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水泥混凝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归纳了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阐述水泥混凝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归纳了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材》2008,34(1):45-45
日本开发出表面可生长植物的混凝土。用这种新型混凝土构筑海堤和河堤,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据介绍,这种吸水混凝土内有植物纤维,吸水量最多可达自身重量的35%,具有高度的浸透性。研究人员用这种混凝土构筑河堤作试验.两个月后发现,混凝土表面长出了杂革和水草,还有螃蟹等水生生物栖息。这种可保护生态环境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分析探讨了混凝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的研究。介绍了三类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提出了这种混凝土新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将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治理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邓敏  唐明述 《混凝土》1999,(2):8-12,23
本文简要叙述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对水泥基材的要求,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及引起的损失,分析了水泥混凝土生产对资料和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世界各国均应重视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延长混凝土结构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循环利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混凝土循环设计思想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索废混凝土实现完全闭路循环再利用的可能性。运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了环境性能评估.结果表明,采取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适当工艺,可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混凝土和水泥的无限循环利用,所得生态环境混凝土的环境性能明显优于一般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10)
尽管建筑材料发展日新月异,混凝土材料仍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材料使用广泛,在给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造成自然景观和绿色植被的破坏。生态混凝土技术是能减轻环境负荷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对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本文分析生态混凝土的分类,探讨生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以期为城市建筑与环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建筑材料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讨论了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提出研究和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混凝土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废弃物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传统混凝土带给生态环境的压力。利用水产养殖废弃物作为混凝土中水泥替代、骨料替代,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介绍了水产养殖废弃物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建筑材料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讨论了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损坏。提出研究和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混凝土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是为了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与生态体系协调发展、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混凝土材料.通过对绿色生态混凝土进行分类,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绿色生态水泥混凝土是今后水泥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样才能使水泥混凝土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淹水区边坡的生态型护坡技法及其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植生袋状垫(一种新型生态植生材料)、生态混凝土(多孔、透水性混凝土)、卵石(自然石)等近自然界材料的不同组合,创作出的最新生态型护坡技法来对淹水区坡面进行设计、护坡,不仅可以充分保证护坡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而且能起到对生态环境维持和改善的功能。针对国家863“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总课题第三分项中的生态堤淹水区坡面.采用三种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法进行了现场实施,同时对生态护坡技法中的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生态护坡技法能够谋求和保证与生态系统的调和或共生、创造舒适的环境,并且所用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周宏敏  柴俊  郭迪 《混凝土》2008,(5):90-93
阐述了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定义;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角度论述了发展绿色生态混凝土必要性;介绍了几类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同时叙述了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废弃的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研制了一种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混凝土,即植生型"夹心"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粒径越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孔隙率越大,透水性越好。通过植物试种试验,发现植物能在混凝土中良好的生长。植生型"夹心"生态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护坡、人行道绿化、停车场等工程中,既能节能减排,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河道护岸工程中生态混凝土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浇生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装配式生态混凝土结构体系,并总结了装配式生态混凝土的特点,通过试验表明:研究和开发装配式生态混凝土对推动护岸技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兴土木建筑基础设施年代,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尤以废弃混凝土最多。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技术是发展绿色混凝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从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方面分析了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查阅和研究大量文献,对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分组实验,并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分析中国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从“油墨”材料、施工工艺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时间和逻辑2条线路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的施工工艺及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案例,并分析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生态“油墨”材料、仿生设计、大型打印设备开发及施工工艺、3D打印混凝土技术标准与验收规范等发展趋势。最后分析总结了目前中国3D打印混凝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给出了部分研究思路。结果表明:3D打印材料是影响混凝土性能最根本的因素,混凝土须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并能够在环境中快速凝固; 现有3D打印混凝土设备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需要在机械设计和施工流程方面进行协调开发,促进面向建筑领域新型3D打印设备的精细化与自动化发展; 3D打印混凝土结构和普通混凝土结构形式不同,现有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标准和国家规程并不适合3D打印混凝土技术,缺乏面向3D打印建筑的标准和验收规范;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需加强合作,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指引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混凝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生态混凝土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并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对生态混凝土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叙述了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生态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灰骨比对绿色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空隙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生态混凝土是一种以再生骨料、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材料配制的植生型混凝土,其不仅有利于节省资源、能源,而且还能平衡生态环境。其性能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养生条件及实验条件等四个方面。本文仅研究材料组成方面中的灰骨比对绿色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空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粒级的再生骨料、水泥浆水灰比配制的绿色生态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均随着灰骨比的减小而减小,全孔隙率及透水系数随着灰骨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生态混凝土是指有助于降低地球环境的负荷,同时,能谋求和生态系统的调和或共生、创造舒适的环境,具有实用性的混凝土。探讨了配有SR-3无机质混合材料的护堤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率一般在20%左右),在冻融循环和碳化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用试块质量和横向基频的变化情况以及试块的碳化深度和碳化后的强度来对其冻融和碳化耐久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态混凝土中加入SR-3后,增强生态混凝土的抗冻疲劳性能,降低了此种生态混凝土的强度损失,使得具有较好的抗冻性;此种生态混凝土的碳化后仍然能够满足工程所需要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