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浊积扇系统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侧侏罗系三工河组中发现了湖相滑塌浊积扇系统。滑塌浊积扇均发育在坡折带之下,位于深水湖相泥岩中,其上方则发育滨浅湖相三角洲沉积,是三角洲前缘砂体在触发因素作用下,主要以浊流方式再次向深水区搬运沉积的结果。扇体中的水道砂体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由于滑塌浊积扇砂体直接被深水湖相泥页岩包裹,临近烃源岩,可以形成良好的岩性油气藏。滑塌浊积扇系统的发现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斜坡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意义重大,是该区域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利用岩心、测井曲线及地震等资料,总结了东营凹陷滨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并将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划分为近岸水下扇及滑塌浊积岩,滑塌浊积岩又可分为远岸滑塌浊积扇及三角洲前滑塌浊积岩。在总结不同沉积相成因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重力流沉积模式。结合油源、运移及圈闭条件,分析了各微相砂体的含油气性,结果表明,近岸水下扇滑塌形成的浊积扇体及近岸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3.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建锋  朱筱敏  王敏  林社卿  熊超  刘鹏  程文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5):743-745,747,746,748,750,791
通过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岩性组合、粒度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认为深湖区滑塌浊积扇物源来自东北部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其岩性为灰色中砂岩、细砂岩,多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地震剖面显示透镜状反射与前积反射共生,粒度概率曲线具有"低斜一段"式特征。湖平面下降有利于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的形成。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体浅,当湖平面下降时,三角洲前缘出露部分因浮力消失而不稳定,可产生局部滑塌。波浪作用可以强烈剥蚀和改造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在波浪的回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浊积砂体。滑塌浊积扇均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之间的湖相泥岩中,当三角洲向前推进快、朵叶向前延伸较远时,易形成数量多、面积相对较大的滑塌浊积扇,且距离三角洲朵叶越近,滑塌浊积扇数量越多、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4.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三时期浊积扇非常发育,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岩心、测录井、地震资料、古地貌、构造特征等因素分析,认为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浊积扇:湖底扇和滑塌扇。湖底扇是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碎屑源区洪泛事件形成的重力流进入深湖区,沿湖盆短轴方向发育的浊积扇;滑塌扇是短期基准面下降期扇三角洲前缘发生准同生期滑塌在深湖区形成的浊积扇。浊积扇砂体易形成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三段浊积扇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欢喜岭油田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时期浊积扇非常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大量的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地理位置、古地貌、构造特征等综合因素,认为该区发育2种类型的浊积扇:湖底扇和滑塌扇。根据2种浊积扇体的沉积特征,又将它们分为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湖底扇是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碎屑源区洪泛事件形成的重力流进入深湖区,沿湖盆短轴方向发育的浊积扇;滑塌扇是短期基准面下降期扇三角洲前缘发生准同生期滑塌在深湖区形成的浊积扇。浊积扇砂体易形成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陡坡带的砂砾岩扇体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聚集体,从其成因上可分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和沟道浊积岩。利用地震资料建立各种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和地震识别模式,根据外形特征和内部反射结构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7.
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岩心观察以及对油井资料、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存在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砂体。讨论浊积砂体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各微相砂体的孔渗特征,认为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原生微孔隙、微裂缝4种类型储集空间;内扇主水道和中扇辫状不道砂体的储集较好,而中扇辫状水道前缘砂体和外扇内的砂体粒度较细,杂基含量较高,原生孔隙小而少,因而其储集性能相对较差;成岩作用对浊积砂体物性的改造明显,压实、胶结及黏土填隙作用导致孔渗性变差,而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则有利于孔渗性的改变。评价认为,沙三中亚段储集层为中低孔低渗型的中等储集层,这是沉积-成岩演化中埋藏深、形成时代早、成岩作用较强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中带沙河街组三段浊积体储层特征类型与成因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东营凹陷中带沙河街组三段的浊积扇体主要分布于洼陷的深凹部,可按成因分为滑塌浊积扇、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3种类型,其形成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滑塌浊积扇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下降期,由三角洲进积过程中前缘沉积物滑塌而成;坡移浊积扇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期,是湖水动力及洪水作用等对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进行侵蚀冲刷,使沉积物沿湖盆边缘斜坡移动至深水湖区再沉积而形成;湖底扇形成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在层序中所处的位置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低位体系域中的低位扇相当。3类扇体中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含油气性好,是区内主要的储油砂体,而滑塌浊积扇规模相对较小,储集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九佛堂组-沙海组沉积时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大陆板块边缘的早期仰冲拉张作用,龙湾筒凹陷内断陷作用强烈,其间产生的一系列正断层控制着凹陷及沉积体系的发育。龙湾筒凹陷发育着扇三角洲和滑塌浊积扇相沉积。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种亚相。盆地内的滑塌浊积扇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为高密度流的湖相浊积岩,是由于断层活动扇三角洲前缘重力垮塌而形成的。根据各相带不同的沉积特征,建立了该区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绥中36-1油田东二下段沉积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结合对背景资料的分析,认为渤海绥中36-1油田由三角洲、浊积扇、浅湖-半深湖3种沉积体系构成,合理的生、储、盖组合关系为油气聚集创造了条件。由于差异压实作用,造成潜山斜坡部位坡降加大,在洪水、地震等条件的诱发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垮塌形成了多期次的滑塌浊积岩。不同沉积微相沉积砂体由于砂体厚度、分布面积、储集物性、分布位置等不同,其储量丰度不同。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量丰度最高,其他依次为河口坝、浊积扇、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  相似文献   

11.
临南地区沙三段砂岩体及其成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沉积环境的演化出发,探讨了临南地区沙三下段水下扇体、沙三上段河流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的发育特点及展布规律,进而结合临南地区构造、油源条件等,指出了不同砂岩体可形成多种类型油藏:断层河道砂油藏、断层扇体油藏、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透镜状油藏。结果表明:临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陆相断陷湖盆的不同构造位置发育有各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在对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和沟道浊积岩体系(即“五扇一沟”)等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五扇一沟”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由于盆地构造位置不同、地形陡缓不同和气候条件等影响,所形成的砂体表现出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这些地震响应特征可研究沉积相,并进一步指导石油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民屯西陡坡沙四段岩心观察分析、测井特征解释、沉积储层的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扇三角洲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同时在沈273、沈262井区可见由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向前扇三角洲滑塌形成的典型透镜状浊流砂体;扇三角洲前缘以粉细岩、河道砂岩、砾质砂岩为主,发育广泛,物性较好,为油层主力发育区;扇三角洲平原岩性以砂砾岩为主,沉积主要为陆上沉积,沈267、沈357井可见明显的陆上沉积特征,泥岩颜色复杂,红层碳质泥岩发育,沉积时期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储集砂体类型相对单一,以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储层岩性主要为砾岩类和砂岩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溶蚀孔以及微裂缝、溶蚀缝;储集孔隙结构特征以低渗、中孔、细-微细喉不均匀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石岭组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该区域火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辫状河道、分流河道间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半深湖一深湖亚相。通过对该区火一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火一段的砂体主要分布于火一Ⅱ、Ⅲ砂层组,其次是火一Ⅰ砂层组和火一Ⅳ砂层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中凹陷东营组碎屑岩地层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了沉积相研究,揭示了三角洲、浊积扇等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辽中凹陷东营组地层可划分为3套三级层序(Sqd1、Sqd2和Sqd3),在三级层序Sqd2内部识别出一套易于追踪的水退界面,以此水退界面将Sqd2层序划分为2套四级层序。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刻画,在两套四级层序中识别出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浊积扇等沉积相,与三角洲伴生的浊积扇富泥,而与湖相泥质沉积伴生的浊积扇富砂。通过提取地震属性识别沉积体边界,了解了四级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发现沉积体系展布受水系物源、古地形、相对湖平面变化及古气候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重力流四种沉积体系,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浅湖和中深湖等六个亚相。为了区分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将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三角洲分支间湾、远砂坝四种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扇三角洲分支间湾及席状砂四种微相。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南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较厚;往深凹陷方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砂体厚度减薄。在垂向上以退积沉积为主,Ⅶ油组砂体比Ⅵ油组砂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席状砂及水下重力流砂体的物性好,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东部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凹陷东部,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粒度粗,分选磨圆均差,为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有利油气储集体。该时期的湖泊宽广而浅,其滨浅湖砂坝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亦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微相。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砂岩,位于舒善河组中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通过对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的分析后认为,沉积作用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而成岩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结合波阻抗反演预测了三维工区内有利砂体分布,对储层分布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东部深层浊积扇油藏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东营凹陷油气勘探的重点。东营凹陷东部在沙三、沙四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大量厚层烃源岩,为圈闭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资源。勘探证实,东营凹陷东部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深水浊积扇等砂体类型,同时发育断裂型、砂体型、不整合面型等多种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泥岩盖层。生、储、盖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为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石油地质学家有可能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运用鲍马序列将内潮汐水流形成的砂坝误解释成浊积扇,从而可能导致对油气圈闭要素不恰当地过高估计。系统总结了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的成分结构特征、沉积层序、岩相类型及沉积模式,指出了内波、内潮汐沉积对深水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此外,水道型内波、内潮汐沉积砂体可作为良好的储集层,可与深水背景沉积一起构成有利的地层或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圈闭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 《石油实验地质》2009,31(6):583-587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主要存在3种成因类型的岩性圈闭模式,其中与三角洲有关的浊积扇岩性圈闭受三角洲结构控制,与较大规模的湖泛作用有关,多发育在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近岸水下扇—浊积扇岩性圈闭受古地貌、断裂性质、断裂活动强度与断裂组合样式等控制,多与沟谷地貌、断阶及断裂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古地貌平台—滩坝岩性圈闭受物源、古地貌及湖岸线控制,主要位于在粗碎屑沉积体前方及侧翼的古地貌平台,发育于长期基准面上升期,其中坝砂主要形成于中期基准面下降期,滩砂主要形成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