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兴铜矿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化验试样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本文讨论了影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稳定性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分析结论为改善仪器的工作稳定性和保证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煤灰成分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其在煤灰成分测定中的工作条件及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煤灰中K、Na的含量,并与火焰光度计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硒。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兖矿煤中硒,考察了WFX-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参数及氢化物发生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中痕量铁进行测定。介绍了铁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重现性及较快的分析速度,同时干扰也易于消除。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法测定铁、锰的干扰问题报道不多,由于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将对此作较详细的探讨。一、仪器及主要试剂1.仪器及测定条件:国产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为铁空心阴极灯、锰空心阴极灯;仪器最佳条件见表1。  相似文献   

7.
翟丽 《同煤科技》2013,(3):9-10,13
介绍了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汞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荧光法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废弃印刷线路板Pb,Cd和Cr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非文  李登新  杨涛  赵庆 《有色金属》2007,59(2):122-124
研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重金属元素Pb,Cd和Cr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快速、准确、操作方便,实用性强。Pb,Cd和Cr的回收率在98.9%~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45%。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泡塑吸附-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金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泡塑吸附的主要因素和符合比尔定律时金的质量浓度范围.结果表明,采用经NaOH和丙酮处理的泡塑,控制王水体积浓度为10% ~20%,振荡时间不小于30 min的条件下,测定的金回收率大于98%,当金的质量浓度在0.10 ~5.0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针对同一样品,采用本法和活性炭吸附碘量法与外送地矿局采用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本方法的测试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比碘量法准确、可靠,能满足地质测试要求,在没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条件下,推荐采用本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废性中痕量的铅、铬、铜、锌、钴、镍、锰、铁、镉和铊的测定方法,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0.1N HC1介质中吸附这些金属离子,用100ml 3N HC1溶液洗脱,在空气—乙炔火焰中用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给出了阳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各种金属离子分配系数和淋洗曲线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的条件。12种常见的阴离子对交换富集没有影响。通过离子交换可以富集约100倍,随后进行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稀有分散元素碲的分析方法发展很快。对国内目前碲的分离富集与测定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合评述,包括了碲的沉淀分离富集法、溶剂萃取分离富集法、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法、巯基棉分离富集法、液膜提取法等分离富集方法和碲的分析测定方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体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法。随着各种大型仪器的相继使用,碲的检测分析范围逐渐由常量向痕量和超痕量方面发展,测定方法由经典向更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的新方法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制季铵型淀粉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吸附重金属Cd~(2+)的新型螯合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探究新型螯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Cd~(2+)的浓度。结果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对Cd~(2+)的最优静态吸附条件为:新型螯合吸附剂用量为12 g/L、时间为3 h、pH值为6.5、常温,在最优条件下吸附率为99.88%。动态吸附结果表明:通过固定床实现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可以应用到实际吸附工艺中。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中重质碳酸钙表面被自制季铵型淀粉包覆。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石墨烯和工业钛液为原料,直接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材料基团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光吸收特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氧化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带隙逐渐减小,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在一定添加范围内,氧化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乐昌铅锌矿区蔬菜重金属含量与适种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伟  束文圣  蓝崇钰 《金属矿山》2007,37(12):126-127
为了解重金属矿区蔬菜重金属含量,评价不同种类蔬菜的适种性,采集广东乐昌铅锌矿区菜地11种蔬菜和相应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重金属Pb、Zn、Cu和Cd含量,用聚类分析法对11种蔬菜种类进行归类。结果表明,所有蔬菜Pb、Cd均超过国家标准,Cu和Zn基本未超标,土豆、豌豆和椰菜基本适合在当地继续种植,但要谨慎取用不同可食部分。  相似文献   

15.
申兆铭 《矿冶》1996,5(2):46-51
本文从原子吸收分析中使用的光源、原子化系统及光学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原子吸收分析中造成标准曲线弯曲的原因,以及曲线校直的方法(如电子学方法、数学模型法等)。作者研制的数学模型法用于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提高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6.
杨妮 《煤质技术》2020,35(1):64-68
由于煤中汞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控制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尝试采用热分解汞齐化原子吸收法以准确测定高汞煤样中的汞含量。结合直接测汞仪的测试流程简要介绍了热分解汞齐化原子吸收法测汞的测试原理,并对减少空白值和降低仪器记忆效应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样品分析的准确度。考察了固定剂L-半胱氨酸溶液的浓度对汞标准溶液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L-半胱氨酸的最佳配制浓度为100 mg/L。采用热分解汞齐化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11个高含量汞的煤样,通过t检验对比分析2种测试方法的测定结果,计算其差值的平均值为0.012μg/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0.048μg/g^0.072μg/g,t值为1.474,小于临界值2.228,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即热分解汞齐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煤中高含量汞样品结果准确、稳定可靠;F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热分解汞齐化原子吸收法测定高含量汞样品时其结果精密度优于冷原子吸收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浮选法和超声波酸浸法去除石英粉中的铝、钾、钠杂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经浮选和酸浸处理的样品中铝、钾、钠杂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较佳的除杂工艺参数是:在pH=2,十八胺浓度范围为8.0×10-7~8.0×10-6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浓度为4×10-6mol/L时浮选;浸出的混合酸为18%的盐酸和2%的氢氟酸,浸出温度为50℃,超声波酸浸处理1h。在此条件下,可使石英中铝含量从128×10-6下降到14×10-6,钠含量从114.7×10-6下降到1.2×10-6,钾含量从8.6×10-6下降到0.4×10-6,达到高纯石英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华昌  高介平 《矿冶》1998,7(4):86-90,63
原子吸收仪器及应用技术尽管已发展成一门比较成熟的技术,但从第七届BCEIA展出的仪器来看,这项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列出了参展的所有仪器及主要性能特点,并从光源、背景校正、原子化器、光路与检测器、自动化与智能化、多元素同时测定等方面评述了该项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原矿石金品位为2.32g/t,品位较低,选矿厂生产中,金的浮选回收率仅为75%左右。为了明确该原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有效提升选矿厂浮选回收率等选矿技术指标,进一步实现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选矿厂堆场原矿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从而查明了该矿石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矿石中有害元素砷和碳含量相对较高;原矿中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其次为赤、褐铁矿、臭葱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大量的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碳酸盐矿物、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臭葱石,其中黄铁矿嵌布粒度以中粗粒为主,黄铁矿-0.64+0.04mm粒级占86.95%,毒砂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0.160+0.01mm粒级占90.09%。矿石中金的粒度极细,可见金的粒度绝大多数在10μm以下,小于0.02mm的金粒占86%以上。该原矿矿石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含砷、碳的极难选冶金矿石。  相似文献   

20.
李桂香  沈发春 《矿冶》2017,26(2):81-83
分析比较了ICP-AES、吸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三种方法测定高纯铅中的八种杂质元素。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和吸光光度法分析速度慢,且对个别含量低的元素检测灵敏度也较低。因此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高纯铅中的八种杂质元素。样品采用1∶3的HNO_3溶解,用1∶1的H_2SO_4沉淀,同时测定As、Sb、Cu、Sn、Bi、Cd、Zn、Fe的含量,并考察了谱线的干扰及背景扣除、酸度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该方法有较好的检出限,加标回收率为97.62%~100.42%,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74%~2.32%,实现了高纯铅中八种杂质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