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具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车辆制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交车辆具有行驶车速低和制动、起动频繁的特点,造成燃油过多的无为消耗。车辆制动性能应迅速、平稳。为此建立了从控制量到目标转速响应的系统动态响应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整车制动工况进行动态仿真,得到仿真结果,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气制动系统制动过程的分析,针对气制动系统中制动总阀及制动气室的工作状态,引入了物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正常状态下的客车气压制动系统制动气室输出压力特性的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计算仿真,得到制动气室的输出压力曲线。与此同时,在与仿真相同的条件下利用整车气制动模拟试验台对制动气室的输出压力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所建立的客车气制动系统制动气室的输出压力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制动气室输出压力变化特性,为气制动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简化制动系统结构,研制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对其动态性能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根据关键零部件的液压特性理论推导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线性回归理论对系统模型中难以测量的关键参数加以辨识,利用自行研制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试验台测试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以BJ2500汽车为对象,研究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过程,蓄能器压力、脉宽调制占空比、轮缸工作点压力及液压管路等因素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在制动性能测试试验场的平直路面进行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实车制动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制动过程车速平稳降低,制动方向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关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线图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线图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提出了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线图模型,论证了线图模型的求解全过程并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得到的状态方程,对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随时间、制动力、踏板角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线图模型简单,能直观的反应制动力矩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适宜于汽车制动时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VABCO压力调节器气制动ABS系统,综合考虑温度、管路长度等彩响因素建立了制动气室压力变化数学模型;通过压力阶跃响应试验,频率特性试验和PWM调压试验分析了制动压力动态特性,证明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基本合理。为ABS控制逻辑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辆制动工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排量伺服系统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在M/S环境下对整车制动工况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驾驶员的响应迅速、平稳,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改善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球和契形斜面增力机构的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首先分析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按模块建立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制动工况的驾驶员制动意图,运用Simulink软件进行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对比。结果表明该电控机械制动系统能根据实际制动工况快速提供制动力且提高制动效能,可有效改善汽车制动过程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客车气制动系统动态响应研究不足的问题,运用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建立了制动系统关键部件全参数仿真模型。其关键部件包含制动阀、继动阀、膜片制动气室、气压管路。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之上,引入了AMESim多领域仿真建模软件,避免了复杂的多变量、非线性的数学关系推导,模型可用于客车气制动系统多参数仿真模拟与设计。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一套整车制动模拟试验台,对气制动系统动态响应和各零件响应输出协调性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相吻合,并分析得出了气制动系统响应迟滞的主要因素为制动气室的橡胶膜片形变引起,为气压制动系统性能研究及匹配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充分考虑车辆弯道制动时因为纵向和侧向加速度的存在而引起轮胎所受垂直载荷的变化,建立了汽车弯道行驶的八自由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嵌入了ABS控制逻辑模型。对弯道制动工况下的车速、横摆角速度、转弯半径以及车轮滑移率的变化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全面准确的模拟车辆在弯道制动时的运动状况,为开发和改进ABS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杰 《机械管理开发》2023,(1):145-146+149
为进一步提升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和运输效率,提出了采用液压软制动系统替代传统制动系统的思路,根据下运式带式输送机的工况特点提出液压软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液压原理,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其制动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在实验室构建试验平台,对液压软制动系统在设备断电突发工况下的制动性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制动力矩波动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制动抖动的发生机理,在整车道路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某轿车的制动抖动现象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详细考察制动抖动的根源——制动力矩波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均值及其波动值逐渐增大。制动盘厚薄差(DTV)是引起制动力矩波动的主要原因,制动盘的端面跳动(SRO)对制动力矩波动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对制动力矩波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制动压力对制动力矩波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制动盘螺栓对保证列车制动和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制动盘螺栓弯矩分布规律对确保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速动车组制动盘螺栓弯矩载荷测试技术,对国内多条实际线路的制动盘螺栓弯矩进行测试,获得了制动盘螺栓弯矩与动车组运行速度的关系。依据轮装制动盘螺栓连接结构的尺寸和工作环境开展理论分析,获得了螺栓杆弯矩分布的理论值。建立轮装制动盘车轮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车轮高速旋转过程中螺栓杆受力情况,得到不同速度下螺栓杆的弯矩分布有限元解。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杆上的弯矩与列车运行速度密切相关,且运行速度越大,螺栓杆上弯矩越大。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均表明螺栓杆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和方向并不一致,在内外侧截面和中间截面出现弯矩极值,且方向相反。由于车轮内外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螺栓杆上靠近轮缘一侧的截面弯矩大于外侧截面弯矩。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制动盘螺栓的结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某轿车的后轮鼓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在制动器惯性实验台上对其平均制动器因数进行测试研究.在初始制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考虑初始温度和制动压力2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和二次正交回归方法,得到该制动器的平均制动器因数随初始温度和制动压力的变化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制动用刹车材料的应用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制动用刹车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现代制动用刹车材料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制动用刹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通风制动盘制动抖动情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得到了通风制动盘各结构参数的最优水平组合。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制动盘15次循环制动,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制动盘的热变形差异,得到各结构参数对制动盘热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并利用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风制动盘各结构参数对制动抖动的影响敏感性由高到低顺序为盘厚、盘帽高度、颈部角度、制动盘外径、制动盘内径、颈部半径;盘厚、盘帽高度、颈部角度越大且制动盘外径及制动盘内径越小,制动抖动越小。  相似文献   

16.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5):685-689
分析了制动液粘度、温度、吸水性、气阻等因素对制动拖滞的影响,总结了制动液粘度与制动拖滞间的关系。运用MSC.EASY5液压仿真软件对制动系统进行了虚拟建模,实现对制动过程的虚拟仿真,从活塞位移的角度对制动拖滞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试验台架,选取了与现用油沸点相近的几种型号制动液进行了拖滞力矩试验,其中重点分析了制动液粘度对制动拖滞的影响。归纳总结出制动液相关参数对制动拖滞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章忠 《机械制造》2003,41(10):41-43
从列车制动闸瓦的工作条件和磨损失效的分析出发,详细讨论了铸铁、合成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复合材料等4大类摩擦制动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指出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环境是选择闸瓦材料时应考虑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转鼓试验台测试汽车制动力的原理,并比较了它和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方法的不同,设计了一组制动力测试试验,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实现了将转鼓测试得到的部分负荷下的制动力转化为汽车的最大制动力,从而数据满足GB7258对整车出厂制动力检测的要求,解决了生产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盘式制动系统参数对制动颤振的影响,建立了二自由度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别研究了制动初速度、制动压力、阻尼和刚度等因素对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得到的位移曲线和相图可以看出: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大,系统黏滞阶段持续时间减少,并逐渐进入稳定运动状态;制动压力相对较小时,制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大,摩擦片和制动盘的振动幅值也随之增大,振动强度变大;在阻尼增大的过程中,摩擦片和制动盘均由起初的纯滑动运动状态进入稳定运动状态,且达到稳定运动状态的时间也逐渐缩短;摩擦片在相对较小的制动刚度下即可达到稳定状态,而制动盘则需要有较大的刚度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干线铁路动车组的国产化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进行,国家对动车组技术的研究、对制造部门动车组系统的技术支持、对运用部门人员培训等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对动车组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一制动技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就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结合日本动车组CRH2对动车组制动方式、制动系统组成、指令及原理等进行了探讨研究,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