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烟蚜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对烟蚜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3d,10000倍液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可达99%以上,药效与吡虫啉相当,优于氧乐果,持效期14d以上。该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时,适宜稀释浓度为10000~12000倍。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药对芒果树白蛾蜡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好年冬乳油和48%乐斯本乳油等3种药剂在常规用量下对芒果上发生的白蛾蜡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乐斯本1000倍液和好年冬1500倍液对白蛾蜡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80.44%和73.98%;吡虫啉2000倍液对白蛾蜡蝉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药后7 d的防效仍然达79.61%;认为使用吡虫啉防治白蛾蜡蝉的适宜浓度为1500~2000倍。  相似文献   

3.
22.5%毒·高氯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茄大田中进行了22.5%毒·高氯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2.5%毒·高氯乳油对美洲斑潜蝇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使用50mL和60mL处理,在施药后3d的防效分别为89.2%、92.4%,7d达到93.0%、95.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孙秀蓉 《农药》1993,(2):54-54
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棉苗蚜和伏蚜均有95%以上的防效。五种不同使用浓度,杀虫效果均高于当地常用农药40%氧乐果乳油,对棉蚜有较高的防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1.供试药剂: (1)20%丁硫克百威乳油(美国进口,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提供) (2)40%氧乐果乳油(石家庄市农药厂) 2.供试作物及品种:棉花,品种580。 3.试验处理  相似文献   

5.
胡昌雄  杜飞  刘浩东  陈国华  张晓明 《农药》2020,59(4):296-299
[目的]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3种常用杀虫剂及不同剂型对葡萄蓟马的室内生物活性和葡萄不同生长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浸液饲喂法测定了葡萄蓟马的室内种群活性,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的室内生物活性啶虫脒和阿维菌素较高,吡虫啉相对较低,依次为啶虫脒EC>啶虫脒WG>阿维菌素EC>吡虫啉EC>吡虫啉WG;田间防效试验发现,在葡萄的花前期和浆果生长期啶虫脒施药后1 d的防效均在60%以上,施药后7 d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防效均在80%~95%,而吡虫啉的防效在不同时期施用均低于80%;不同剂型间,乳油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推荐为避雨栽培葡萄上防治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杀虫剂,适宜交替使用,能降低蓟马对杀虫剂快速产生抗性的风险,应该在葡萄花期前对蓟马进行防除,防止其数量暴发。  相似文献   

6.
3种有机磷杀虫剂防治桑树蓟马效果及对家蚕的残毒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0%二溴磷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进行了防治桑树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后1、3、7 d采集桑叶饲养家蚕,研究药剂对蓟马的防效以及药剂处理桑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个药剂对蓟马具有良好防效,药后3 d的桑叶对家蚕安全,二溴磷处理的上簇率、蚕茧重量与空白对照相当,乐果和敌敌畏处理低于空白对照.二溴磷的使用质量分数为500~333 mg/kg,可在药后3 d采桑养蚕,乐果400 mg/kg和敌敌畏800 mg/kg宜在药后7 d采桑养蚕.  相似文献   

7.
氯胺磷树干注药防治松褐天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30%氯胺磷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等对危害马尾松的松褐天牛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试验,并与40%氧乐果乳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0%氯胺磷乳油与40%氧乐果乳油相比,对松褐天牛有更好的防治效果,按马尾松树干胸径计,30%氯胺磷乳油注药量0.7mL/cm,30d防效达95.10%;2%阿维菌素乳油防效差,30d防效仅为32.84%。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对外来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具有良好防效的杀虫剂。[方法]采用室内浸叶生测法检测菊方翅网蝽成虫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利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0%啶虫脒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对菊方翅网蝽均有较好的防效,LC_(50)值分别是4.561、6.733、7.039 mg/L。室外施药后1 d,3种药剂对菊方翅网蝽防效均达80.85%以上,10%啶虫脒ME防效最佳,施药后15 d,防效均能保持在94.44%以上,防效显著高于5%阿维菌素乳油。[结论]在菊方翅网蝽发生时,可选择10%啶虫脒微乳剂作为最佳防治药剂,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谦  祁虹  王燕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雷晓鹏  王树林 《农药》2020,59(3):223-225,230
[目的]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对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等5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药后1 d,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表现最好,防效分别达78.10%和71.09%,速效性较强;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表现出最佳防治效果,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1.5%除虫菊素水乳剂、7.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但0.3%印楝素乳油防效显著低于其他4种药剂处理;药后7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防效略有下降,但仍对苗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除0.3%印楝素乳油外,其他4种药剂防效均高于60.00%;药后14 d,0.3%印楝素乳油防效较之前升高,其他各药剂处理防效下降,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0.5%苦参碱水剂防效分别保持在50.45%和44.24%。药后14 d,施药区与对照区的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结论]印楝素对苗蚜防效较低,除虫菊素、藜芦碱、鱼藤酮、苦参碱等4种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了棉蚜种群数量,同时对天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苗期棉蚜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
李玉娥  史记 《农药》1999,38(3):21-2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腈菌唑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两种剂型4000和6000倍处理对月季白粉病活性的均同于对照药剂15%粉锈宁2000倍处理(施药两次)。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型型防效有差异,乳油的防效(95.28%和97.30%)好于可湿性粉剂的防效(90.28%和94.30%)。  相似文献   

11.
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爱芝  李世功 《农药》1999,38(5):29-3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hm^2,50%抗威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为91.21-100%,倨于4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及40%久效磷乳油2000倍;而对在敌昆虫七星瓢虫成虫的杀伤率为11.8-60.8%,明显低于4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及40%久效磷乳油2000倍。  相似文献   

12.
农药胁迫对大叶黄杨SOD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茚三酮等方法分别测定了大叶黄杨喷施溴氰菊酯、氧乐果、吡虫啉、苦参碱和阿维菌素后,植物SOD的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农药和干旱、高低温等一样,是一种胁迫因子。药后1d到10d.大叶黄杨SOD的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其中以溴氰菊酯和氧乐果胁迫最重,其次为阿维菌素和吡虫啉,苦参碱最轻;药后1d到10d,大叶黄杨脯氨酸的含量均较对照植物显著提高,其中,药后6d,喷施氧乐果的大叶黄杨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378倍、阿维菌素为76倍、溴氰菊酯为22倍、吡虫啉为23倍、苦参碱为20倍。  相似文献   

13.
噻虫啉对蚜虫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药生物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比较测定了噻虫啉和吡虫啉对蚜虫的毒力。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啉和吡虫啉对蚜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毒力平均LC50分别为1.24mg/L和1.45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用量为3.36、6.72、10.08g/667m2时,药后1~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82%~89.55%、89.25%~92.08%、92.43%~96.34%,好于剂量相当的吡虫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文瑞 《农药》1999,38(2):28-29
比较了新近的新型杀虫莫比朗,吡虫啉和速扑杀防治柑桔矢尖蚧的效果。药后1周,3%莫比朗乳油和40%速扑杀乳油1000倍的防效相似,分别达到96.09%和97.12%,大大高于这两种药的其它参试浓度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各浓度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防治大豆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存达 《农药》1998,37(1):44-45
小区试验证明,吡虫啉对大豆蚜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每公顷用吡虫啉有效成分15、22.5、30、45g,施药后4周防效仍达70%以上。以每公顷用量22.5、30g进行大面积示范,药后4周平均防效分别为84.0、86.7%,产量比氧乐果处理区分别提高9.1、10.9%。  相似文献   

16.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瑞 《农药》2003,42(8):22-22
比较测定了10.8%四溴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3%啶虫脒(莫比朗)乳油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天,这三种农药对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90%以上;施药7天后啶虫脒的防效下降.只有84.25%;施药后14天三种农药的防效大幅度下降至60%左右,小绿叶蝉虫口数大大超过防治指标。因此,为控制其危害,必须再次施药。  相似文献   

17.
五种杀虫剂防治棉花蚜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万传星  谭国凡  杜燕春 《农药》2000,39(4):24-25
本文对五种杀虫剂在本地区气候环境下防治棉花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好年冬与35%赛丹乳油速效高,药后1天防效在95%以上;10%蚜民0.12%杀虫丁可湿性粉剂速交和稍差,但儿期长,药后14天防铲仍在85%以上。以上各种农药均可用比商品剂量略低的浓度在新疆南疆使用,其防效不低于目前普遍使用的40%氧乐果。  相似文献   

18.
李进  雷斌  刘梦丽  张军高  周小云  梁晶 《农药》2020,59(5):382-385
[目的]评价0.3%苦参碱AS、0.5%藜芦碱SL、0.6%印楝素EC、1.8%阿维菌素EC和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农药。[方法]以清水为空白对照,70%吡虫啉WG为药剂对照,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药后3 d时各生物农药处理对蚜虫防治效果显著低于70%吡虫啉WG,7 d时防效相当,15 d时防效显著高于70%吡虫啉WG;药后15 d内70%吡虫啉WG处理对白粉虱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各生物农药;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防治效果优于其他生物农药。[结论]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是防治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的理想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防治黄蓟马的有效药剂及用量。[方法]选择8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对黄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结合防效试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50%噻嗪酮SC和1.80%阿维菌素EC对黄蓟马有较高的活性。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4.14 g a.i./hm2在施药3 d后防效最好,达到92%;1.80%阿维菌素EC 1.20 g a.i./hm2和25%噻虫嗪WG 5.13 g a.i./hm2在施药7 d后防效最好。[结论]25%噻虫嗪WG和1.80%阿维菌素EC可推荐为防治黄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适合交替使用,防止黄蓟马快速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