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提升变压器绕组变形判别精度,研究了表征绕组特征的参数与绕组变形关系的仿真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表征绕组特征的参数与绕组变形关系的双绕组、同芯式变压器漏磁场模型,通过二维泊松方程混合边值的有限元解分析变压器绕组漏磁场,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基于所建立变压器漏磁场模型辨识可表征绕组特征的漏电感参数,通过所获取漏电感值与实际...  相似文献   

2.
通过监测电力变压器器身的振动来诊断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振动法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的原理,并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绕组变形会导致电流过大损坏电气设备,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为此提出基于高斯过程的变压器绕组微小变形监测方法.基于高斯过程提取多次观测变压器绕组经验值,经过多次查看资料统计结果获取误差,清除影响监测结果的奇异值,实现变形监测预处理.利用伏安法将变压器二次侧短接,其中一次侧施加测试电压,生成流经阻抗电流,测试施加于阻抗上的电压和电流,分析变压器短路的阻抗.引入参数辨识法,估算变压器绕组的漏电感参数,把监测辨识参数和变压器出厂时的参数进行对比,当参数值发生偏离较小时,即可认为变压器发生微小变形.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监测方法得出三相绕组的一次侧等值电阻以及漏电感存在一定的波动,不过变化的幅度不大,证明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绕组微小变形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4.
频率响应分析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量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法(FRA)。引用传递函数来反应绕组变形时内部电感、电容的分布情况,提出用相关系数来判断绕组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5.
葛婧 《自动化应用》2024,(2):124-125+128
变压器是煤矿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短路冲击,引起内部电磁力及温度变化,导致绕组变形,造成变压器的破坏及失效。针对此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的形式分析中压绕组短路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绕组中间位置承受较大的冲击应力并产生较大的形变,且具有不可恢复性,影响变压器的安全使用,应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王丰华  李清  金之俭 《控制工程》2011,18(4):596-599
突发短路时变压器箱壁的振动信号与绕组的运行状态及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首先文中在对突发短路时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建模,据此分析了振动法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理论机理.然后使用研制的振动信号测试系统获取了某实体变压器多次短路冲击试验中的振动信号,研究了变压器时域振动信号及其包络线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振...  相似文献   

7.
110kV变压器高压侧由于工作电压高,容易出现短路故障,尤其是容易出现近区短路,进而使变压器绕组所承受的电压超过正常范围,导致变压器绕组出现移位或者变形。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110kV变压器高压侧短路故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变压器绕组等效的机械结构体,一旦发生改变,其模态将发生相应变化,此时对其振动信号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即可检测绕组轻微变形.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模态分析:利用ANSYS对绕组进行幅向建模分析,分别得到了绕组故障与正常情况下频响曲线的变化规律.开展真实110 kV变压器模态实验,并与ANSYS仿真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下一步研制振动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FPGA的变压器绕组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设计了基于FPGA的变压器绕组在线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具体硬件实现方案以及部分软件实现,并提出了FPGA在变压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高速以及灵活性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频率响应的方法来分析变压器绕组在发生变形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得到的测量结果失真,使得分析判断的难度增大。本文将对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响应的影响程度进行探究,突出在绕组变形影响因素时,频响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计算变压器在稳定满载运行过程中绕组损耗情况,将得出的损耗数据转换为发热载荷输入ANSYS CFX中对该35 kV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从60, 120 min两个时间段对绕组的温度分布进行仿真分析,找出最热点分布以及相应的温度值,得出变压器在运行120 min时,为变压器最热点温度时刻,低压绕组最热点位于B相绕组,为75.5℃,高压绕组最热点温度位于C相绕组,为65.4℃;变压器绕组中部温度整体较上部和下部高,且随着变压器工作时间延长,变压器整体温度升高;变压器整体低压绕组温度较高压绕组温度高.  相似文献   

12.
刘子溢  徐丽 《计算机仿真》2021,38(1):67-70,87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调整所用时间较长,计算得到的短路阻抗与实际短路阻抗之间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多绕组变压器短路阻抗测试异常调整算法。分析多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振动特性,根据绕组振动特性、绕组振动在油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绕组振动传播特性构建变压器的等效单匝电感矩阵,通过该矩阵获得多绕组变压器的短路阻抗以及绕组中的环流情况,从而实现对多组变压器短路阻抗测试异常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设计算法所得的阻抗误差较低,验证了上述算法的调整结果更加可靠,调整效率更高,且不易受干扰条件影响,说明所提算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个主要试验项目,对于出线端与GIS直接相连的大型变压器,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可以检查出与变压器连接的导电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焊接不良及线圈故障等缺陷。由于测量高压绕组直流电阻时需拆除变压器出线端与GIS的连接,工作量大且有风险,因此例行的年度预防性试验中,测量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直流电阻时将高压端GIS刀闸拉开,接地刀闸合上,断开其外部的接地连片,在接地刀闸引出端和中性点之间进行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在进行某电站500kV #4B变压器高压绕组直流电阻测量过程中,发现了一起500kV GIS接地刀闸内部传动机构轴销断裂缺陷,本文对缺陷的发现过程、检查情况、缺陷原因、处理情况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后续GIS运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芯和绕组是变压器振动产生的主要振源,监测铁芯和绕组的振动信号可以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诊断.选择了S13-12500/35型油浸式无励磁调压电力变压器,将2只光纤Bragg光栅振动传感器布设于变压器内部,直接采集变压器负载运行下的振动信号.通过JADE算法将2组负载信号分离,发现:一组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处,与铁心振动信号频谱特征较为接近;另一组信号在各频率上均有分布,与绕组振动信号频谱特征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早期发现电力变压器的振动故障问题,需要选择有效位置对变压器的振动状态进行检测.针对电力变压器铁芯-绕组振动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仿真得到铁芯-绕组测点位置.以型号为S13-12500/35型油浸式无励磁调压35 kV电力变压器为试验对象,将光纤Bragg光栅(FBG)振动传感器安装于铁芯-绕组的测点位置,对不同负载下变压器振动信号进行检测与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振动信号频率集中在100 Hz及其倍频处;在80%,90%,100%负载下,幅频信号100 Hz处的振动幅值随着变压器负载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讨论适度递阶协同控制工作方法,将其应用于节能型输配电变压器对称三角形圆截面卷铁芯设计与生产制造系统中,并且研究制造环节的CSCW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以提高变压器卷铁芯的生产制造品质,我们在进行协同控制处理各个制造环节的关系时采用了J2EE架构。  相似文献   

17.
Power transformers are the main and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parts of electrical networks. Optimum design of power transformers and their cooling system requires the precise calculation of losses, hot spot temperature and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ermal behavior of winding in power transformers and its insulation system have been modeled and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er cooling have been determine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rmal modeling of disk winding. Using software programs, several cooling schemes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cooling of the transformer winding. The exact position of hot spot and the heat loss of a model transformer has been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manufacturer. It is shown that inclusion of eddy current losses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hot spot position, while ignoring this loss could lead to in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hot spot 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