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抵抗无线通信信道的选择性衰落以及提高系统的通信质量,提出了一种多发射天线多接收天线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方法.Turbo 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译码算法综合了2种码字的译码算法.采用多发射天线的系统结合空时分组码(STBC)码字矩阵和无线通信信道特性,推导了Turbo码译码过程所需的对数似然比(LLR);采用多接收天线的系统将各天线计算所得的对数似然比最大比合并(MRC)再进行迭代译码.仿真结果表明,Turbo空时分组码系统能够综合Turbo码的编码增益和空时分组码的分集增益,编译码复杂度不高,性能优异;在同等条件下,此译码算法所需信噪比优于基于最小欧式距离的译码算法近0.5 dB.  相似文献   

2.
水声信道环境恶劣,为了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提出级联编码的MIMO-OFDM水声通信系统,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联合迭代接收方案。系统发射端外码和内码分别位于空时编码两侧。提出的改进接收方案在外码硬判决译码后增加反馈结构,利用反馈信息减小MIMO检测的次数,同时改善内码译码初始软信息。对级联编码系统在三种接收方案下的性能进行仿真,并与独立编码系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够获得更大的性能增益,同时显著地减少MIMO检测的运算量。另外,信噪比较高时,相同系统码率的级联编码系统误码性能优于独立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克服MIMO中多发送天线引入的空间干扰,结合Turbo编码提出了一种全新和高效的接收机方案。该方案修正了Turbo软迭代译码算法,同步进行干扰检测和Turbo译码,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接收的信息。多接收天线可以对判决似然比和迭代译码的外部信息提供分集增益,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该方案克服了传统的空时技术,比如STBC(空时分组码)和BLAST(空时层处理)的发送天线、发送时隙以及接收天线间的约束限制。仿真结果从系统性能和迭代参数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Turbo码级联空时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一空时分组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MIMO)系统不能提供较高编码增益。针对此不足,组建Turbo码与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级联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OFDM系统,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借助MATLAB对级联Turbo码的系统与不级联Turbo码的系统进行仿真比较,结果显示级联Turbo码的STBC-MIMO-OFDM系统性能明显好于未级联信道外码的STBC-MIMO-OFDM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Turbo码和空时编码的原理,并对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级联空时Turbo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仿真.通过仿真对比发现,在谱效率为2比特/秒、误码率10-5时,1/2码率的空时Turbo码比码率为1/3、2/3时需要的信噪比低约1dB.  相似文献   

6.
时-空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完全利用发送分集和接收分集抗无线衰落.为了得到显著的编码增益,时-空分组码必须和信道编码级联.本文提出了级联的Turbo码和差分M-PSK调制的时-空分组码传输系统.描述了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串联的turbo码结构并推导了SISO(Soft Input Soft Output)迭代译码.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4~10-5时4-DPSK参与迭代和4-DPSK不参与迭代相比可以获得1dB的增益,而在误帧率为10-4时,4-DPSK参与迭代获得的增益大于1dB.  相似文献   

7.
针对窄带低信噪比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种Turbo码与连续相位调制(CPM)级联的迭代接收方案。根据CPM的Rimoldi分解模型,引入Turbo迭代检测机制,利用软输入软输出(SISO)解调和译码算法,将内、外迭代相结合达到信息共享及纠错互补的目的。为了减小解调译码迭代时延,对不同迭代时刻译码器输出似然值进行推导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验概率判决(APPD)的动态迭代停止算法,并建立Turbo-CPM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比流水线级联更优异的纠错性能,不仅可以有效减小迭代时延,而且能够改善系统的收敛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Turbo CPM系统在衰落信道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的编码连续相位调制(CPM)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根据CPM的分解模型,把CPM分解为连续相位编码(CPE)与无记忆调制(MM)的组合,基于CPE的记忆特性和递归特性,结合外部的卷积码及交织器,建立了串行级联Turbo CPM系统模型.针对短帧系统在迭代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设计了衰落信道下基于加权外信息交换的Turbo CPM系统接收机,有效改善了系统收敛性.探讨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衰落信道下具有优异的功率与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9.
Turbo码编译码原理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Turbo码的编译码基本原理,对Turbo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编码采用并行级联的循环系统卷积码,译码器则为迭代的串行级联译码器,进行随机交织,经过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比较了对数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与软输出的Viterbi译码算法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比特误码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的新的编码调制方案.首次以多级分组乘积码代替传统的串行级联编码结构,提高了频谱效率;同时采用一种多分辨率64QAM星座图,可在一个DTTB信道中提供3种级别的服务.在接收端采用基于MAX-LOG-MAP准则的迭代Turbo译码算法以获得可靠接收.仿真结果表明,在视觉门限BER=3×10-6处,高优先级码流的比特信噪比约为7dB,适用于高可靠性的服务.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码流可支持室外固定接收.  相似文献   

11.
Turbo-RS级联码编译码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从Turbo RS级联码的结构剖析了级联RS码提高Turbo码特性的原因;给出了Tur bo RS级联码的各种编译码方案,并对其中的完全迭代型RS硬判决译码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模拟,结果显示:Turbo RS级联码的帧错率和误码率改善明显,时间复杂度比Turbo码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一种Turbo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urbo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非归零Turbo码编码参数进行盲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Turbo码中子编码器的编码组成结构,建立了1/2码率卷积码的分析模型,进而在恢复Turbo码中交织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穷举比对的方法来确定交织关系,实现了对非归零Turbo码的盲识别.实验仿真表明,在仅得到Turbo码编码数据序列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的编码参数识别分析结果和所设前提完全一致,表明了该识别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通信的双串行级联编码(D-SCCC)技术;针对水声通信在某些应用场合高可靠性要求,通过对误码率(BER)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水声通信可靠性的编码设计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码率下双串行级联编码与SCCC算法相比,BER瀑布区陡度增大,在BER为10-5时有05dB的编码增益;相同码率下SCCC算法与Turbo码相比,可有效改善Turbo码BER在10-4~10-5出现的错误平层,满足了水声通信传输遥控与遥测指令时的高可靠性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卫星ATM传输提出了RS(Reed Solomon)码和Turbo码的级联码.RS码是线性分组码中纠突发错误能力最强、效率最高的编码,广泛地被卫星通信信道采用;而Turbo码是新近提出的,可以接近香农限的卓越编码方案,它使用2个反馈递归系统卷积(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RSC)码组成的码;校验位删减成要求的码率.卫星ATM的标准[TIA/EIA/IS-787]中规定,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采用动态和适当的RS编码.用RS和Turbo级联码代替了RS码.仿真结果表明,RS和Turbo级联码的性能比同样码率的RS和Convolutional的级联码在一定信噪比下有大约1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5.
以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 ,可以获得较高的误比特性能 ,而且增加交织器的长度或增大译码迭带次数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带来额外的编码增益 ,但同时也会增大译码时延 ,给通信的时实性和译码复杂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 ,在选定Turbo码参数时必须考虑到性能、复杂度和时实性三方面的折衷 ,给出了不同码参数的Turbo码在基于小波基的多载波系统中低信噪比区域的性能分析 ,为系统参数的选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把Turbo码当作一种串行级联码进行处理,在改进编码框图和降低奇偶校验矩阵后,得到了一种改进的Turbo码.采用和积算法译码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降低了译码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