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玻纤原丝筒的烘干经过加热-气化-迁移-气化的过程,分为排水段、升温段、爬升段及成膜段。通过对烘干曲线的分析,得出采用提高前期烘干温度来使排水阶段时间缩短,从而达到缩短烘干时间及提高烘干热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期分析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分析磷铵中有效五氧化二磷,可采取减少称样量,提高EDTA提取温度从而可缩短提取时间,使分析所需时间由原3 h减少为1.5 h,并且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现介绍如下。1实验方法准确称取0.5 g(精确至0.0002 g)DAP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入8  相似文献   

3.
高杨松 《人造纤维》2005,35(3):7-8,28
干燥机设计采用低温干燥,适当增加烘干洞道长度、延长烘干时间和提高自动化程度,使得机内各点温度差异小,可准确控制烘干温度,丝饼烘干均匀。  相似文献   

4.
《广州化工》2021,49(3)
从再造烟叶实际设计及生产入手,明确提取工艺将服务配套于涂布工艺、精制浓缩工艺、制浆工艺。在明确烟末提取固液比为1:6.7,烟梗提取固液比为1:11的条件下,通过全因素实验优化一级提取过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烟末最佳提取温度为60℃,最低浸泡时间为32 min;烟梗最佳提取温度为68℃,最低浸泡时间为32.5 min。该实验结果最终在生产线上进行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东大学药学院研究出栀子黄色素的制备工艺。研究人员对水煮和乙醇提取栀子黄色素进行正交设计,就水煮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及乙醇提取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水煮栀子黄色素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是影响栀子黄色素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6.
超声法提取猴头菇多糖最佳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超声波法和传统热水法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猴头菇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 min,提取温度为50°C,料液比1∶15,提取次数为2次。通过与传统热水提取法相比较,超声波法提取时间缩短4/5,而多糖提取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水煎煮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5,用蒸馏水提取4次,提取时间为2.5h时可以获得最佳提取效果。同时,对比研究了超声波技术对多糖提取的影响,发现将超声预处理与传统水煎煮法相结合可以将金银花多糖得率提高近43.9%,并缩短提取时间达50%。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风化煤为原料,研究了风化煤中腐植酸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混合提取液的组成和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冯海燕  李向军  胡瑞省  郑伟 《化学世界》2012,53(6):332-334,3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红旱莲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红旱莲总黄酮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5min、超声温度70℃。通过与传统醇提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时间缩短了3/4,而总黄酮提取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索氏提取工艺进行小茴香精油提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小茴香精油中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20 g/mL,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7.74%。  相似文献   

11.
陈彬  金大雄 《广东化工》2012,39(8):66-68
叶黄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剂,对视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万寿菊花瓣中的叶黄素含量很高,是叶黄素提取的理想原料。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可以破坏植物细胞而使溶剂渗透入植物细胞,加速细胞内物质的释放以达到缩短提取时间和提高提取效率的目的。本实验主要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叶黄素提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当今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有着便捷高效、提取工艺成熟等优点。研究了从荔枝核中提取皂苷的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法对荔枝核皂苷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实验优化,分别为: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实验结果显示,当固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分别设定为1:60g/mL,30分钟,420W,45℃以及70%时可以得到最好的提取效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皂苷的最大产率为41.80mg/g,比传统溶剂提取产率36.80mg/g高13.59%。可以看到超声辅助提取可以很好地提高产率,缩短提取时间,为将来在工业上进一步利用超声提取技术提取荔枝核皂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亚临界水提取新鲜紫薯中天然色素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15℃、提取时间13min、液料比8∶1(mL∶g)、pH值3.0,在此条件下,新鲜紫薯中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可以达到0.139mg·g^-1,与水提法相比,提取时间缩短了近5倍,产品色价提高了6.2%。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水浴提取法、水浴搅拌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冬青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3种方法的提取工艺条件为:①水浴提取法:提取温度70℃,时间120 min,固液比1∶12,乙醇浓度60%;②水浴搅拌提取法:提取温度70℃,时间60 min,固液比1∶12,乙醇浓度60%;③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温度70℃,时间20 min,固液比1∶8,乙醇浓度70%。最佳工艺下的提取率分别为3.96,4.18,4.92 mg/g,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但是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水浴搅拌提取法相比水浴提取法提取率提高幅度不大,且水浴提取法操作简便、节约成本,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烘干恒重的党参粉末为原料,研究微波提取法和乙醇浸提法的提取工艺和影响因素,并将这两种优化工艺条件进行比较。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分别研究溶剂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乙醇浸提的提取温度或微波提取的微波功率对党参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中4个因素影响党参皂甙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加热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液固比为80mL.g-1,提取时间为10×20s,微波功率为320W,皂甙提取率为3.15%。乙醇浸提法中4个因素影响党参皂甙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液固比加热时间提取温度,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液固比80mL.g-1,加热时间为80min,提取温度70℃,提取率为2.17%。结果证明,微波提取党参皂甙具有简便快速、高效节能、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吴黎雄  吴旖 《广东化工》2013,40(4):34-35,85
目的:为改进我院健脾消积口服液传统水煮法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分组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以总多糖、总黄酮提取率为优化指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健脾消积口服液中总多糖、总黄酮提取率因素因素依次是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15,超声温度50℃,提取次数2次。结论:通过与现行提取法相比较,超声波法提取时间缩短、料液比减少、温度降低,而总多糖、总黄酮提取率分别提高62%、4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探讨检测粘胶长丝沸水收缩率的方法,试验了检测粘胶长丝沸水收缩率的最佳煮沸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煮沸时间30min、烘干温度45℃、洪干时间60min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出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工艺。研究人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大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为35℃、提取压力为20mPa、CO2、每小时流量为30L、提取时间为3h是最佳的提取条件,其中,提取温度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大蒜油提取率达到0.35%,且杂质少,是有效的风味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微波萃取甘蓝叶绿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蓝叶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甘蓝中的叶绿素。以辐射时间、破壁助剂、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分析确定了单因素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甘蓝叶绿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萃取甘蓝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2。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较,叶绿素的提取率可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白蘑菇的利用率,进一步探明白蘑菇中的活性成分,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白蘑菇中总三萜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三萜提取量均有影响,影响的先后次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25(g/mL),温度70℃,时间60 m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