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水蒸馏-萃取的方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SDE)提取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34个峰,共鉴定了其中54种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2-甲基-2-丁烯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二丁基邻苯二甲酸盐,2,6,10,14-四甲基-十六烷。  相似文献   

2.
在5种食用油脂中添加适量的大花红景天乙醇提取物,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的油脂POV,研究了大花红景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抗氧化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菜籽油、花生油、酥油、大豆油、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浸法从大花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甙,以重氮化比色法测定红景天甙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景天甙的提取工艺,考察大花红景天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料液比(g∶mL)1∶20、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为最佳提取条件,红景天甙得率可达7.12%。大花红景天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5 8 mg/mL,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孔树脂富集、柱色谱分离纯化法,研究了从大花红景天醇提取物中制备大花红天素标准品的方法.标准品通过波谱学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用归一化法定量,质量分数大于99%.所得大花红天素可作为大花红景天原料及其产品定性、定量分析使用的标准品.  相似文献   

5.
微波辅助提取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传统热回流提取与微波辅助提取大花红景天有效成份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微波辅助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体积分数,1:20料液比,功率中频,提取时间30 s,提取次数两次;微波辅助提取在提取时间和有效成分提取率方面与热回流提取有着很大差别,微波辅助提取率高于热回流提取率40%以上,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花红景天资源及建立大花红景天GAP基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法测定多酚含量。结果:西藏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39%、4.83%、5.71%;四川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32%、4.78%、5.56%;云南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27%、4.76%、5.51%。结论:西藏产大花红景天药材质量最优,西藏最适宜大花红景天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花红景天资源及建立大花红景天GAP基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法测定多酚含量。结果:西藏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39%、4.83%、5.71%;四川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32%、4.78%、5.56%;云南产大花红景天药材中红景天苷、多糖、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27%、4.76%、5.51%。结论:西藏产大花红景天药材质量最优,西藏最适宜大花红景天生长。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提取大花红景天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红景天有效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并与常规热回流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H2O为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大花红景天苷的提取率为76.11%。  相似文献   

9.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大花红景天水提和碱提粗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3个产地大花红景天水提粗多糖ST-Ⅰ、ST-Ⅱ、ST-Ⅲ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比分别为:1∶2.86∶0.43∶2.12∶0.63、1∶2.81∶0.28∶1.72∶0.37、1∶3.37∶0.58∶2.36∶0.66;碱提粗多糖JT-Ⅰ、JT-Ⅱ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比分别为:1∶0.93∶2.90、1∶2.01∶2.92,JT-Ⅲ与其他两地相比,单糖组成有较大差异,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5.60∶1.02∶13.20∶1∶9.27∶0.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有害重金属的方法。方法以硝酸+过氧化氢作为消解体系,微波消解用作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作为检测手段,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铅(Pb)、砷(As)、汞(Hg)、镉(Cd)、铜(Cu)的含量。结果 Pb、As、Hg、Cd、Cu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检出限0.005~0.01 mg/kg,方法回收率85.5%~97.1%,RSD 0.6%~6.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大花红景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中的大花红景天素含量。样品中的大花红天素经水提取,大孔树脂柱净化、分离。根据MS的定性结果,强峰m/z 69为大花红天素的特征离子峰,利用选择性离子扫描方式(SIM)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在93.70%~98.58%,变异系数为1.23%~2.94%,线性范围在0.10~0.50 mg/ml,检出限(3S/N)为0.01 mg/mL,该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特点,适合大花红景天中大花红天素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红景天及其功能性食品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景天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该文综述红景天的化学成分,保健功能及其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夏枯草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栽培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红景天速溶保健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原狭叶红景天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再配以红茶、沙棘、枸杞等的提取物,经喷雾干燥,制得热水可溶,汤体透明,药香茶香醇厚,营养丰富,具抗缺氧、抗疲劳作用的保健型速溶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二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肛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三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比较研究蜜源生物液与紫云蜜的化学成分。采用GC-MS对蜜源生物液和紫云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蜜源生物液和紫云蜜乙酸乙酯部位分别鉴定出了32和53个化学成分,其占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93.61%及93.18%。两个部位中化学成分各有异同。本研究为蜜源生物液的深度开发研究和多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田西  代以琴  杨梅  刘聪  陶建君  沈新春  汪芳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1):353-362,368
燕麦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禾本科植物,食用历史悠久。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现代研究表明,燕麦中含有酚酸类、生物碱类等功能因子,具有抗癌、调节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健及其他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目前燕麦中已发现的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等近百种化学成分及其结构式,以期为燕麦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对燕麦功能因子的降血糖、降脂降胆固醇、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活性等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燕麦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