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通过新型的旋转芯棒薄膜吹塑设备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薄膜,并研究了该设备模具流道环流协同作用对吹塑聚乙烯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乙烯薄膜呈现一种互锁片晶结构;芯棒转速的提高对聚乙烯薄膜样品的结晶度、片晶厚度也有一定增益作用,使得结晶更完善;聚乙烯薄膜的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随芯棒转速提高都有所提升,尤其是横向力学性能,横向拉伸性能最大提升幅度为25.75%,横向撕裂性能最大提升幅度为27.64%;同时,该技术实现了在不影响聚乙烯薄膜的纵向热收缩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横向热收缩率,提升幅度可达128.41%。  相似文献   

2.
热收缩聚酯薄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经间苯二甲酸 (IPA)及新戊二醇 (NG)改性的三种热收缩膜专用聚酯性能及其薄膜的热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规 PET相比 ,改性聚酯的结晶和熔融行为有很大不同 ;经 (NG)改性的聚酯薄膜在热空气中的热收缩率超过 35 % ;薄膜在 Tg附近热收缩率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3.
国内热收缩材料研究和产业化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热收缩材料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热收缩机理,介绍了国内交联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含氟聚合物等热收缩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热收缩材料产业化的发展情况;并对热收缩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郝文静  陈欣  周伟芳 《现代塑料》2013,(11):20-20,22,23
近年来,热收缩薄膜在塑料包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缩率和收缩力是衡量其收缩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但是,大多数包装材料企业对热收缩薄膜热缩性能的研究测试往往都集中于热收缩率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高热封性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的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良 《中国塑料》1996,10(2):44-50
本文介绍了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控制质量的要素,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制造热收缩管用的扩管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时炜 《上海化工》1991,16(4):24-25,46
本文介绍了辐照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的“记忆”原理及其制备工艺。扩管设备是制备热收缩管的重要装置,作者就连续式扩管设备的结构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验证明:该扩管设备技术上是可行的;产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收缩管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酯热收缩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发展状况 ,指出聚酯热收缩薄膜是目前广泛使用的PVC薄膜的理想替代品。简述了热收缩原理 ,指出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发展应从制备改性聚酯和改善成膜工艺两方面着手 ,对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市场需求 ,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加工工艺对聚乙烯热收缩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吹塑成型法制备了热收缩膜。研究了原料配方、模具吹胀比、吹膜机牵伸比、挤出温度和膜泡冷却时间等因素对聚乙烯热收缩膜力学性能和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加入HDPE相比,配方中加入LLDPE的原料所生产的热收缩膜的综合性能较好;随着机组运行牵伸比的增大,PE热收缩膜的拉伸性能、收缩率和透光率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模具吹胀比的增大,PE热收缩膜的纵向收缩率下降,横向收缩率和透光率均上升;随着挤出机工艺温度的升高,PE热收缩膜的纵、横向收缩率同时上升;随着膜泡冷却时间的延长,PE热收缩膜的纵、横向收缩率和透光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9.
时效稳定型高收缩BOPP烟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刚 《中国塑料》2008,22(4):66-69
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烟膜热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下线的1周内,BOPP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薄膜的热收缩率下降较快;夏季由于温度高,热收缩率比冬季降低速度快,特别是在1个月后,下降的幅度加大。针对此问题开发出一种时效稳定母料并应用于高收缩烟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明显提高烟膜热收缩率的同时,改善了热收缩率的稳定性,特别使夏季高温下烟膜的热收缩率有较大比例的提高,钝化了热收缩率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表明该母料对烟膜的力学性能、光泽度、雾度、热封性能、爽滑性能以及加工性能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辐射交联热收缩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辐射交联热收缩聚乙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热收缩机理以及辐射交联规律,重点讨论了辐射交联热收缩聚乙烯的制备工艺以及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氯丁橡胶等共混体系的研究,并分析了辐射交联热收缩聚乙烯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CaCO3、BaSO4、滑石粉为填料,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通过共混、挤出工艺制得无机填充母粒,将填充母粒与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吹塑成型获得不同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PE)薄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aCO3、BaSO4、滑石粉质量分数低于15%时,能增加PE薄膜的拉伸强度,而且BaSO4、滑石粉改性PE薄膜的光学性能比CaCO3改性PE薄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乙烯共混体系为基础树脂,聚烯烃弹性(体POE)为增韧剂,碳酸钙为增强填料,制得性能符合透气膜要求的共混料,研究了POE和填料用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乙烯/POE/碳酸钙质量比为某一适当比例时制,得的共混料完全可以满足透气膜专用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抗静电PE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添加复合抗静电剂对聚烯膜包装性能的改进,讨论了添加复合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添加工艺对聚乙烯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抗静电膜具良好的抗静电性的和印刷性,并且机械性能和透气性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尼龙6/粘接聚乙烯/聚乙烯共挤出复合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尼龙6/粘接聚乙烯/聚乙烯共挤出复合吹塑薄膜的原料选择、设备、成型工艺及性能指标。经生产证明:利用国产原材料及设备生产的PA6/粘接PE/PE三层复合食品包装,能达到使用要求,综合物性指标已达到国内引进设备工艺生产的复合包装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油酸酰胺改性载银磷酸锆/聚乙烯抗菌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油酸酰胺为改性剂,载银磷酸锆为抗菌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载体树脂,制备了抗菌母粒和抗菌聚乙烯薄膜。用吸水性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分析载银磷酸锆的改性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载银磷酸锆在聚乙烯基材中的分散情况,检测了薄膜的力学性能、透光率、透气量、抗菌率。结果表明:经油酸酰胺改性的载银磷酸锆疏水性好,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当抗菌母粒含量为5%时,聚乙烯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和横向直角撕裂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横向拉伸强度、纵向直角撕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透光率下降3.4%,透气量提高30.18%,抗菌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谭绍早 《合成纤维》2006,35(4):17-20,25
将无毒、抗菌谱广、抗菌效率高、热稳定性好的载银无机抗菌剂与PE熔融挤出制备了打孔膜用抗菌母粒,研究了抗菌母粒的添加对打孔膜的抗菌性能、光老化性能、安全卫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菌母粒属实际无毒级物质;随着抗菌母粒的增加,抗菌打孔膜的抗菌性能增加;当抗菌母粒的添加量为4.0%时,即抗菌剂在打孔膜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时,抗菌打孔膜的性价比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聚烯烃消光膜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混制备新型聚烯烃消光膜,考察了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及主链结构对薄膜消光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混能够极大地改善薄膜消光性能,并选定具有合适MFR和主链结构的PE与PP树脂及确定两者配混比例,实现了消光性能优良的新型聚烯烃消光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弹性体改性PE膜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PE/弹性体膜具有两相结构;分散助剂有利于弹性体在PE基体中的分散并改善加工性能;弹性体还可以有效地提高PE膜的耐穿刺性;PE/弹性体膜可用于中国北方草原的牧草青贮。  相似文献   

19.
高阻隔纳米抗菌包装膜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通过流延共挤技术生产出高阻隔纳米抗菌包装膜,考察了包装膜的抗菌性及阻隔性.结果表明,该包装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及高阻隔性,与传统铝塑复合槟榔包装相比,可提高槟榔保质期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