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艳红 《山西建筑》2005,31(14):154-155
阐述了生态建筑材料区别于传统建筑材料的主要准则,对利用多种废弃物、生态水泥生产生态墙体材料以及发展新型预制件外墙等新方法和新技术方面进行了讨论,以利生态墙体材料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仿生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界定了仿生设计、生态建筑和生态仿生建筑的概念,比较了生态建筑与生态仿生建筑的异同,分析了生态仿生建筑设计的实质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仿生建筑的设计策略.以此来丰富生态建筑的理论,指导生态仿生建筑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3.
生态仿生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界定了仿生设计、生态建筑和生态仿生建筑的概念,比较了生态建筑与生态仿生建筑的异同,然后分析了生态仿生建筑设计的实质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仿生建筑的设计策略。以此来丰富生态建筑的理论,指导生态仿生建筑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4.
叶曼 《建筑技艺》2011,(9):69-71
生态节能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材料作为建筑的物质基础,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通过将材料与生态节能建筑结合的三个层面:功能结合、生态循环、优美呈现入手,结合各类相关文章言论、绿色评价标准及生态建筑案例探寻生态节能建筑与材料的结合方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庆刚 《山西建筑》2007,33(4):183-184
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分类,阐述了国内外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论述了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定义及发展趋势,指出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靳保峰 《建筑知识》2013,(12):138-138,146
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通过办公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探讨了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措施,重点对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技术、雨水回收、材料再利用、隔声技术及其他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适合我国的生态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便于以后生态建筑的借鉴,推动绿色生态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节能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材料作为建筑的物质基础,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通过将材料与生态节能建筑结合的三个层面:功能结合、生态循环、优美呈现入手,结合各类相关文章言论、绿色评价标准及生态建筑案例探寻生态节能建筑与材料的结合方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葛盛 《山西建筑》2007,33(5):52-53
介绍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由来,阐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及其道德基础,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生态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以发展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了生态水泥、生态陶瓷和生态玻璃,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各种生态建筑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生态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生态、建筑、环境、园林等多个学科,下面我通过分析国际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谈谈现代企业为何选择高技术的生态建筑。 明确生态设计目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人类的各种活动应该与自然环境发展统一起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生态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绿化混凝土等概念。倡导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循环利用混凝土材料,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态建筑及生态建筑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开发生态建筑和生态建材的重要性,分析了生态建筑和建材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开发生态建筑材料的两种途径,使之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萍  李春雨 《山西建筑》2008,34(13):61-62
从生态建筑设计的人—自然的整体性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省能源、建筑材料的生态选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观,以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认识,促进生态设计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装置艺术材料的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置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门类之一,在材料的设计、选择、使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随着全球化进程,材料的生态化成为装置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探讨如何在装置艺术中更好地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材料科学与装置艺术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探讨装置艺术与生态材料的关系,分析了装置艺术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了从材料的选择、材料空间、材料时效、材料技术等不同角度实现装置材料生态化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生态化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论木构建筑     
孟文华 《山西建筑》2005,31(5):25-27
介绍了木构建筑的技术问题,简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废弃建筑材料、木材、森林资源等方面作了论述,指出最理想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木造建筑是真正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6.
崔志 《城市建筑》2014,(23):178-178
建筑材料作为直接参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因素之一,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将成为建筑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意识和视野。本文在简单介绍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建筑材料的生态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武建强  张洪杰 《城市建筑》2013,(14):38-38,61
在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恶化的当下,重视对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论文分析了生态建筑的概念、特征以及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过程涉及的高新材料、能源技术,并从建筑利用、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能源发展趋势对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张琦 《江苏建筑》2008,(3):13-15
现代建筑体的特征是高度综合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很强的经济性,智能和生态是今日社会对建筑材料的两大需求,在实际中必须配合互补,不能顾此失彼,智能建筑设计与同时具有智能、生态功能的建材的使用,会出现一种全新的生态智能建筑。文章对如何进行生态智能建筑设计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建筑节能》2004,32(6):39-41
生态建筑体现了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回应。论述了生态建筑和生态建材的重要性,分析了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使之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