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从锅炉燃煤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出发,提出用发电标煤耗、汽轮机热耗来进行锅炉燃煤量的计算方法。文中对我国目前火电机组实际供电煤耗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大型火电厂湿冷机组及空冷机组的发电煤耗参考数值,提出了不同工况燃煤量数据的修正方法。本文提出的两种锅炉燃煤量计算方法实用、简便,可分别用于项目前期锅炉燃煤量的估算和正式设计阶段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2.
肖志前  林友新 《广东电力》2006,19(2):18-21,46
锅炉壁温计算是锅炉设计及事故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锅炉受热面辐射吸热量面积系数计算公式则是壁温计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原面积系数计算公式过于繁琐,为此,引入了函数E(t),并对E(t)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描述,从而简化了锅炉受热面壁温计算中的面积系数计算公式,便于编程计算。经实际算例验证,与原辐射吸热量面积系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维温度场监控系统采集某300 MW机组燃煤锅炉燃烧火焰图像,计算得到炉膛燃烧的辐射能信号,并根据锅炉运行参数计算了锅内过程不同阶段的吸热量。计算表明,除空气预热器外,在(200~300)MW负荷范围内,辐射能信号与锅炉不同阶段的吸热量均呈线性变化。把辐射能的微分信号引入到锅炉过热器的减温调节系统后,使过热蒸汽温度最大偏差<3℃,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调节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锅炉的调试研究工作中,需要知道给粉机供给的给粉量。我们在近几年的预燃室研究工作中,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的煤粉锅炉,用热平衡法计算给粉机给粉量的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虽不成熟,但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庄光亮 《广西电力》2000,23(1):42-43
1 引言  锅炉空气预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腐蚀磨损的原因 ,便会发生空气从空气侧向烟气侧泄漏 ,泄漏严重时会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在锅炉运行中如何判断空气泄漏量的多少 ,是一个难以计算的复杂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台 1 30 t/h锅炉的计算 ,介绍一种在运行中 ,根据锅炉运行参数的变化 ,便可对空气预热器漏风进行估算的方法。2 锅炉的有关参数  锅炉的主要设计技术参数为 :额定蒸发量 De=1 30 t/h;过热汽温 t=450℃ ;过热蒸汽压力 p =3.82 MPa;给水温度 tgs=1 50℃ ;热风温度 trf=364℃ ;排烟温度 tpy=1 37℃。  空气预…  相似文献   

6.
基于矩量法的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尤其是燃烧器区水冷壁温度场计算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燃烧器区螺旋管圈水冷壁及鳍片截面的二维稳态导热方程,推导了基于矩量法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公式,采用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对截面进行剖分。用分区段热力计算方法确定水冷壁各区段热负荷。依据机组实测的水冷壁入口和出口工质温度和压力,通过计算热负荷引起的焓增确定各校核截面的工质温度和压力。从而确定管内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了不同启动方式下水冷壁管壁内侧温度及其变化率,为指导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和锅炉管壁选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优点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其炉膛中屏式过热器爆管泄漏问题频繁发生,故有必要对其水动力特性及吸热量偏差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针对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屏式过热器所建立的复杂流动网络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分布实炉测量数据,对热负荷进行反推,计算分析了河曲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以及白马电厂600MW超临界CFB锅炉中屏式过热器流量分配、出口汽温分布及壁温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屏式过热器中吸热量热偏差系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吸热量及热偏差系数在近壁侧、近火侧较小,在受热面中部则二者较大,这是由于各处烟气颗粒浓度的不同而影响传热造成,对吸热量及传热系数的分析研究对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湿污泥掺烧量对抽烟气干化污泥耦合发电燃煤机组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热平衡和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75%THA、50%THA和30%THA工况时,从低温过热器出口抽烟气干化污泥并进行掺烧时的烟气抽取比例、锅炉热效率、燃煤量、烟气温度、减温水量及烟气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烧污泥会导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恶化,影响幅度随着负荷的降低和湿污泥掺烧量的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改造成本以及对锅炉运行参数和环保设备的影响等因素,建议全负荷工况下的湿污泥掺烧量不超过总燃料量的8%。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湿污泥掺烧量对抽烟气干化污泥耦合发电燃煤机组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热平衡和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75%THA、50%THA和30%THA工况时,从低温过热器出口抽烟气干化污泥并进行掺烧时的烟气抽取比例、锅炉热效率、燃煤量、烟气温度、减温水量及烟气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烧污泥会导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恶化,影响幅度随着负荷的降低和湿污泥掺烧量的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改造成本以及对锅炉运行参数和环保设备的影响等因素,建议全负荷工况下的湿污泥掺烧量不超过总燃料量的8%。  相似文献   

10.
锅炉燃煤所需理论空气量和烟气中水蒸气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锅炉燃煤所需理论空气量和烟气中水蒸气量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认为按总空气量的水分计算。烟气中的水蒸气更符合实际,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从炉水的碱度组成成分出发,通过对磷酸盐和氨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滴定酚酞碱度等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炉水中游离NaOH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求得游离NaOH含量的新方法-图解法。  相似文献   

12.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在燃烧器低NOx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降低锅炉NOx排放的主要燃烧控制手段,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燃烧器的改造中可以起到降低NOx排放的作用,为此介绍北京高井热电厂6号锅炉的低NOx燃烧器改造以及试运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应力分析设计法的原理,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汽包封头的温度场、应力场,并以应力分析为基础对汽包封头强度作了校核。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电站锅炉炉膛灰污监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声学测温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电站锅炉炉膛灰污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声学测温装置获得实际运行状态下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获得实际运行状态下锅炉炉膛清洁时的潜在炉膛出口烟温,运用上述两参数定义灰污特征参数来表征锅炉炉膛整体灰污状况。建立了监测模型,从电厂采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并对获得的灰污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声学测温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锅炉炉膛灰污监测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实现电站锅炉炉膛的灰污监测,为炉膛的吹灰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华山 《热力发电》2005,34(4):51-53
根据NETWORK-6000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一种在锅炉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中实现自动转换功能的方法。射阳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用该方法对汽包水位保护逻辑进行完善后,锅炉水位信号可靠性提高,保障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太原一电厂13号锅炉柱脚施工中,采用了取消埋设地脚螺栓的定位方法,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B&WB公司的600MW超临界直流炉为例,介绍了启动系统从锅炉冷态上水到满负荷时的控制过程,并且对贮水箱水位的测量方法以及341调节阀门的几种控制方案和投运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旭 《广东电力》2007,20(10):42-44
AG-2喷钙脱硫工艺属于典型的干法脱硫工艺,适用于现役老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以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220 t/h自然循环煤粉炉为例,从锅炉燃烧、受热面的影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影响及锅炉效率影响等方面讨论采用AG-2脱硫工艺对燃煤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结论是使用AG-2脱硫工艺后对锅炉燃烧、受热面、锅炉效率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固硫剂与烟气中SO2反应产物为颗粒状,此外烟气粉尘比电阻也有所增加,因此需对静电除尘器进行改造,使之符合排烟固体指标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菱1205 t/h锅炉低负荷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津发电厂1号、2号锅炉再热器结构和布置特点,以及锅炉燃烧调整特性的形究,重点对三菱1205t/h锅炉在低负荷工况运行时,再热汽温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和改进的方法,为锅炉在低负荷工况下再热汽温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运行工况的防腐模拟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对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存在巨大的危险性。该文利用计算机对国内某电厂对冲燃烧锅炉的原始运行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其产生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原因,并提出了添加贴壁风的方法以解决其高温腐蚀的问题,模拟结果表明贴壁风法是解决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