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地铁2号线沿途需穿越较多重要建筑物,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沉降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存在盾构二次穿越的情况,建筑物沉降控制就更为重要。文章针对天津地铁2号线某区间的实际地质情况,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单线盾构隧道掘进和双线隧道掘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表明,盾构二次穿越对地表的影响比一次穿越增加28.45%,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盾构二次穿越的各项参数并对比实际控制点的沉降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2021,13(3)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 15 号线穿越运营轨道交通 2 号线地下隧道的施工为例,对短期内盾构先后两次穿越运营隧道引起隆沉叠加效应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盾构先后穿越运营线路叠加效应影响的特点,对盾构前后穿越运营线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效地解决了盾构机先后穿越运营线叠加影响盾构施工控制方面的难题,丰富了盾构施工工艺应用的广泛性及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施工工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监测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离下穿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了施工技术控制要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地铁工程大坦沙站~如意坊站盾构区间穿越珠江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盾构隧道下穿珠江的施工技术,并对盾构穿越珠江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施工风险控制实践表明,盾构穿越珠江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为今后类似盾构隧道穿越江河工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盾构穿越铁路施工,大大增加了施工控制的难度,尤其施工过程中对铁路的影响程度最为关键,既要保证盾构顺利通过,又必须确保铁路不受影响。从盾构穿越铁路的成功实例中,对盾构穿越铁路施工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盾构下穿运营中的铁路股道对沉降控制有着更高的要求,南宁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南宁火车站股道面临富水强渗透圆砾地层的挑战。首先介绍穿越火车站股道的沉降控制措施;接下来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盾构穿越施工分步开挖的数值模型,讨论富水圆砾地层中等代层参数的取值,研究穿越过程中股道沉降变化规律,并对后续2号线穿越施工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沉降控制指标;布设基于静力水准系统的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对盾构开挖引起的股道沉降的实时监控,并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实现穿越施工中信息的实时交互,通过调整工作仓泥水压力以减小沉降来说明基于自动化监测的微扰动施工控制机制。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盾构穿越火车站股道采用预加固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富水圆砾地层中采用桩筏基础加固能够满足沉降控制要求;在盾构穿越前利用三维数值仿真,能够模拟盾构穿越股道的沉降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沉降监测范围和控制指标;利用远程自动化监控结合即时通讯平台,可以实现监测信息的实施自动化发布,将平台纳入到施工管理体系中,能够实现盾构穿越重要建构筑物的微扰动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盾构穿越铁路安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施工穿越铁路时,地面沉降和盾构推力等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控制安全施工尤为重要。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穿越京山铁路工程,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穿越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并利用盾构参数控制技术,对京山铁路运营期进行监测确保安全施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8.
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粉细砂层施工时,地面沉降难以控制。盾构穿越敏感建筑群时若施工控制不到位,极易导致敏感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等。针对武汉轨道交通L3 12标盾构在富水粉细砂地层穿越高家台敏感建筑群项目,分别对盾构施工参数及建筑物变形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盾构施工控制的具体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芹见 《建筑机械化》2012,33(8):63-64,72
通过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掘进通过花岗岩球状风化体的成功案例,对盾构穿越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发育地层的施工风险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同步注浆控制、施工监测与二次补充注浆的相应施工对策,并列举一些施工中的异常情况和处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泥水平衡盾构在码头桩基下穿越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泥水平衡盾构施工上海市大连路越江隧道时,在码头桩基下穿越的施工技术,包括盾构穿越前的准备,盾构施工穿越参数控制等。从实测桩基的隆沉数据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许剑波  苏长毅  李子硕  刘灿光 《建筑施工》2021,43(2):265-267,270
武汉大东湖深隧工程在富水砾卵石地层中下穿武汉地铁4号线,给盾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并对盾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例,将盾构下穿施工分为试验段、穿越前、穿越中、穿越后4个阶段,并对盾构参数进行精细化控制,同时采取自动化监测手段,有效控制了对地层的扰动,保证了地铁4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柏林  顾洋旗  康杰 《绿色建筑》2020,(1):40-43,47
以上海地铁15号线工程土建14标盾构区间施工经验为例,对盾构近工作井段小间距下穿已运营地铁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盾构下穿期间确保既有隧道安全运营的有效施工经验,以控制盾构施工对运营隧道结构的影响。该工程穿越后既有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并且已经收敛稳定,可为今后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各种难点建构筑物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西江引水工程盾构法穿越广茂铁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盾构接收井与铁路距离近、沉降控制标准高、盾构隧道处于软弱地层及施工期间铁路运行要求高等施工难点。为了确保盾构安全、顺利地穿越广茂铁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接收井基坑施工、穿越铁路、盾构到达及施工监测方面提出了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的丁程实例,论述了在盾构双线隧道先后两次穿越既有桥梁,土层二次扰动,潜在危险性增加,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非常高的条件下的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瑾 《建筑施工》2024,(1):36-39
以上海北横通道盾构穿越运营中的轨道交通案例为背景,提出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并采用轨交10号线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数据验证穿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原位监测数据表明,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的施工技术满足被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该穿越施工技术可为沿海软土地区相似工况条件下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程质量》2021,39(6)
分析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在近距离穿越建筑物时如何控制施工风险的案例,梳理盾构穿越过程的安全风险及技术难点,归纳盾构设备改进、施工技术措施优化、监测技术运用等安全施工方面的针对性控制措施,实现超大直径盾构安全稳定穿越上部集群建筑物,为类似软土地区盾构穿越建筑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佛山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盾构穿越东平河道施工管理实践,从工程重难点、安全风险点分析,通过对盾构刀盘结构,刀盘配置,刀盘开口,刀盘驱动方式及支撑型式,盾构穿越河道期间盾构机姿态,速度、推力、土压,注浆压力、注浆量,盾尾密封与管片拼装质量,二次注浆,监测等控制措施的阐述,总结了盾构穿越河道施工技术。对盾构工程参建者有较好的提示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段创峰 《建筑施工》2012,34(7):725-727
以上海外滩隧道盾构施工为实例,对国内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前期穿越过程数值计算分析,给出穿越施工过程中轨交2号线位移定性趋势及定量参考;通过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控及穿越段施工参数优化,保障了整个穿越施工过程顺利、安全。最终将轨交2号线隧道的最大变形控制在12 mm左右,小于设计允许值15 mm。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工程中,盾构的直径往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难以得到统一,而盾构直径的变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评价与防控措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文中在结合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并参考穿越工程中既有隧道控制指标,初步建立了不同直径盾构穿越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等级划分和评价标准,结合既有隧道结构安全状况与控制指标给出了盾构直径、相对净距、穿越角度、既有隧道结构现状、盾构穿越位置等方面的建议。结合穿越施工标准化流程,给出了前评估与前加固、穿越过程施工控制、施工监测、后加固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穿越工程影响评价与防控措施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下穿地铁2号线施工期间已建隧道的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施工扰动影响下已建隧道的隆起、沉降曲线波峰位置的偏移、二次穿越的叠加效应、穿越施工的影响范围等。结合典型工况及施工参数分析已建隧道受盾构穿越施工的影响,得出盾构穿越期间已建隧道先隆起后沉降;曲线形态由近似正态分布向类似M型的双波峰转变;上方已建隧道变形最大值偏离投影正交点;完成后第42 d已建隧道的变形趋于收敛,盾构穿越施工的横向影响范围为4D(施工盾构直径),在盾构纵向推进方向影响范围在3D至5D间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