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拆解盾构掘进稳定性是保证隧道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盾构施工参数在掘进过程中保持稳定是保证盾构安全掘进的一个基准。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可拆解盾构研发及应用为背景,阐述可拆解盾构控制土压的工作原理及施工参数的取值,并对可拆解盾构掘进参数的稳定性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可拆解盾构的掘进速度维持在4~8 cm/min,土压力大小为0.2~0.3 MPa,推力大小为14 200~15 800 kN,刀盘扭矩为1 350~1 550 kN·m,出土量为37.2~37.8 m3/环,注浆量约为2.4~4 m3/环,各参数大小均稳定在某个区间,施工参数无异常值,验证了可拆解盾构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杭州环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进行分析,基于该盾构区间长距离、上软下硬地层、下穿既有地铁线路等复杂地质情况对盾构机的适应性要求,针对性地设计了刀盘、刀具、主驱动等盾构机结构的具体参数,并对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盾构机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依托杭州湾智慧谷二期深大基坑工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探究深大基坑桩锚–桩撑联合支护结构自身变形规律,主要包括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及混凝土支撑轴力等进行监测及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围护桩桩顶沉降变化曲线大体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凹槽形,外部重力荷载是桩顶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工程地区特殊地层影响和对...  相似文献   
4.
依托杭州湾智慧谷二期深大基坑工程,对基坑施工全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邻近建筑物、道路沉降及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加快开挖速度,避免基坑在无支撑的情况下长期暴露,以此达到控制基坑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的目的,同时在无支撑期间应适时提高地表沉降观测频率及时发现地表沉降值突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的变形;基坑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沉降主要随地下水位的变化而改变;因联合支护具有高稳定性,地下水位变化较为稳定,最大累计降深不超过1 m。  相似文献   
5.
盾构机在推进至富水承压圆砾卵石地层时,由于地层条件突变,导致盾构机被困而无法推进,开舱换刀面临地层自稳性差及地下水的双重干扰。基于此,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成套盾构被动区换刀地面加固施工方案,采用袖阀管进行压密注浆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斜孔,为富水承压圆砾卵石地层停机开舱换刀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撑,该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地层的盾构换刀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为例,针对盾构机的刀盘及螺旋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介绍了一种盾构穿越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该工程施工前期通过排水板破除试验指导现有盾构刀盘针对性改造,同时对穿越排水板过程中盾构装备参数及施工掘进参数进行优化,实际工程效果表明增设加高利刃撕裂刀和可伸缩超挖刀使得排水板切割效果更显著。工程成为我国首例复杂工况下盾构全断面穿越路基排水板施工的成功案例,为今后类似的盾构切削高速公路排水板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目前国内对于道床脱开、伸缩缝开裂等隧道结构病害自动化监测手段不足等问题,结合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研发了用于隧道结构常见病害监测的光纤光栅变形传感器,为国内隧道结构常见病害监测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工程试验和工程应用发现,该传感器监测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适应于隧道结构长期监测,解决了部分隧道病害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可有效提高隧道结构监测管理水平,为隧道结构周围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效保障,可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依托杭州西溪湿地供水管道工程,基于实测数据总结并分析了相关工程中盾构机掌子面位置变化引起管线沉降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1)无论是交叉斜穿、侧向并行还是竖向并行,盾构施工各个阶段对周边管线的影响规律总体上保持一致;(2)各特殊地层条件下,受并行盾构施工影响的管线变形程度及波动幅度从大往小依次为:全断面软土地层>软硬不均...  相似文献   
9.
依托杭州某桥梁试桩邻近地铁隧道建设工程,建立桥桩钢套管施工简化力学模型,提出考虑套管分节施工特点与挤土效应影响的全套管灌注桩施工附加力的修正计算公式。同时,基于Mindlin应力解和两阶段分析法,求解桥桩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附加应力与纵向竖向变形,并进一步分析桥桩施工全过程的动态影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引入土塞高度折减系数和区段修正分别对桩端压力、桩侧径向压力和桩侧垂向摩阻力进行修正,更符合桥桩钢套管施工附加力的分布规律。(2)桥桩钢套管施工引起地铁隧道纵向变形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较为吻合。(3)随着桥桩钢套管施工深度的不断增加,既有隧道先小幅隆起而后沉降变大,随后趋于平稳,且纵向沉降区进一步扩大。施工到达隧道埋深附近时引起隧道隆起最大,隆沉交界点位于隧道底部1.5D深度范围。(4)桩侧垂向摩阻力是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关键性因素,并随施工深度增加而影响扩大;桩端压力在施工远离隧道埋深一定范围后影响减弱;桩侧径向压力对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甚微。(5)桥桩施工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隧道最大竖向变形的发展,而且要留意随施工深度改变产生的隧道纵向隆沉变化以及管片纵向错台变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文中以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前殷停车场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实测数据对多环梁内撑在软土深基坑应用中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表明围护结构侧向最大位移一般出现在基坑中部,且整体呈现“鼓肚型”变化趋势;在环梁结构中,内侧环梁的直径较小,因此其刚度较大,拱效应也更加明显。在负载传递的过程中,内侧环梁承担了更大的支护力分配;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并向下移动。因此,在基坑设计和施工中可以利用“坑角效应”,通过合理设计基坑角部围护结构,降低其强度要求。此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较大部位的监测,提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文中内容可为类似项目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