水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煤矿的水害威胁越来越严重,曾多次发生重特大突水淹井事故,尤其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别重大水害事故,特别是广东梅州大兴煤矿2005年“8.7”透水事故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水害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分析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原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成  王寒秋 《中国煤炭》2005,31(2):60-61,64
客观分析了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消除重特大事故的措施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