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解液锂盐是锂离子电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现有锂盐进行修饰和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新型锂盐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文章就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锂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总结这些锂盐开发研究工作共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锂盐的发展方向及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开路电压大、循环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通讯基站、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电解质锂盐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但能在电解液中提供和传输锂离子,而且能够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工作温度、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解质锂盐的理化性质和作用,重点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几种无机锂盐和有机锂盐的研究进展,对不同锂盐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对电解质锂盐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各种不同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盐电解质,对不同的锂盐电解质,尤其是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进行了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电化学性能等以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和对比,并介绍了其电解质锂盐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其今后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化工设计通讯》2020,(1):140-141
双氟磺酰亚胺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锂盐,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对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电解质锂盐的合成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的合成方法,并对电化学氟化和普通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该锂盐合成方法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导电锂盐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存在的差异,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报废量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3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将是一个超过300亿元产值的新兴市场,其中,锂资源占可回收金属价值的一半。为探索锂资源高效回收技术,基于现阶段研究热点,讨论了以废旧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废旧锰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原料制备锂离子筛的方法;探讨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各类杂质成分对锂离子筛性能的影响;阐述了锰系锂离子筛技术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锂回收、盐湖卤水提锂和化工制药废水提锂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分析得出,锂离子筛的应用能够增加锂盐回收率与回收纯度,降低技术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一种锂盐的有机溶液。目前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有机电解液主要是以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等为溶剂,以六氟磷酸锂(LiPF6)等锂盐为溶质,并添加适当添加剂所构成。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某些特性,需要添加少量的功能性添加剂。研究开发比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添加剂有成膜添加剂、导电添加剂、阻燃添加剂以及耐过充添加剂。本文主要概述氟代碳酸乙烯酯在低温锂离子电池液体电解液开发中的应用,以供开发低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电解液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解液的组成主要是:有机溶剂、锂盐、添加剂。本文综述了电解液组成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电解液量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对电解液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钟光祥 《浙江化工》2002,33(3):11-12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镍镉(Ni/Cd)、镍氢(Ni/MH)电池性能的比较,着重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导电锂盐和有机溶剂,并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工业的现状和对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邓凌峰  陈洪 《广东化工》2009,36(9):167-168,17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豹新型锂盐一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的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的性能研究等。总结了LiBOB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全超  武山  刘文元  陆兆达 《化学世界》2002,43(12):667-670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的化学和电化学。综述了近年来在新型电解质锂盐研究与探索方面的成果。新型电解质锂盐主要包括三类化合物 :(1 ) Li TFSI及其类似物 ;(2 )络合硼酸锂 ;(3 )络合磷酸锂。文章最后阐述今后电解质锂盐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氟硼酸锂由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因而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使用比例越来越大。介绍了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包括4种制备方法,即气-固反应法、水溶液法、混合溶剂法、氟化氢溶液反应法。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展望了四氟硼酸锂的发展方向。指出制备高纯度的四氟硼酸锂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同时四氟硼酸锂在离子液体中的使用,以及和其他新型锂盐特别是含氟磺酰锂盐的配合使用都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广泛应用的储电设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要求作为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而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研究性能更好、比容量更高的正极材料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目前,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及锂铁化合物等。本文对主要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可为锂离子电池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镍钴锰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特点,以及负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各种材料的行业发展情况。途述了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和电解质材料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及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关键原材料,锂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必需的战略金属。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的需求量持续骤增。然而,我国锂矿石等一次资源储量低,对外依存度目前已高达70%,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因此,高效清洁提取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锂必将成为锂资源的重要补充,对有效避免废锂离子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二次污染风险、保障战略金属锂的安全供给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湿法冶金具有回收率高、回收产物纯度高、能耗低等优点,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以湿法冶金为主提取废锂离子电池中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废锂离子电池预处理、浸出、锂分离与提取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选择性提取锂相关技术研发及废锂离子电池全组分清洁利用的建议,同时对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及动力汽车产业的兴起,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碳酸锂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基础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高纯碳酸锂主要通过从矿石提锂浸出液或盐湖卤水中经过纯化工艺制备. 纯化方法主要包括碳化法、苛化法、电解法、碳酸锂重结晶法及离子交换法等. 但碳酸锂制备和纯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锂钠的深度分离、高纯碳酸锂的制备等. 本工作对碳酸锂制备及纯化方法进行综述,指出了碳酸锂制备及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具有储能密度高、能量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对磷酸铁锂、锰酸锂、钛酸锂等储能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功能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发展高容量、长寿命和低成本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六氟磷酸锂(LiPF_6)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最主要电解质锂盐,主要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它日用电池,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氟化氢溶剂法和有机溶剂法等。从合成工艺、装置设备等方面概述了我国LiPF6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锂硫电池的蓄电量是目前最好的锂离子电池的4~5倍,但是在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之路上存在很大的现实障碍。最近,研究人员证明,硫基聚合物可能是质轻、价廉、电容大的电池的有效解决方案。锂硫电池实用性不够强是因为其寿命较短。"锂电池可以持续充放电1 000多次,而锂硫电池充放电循环还不到100次其寿命就到了尽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化学家Jeffrey Pyun如是说。锂硫电池中,硫元素在负极与电解质中的锂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锂硫盐并最终沉积在电极上。这些副反应消耗负极的硫,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存储容量并造成了电池的结构问题。据Pyun介绍,几个研究小组利用纳米材料捕获金属元素以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