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在坡缕石—海泡石粘土矿床的寻找、勘探和剃用方面有关键性的突破和很快的进展。1980年报导了我国第一个沉积坡缕石(凸凹棒石)粘土矿床的产地——江苏省六合县。后来又在盱眙、嘉山等地陆续发现了第三系地层中相应层位的矿床,而且它们也先后进行了开采和利用。1983年我国又报导了湖南浏阳永和发现的大型海泡石粘土矿床,接着,在湖南湘潭、陕南宁强等地亦发现了同一层位、同一类型的矿床及矿点。我国对坡缕石——海泡石矿床的勘探开发及研究程度日益加深。浏阳的海泡石粘土矿床属海相沉积成因,矿层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牺霞组上部的泥灰岩段中,上覆茅口组灰岩。矿石分为粘土型(风化、半风化型)和原岩型,目前有工业用途的为前者。它主要由海泡石、滑石、石英、方解石四种矿物组成。这四种矿物含量互为消长,有  相似文献   

2.
池汝安  徐景明 《铀矿冶》1995,14(1):23-29
研究了形成风化型混合粘土矿的原岩、风化壳矿石和提取产品的稀土配分,它们不具有继承性。从113个矿样所提取的产品稀土配分相关分析,得出钆断效应和各半正相关性,且主要以轻稀土配分型为主占77.9%,富钇和富铈配分型很少,分别仅占4.4%和1.8%。重稀土为主且赋存于易风化矿物的原岩易形成富钇配分型稀土矿。  相似文献   

3.
湘西北龙山-保靖成矿带内的黑滑石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上段生物碎屑镁质碳酸岩含滑石建造中,为沉积型贫矿。而位于风化壳中的黑滑石粘土矿,乃原生矿经风化淋滤富集的产物,属风化残余富矿。矿石主要矿物为黑滑石,MgO含量稳定,工艺上可直接利用,是优质陶瓷和中、高档细瓷的原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测定海泡石含量(半定量)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泡石粘土矿中的海泡石含量,多依靠x射线衍射分析法或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但采用这两种测试手段时,必须先行提取高纯度(>95%)的标样,而且测试费用较高,分析周期较长,因而使地质勘探费用增高,有可能造成探矿工程布设的盲目性。笔者在从事早二叠世海相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的找矿工作时,曾有意识地对不同品位的海泡石粘土矿进行了海泡石含量和饱和  相似文献   

5.
河北唐县马家峪瓷土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良好,赋存层位为碳酸盐系地层、次级断裂发育的控矿构造、矿体规模较大及矿体产状随接触带变化而变化的矿体地质特征;从一般瓷土矿与瓷土配料不同矿石品级及工业类型详细阐述了该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属于风化残积型矿床,简析了瓷土矿床的形成过程主要与成矿原岩、构造、岩相古地理、介质条件、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该矿床研究价值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元素面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了川北某黑色页岩型铼矿中铼的赋存状态。样品为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总量为14.6%,黄铁矿含量16.2%,石英含量37.7%。样品具典型的粘土结构,矿物粒度微细。铼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内,另一种则以分散形式存在。典型黄铁矿测点Re平均含量为0.024%。黄铁矿是Re的重要载体矿物。建议通过浮选分离黄铁矿,从而实现Re的富集。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国家地材局地质公司河北地质勘探大队在河北省东部地区中元古代地层中发现了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并立即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经初步调查,可将海泡石粘土含矿岩系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二、三、四岩性段均有产出,其中第三岩性段内的两个粘土层层位稳定,厚数米,且分布范围大。海泡石粘土或含海泡石粘土呈灰白~白色,块状,有的略显片理;经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等测试证实,其矿物组成中粘土矿物主要是海泡石、蒙皂  相似文献   

8.
低品位海泡石粘土矿直接利用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的或高品位海泡石粘土矿有着广泛用途,而我国海泡石粘土矿床矿石品位普遍偏低。作者提出了直接利用低品位(含海泡石25%)海泡石粘土矿、生产可代替昂贵的海藻酸钠的、用于印染行业活性当杰的印花糊料的新工艺。该新工艺技术可行,有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丰县左坑矿区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其叶屋区段主要位于矿区北部,矿体分布于沙坝、左坑等地。通过本次勘查,在叶屋区段共划分出24个矿体(V1-V24)。矿体面积多数大于0.1km2,主要呈似层状,少部分呈透镜状。叶屋区段出露的花岗岩基本以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稀土矿石主要系花岗岩风化后形成,呈未胶结砂状或土状的无规则结构。矿区稀土组分分布较均匀,矿体单工程稀土氧化物(离子相)品位值0.040%~0.238%,在垂向上,随着深度变化,矿石品位具上、下贫,中间富的特征。稀土原矿筛选结果显示稀土绝大部分赋存于粒径小于0.5mm的粘土矿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主要呈离子相,78%稀土元素吸附于粘土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该区稀土的富集主要是原岩受风化淋滤作用的影响,通过粘土矿物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海泡石的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的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独特的孔结构及良好的吸附性、流变性、催化性等。本文介绍了海泡石的改性方法及海泡石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吉安县高岭土矿的勘查开发得到迅速发展,发现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多处,主要分布在安塘—敖城—官田—浬田一带。通过阐述区内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划分及典型矿床特征,总结出高岭土矿矿床控矿因素,提出了区内找矿目标层位为安塘组和水北组,岩性为凝灰质粉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归纳出区内矿床一般埋藏状态、赋存标高特征、覆盖层特征及分布特征等,共提出了3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官齐坑瓷土和瓷石矿在矿体形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官齐坑地区瓷土、瓷石矿原岩为正长花岗岩脉,瓷土矿的厚度相比瓷石矿变化更大;具有更低的Na2O含量、更高的K2O/Na2O比值;瓷土矿的稀土配分模式为平直型,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特征。烧制试验表明,瓷土、瓷石矿可以作为制作日用陶瓷的配料和建筑陶瓷原料。矿床的成因与岩浆作用、表生作用及地貌作用等有关,涉及成岩过程、风化过程、元素富集过程等。  相似文献   

13.
浏阳海泡石矿石特征与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雄卓 《非金属矿》1998,21(6):49-52
浏阳海泡石矿矿石物化分析表明,矿石的海泡石含量低,约20%。但矿石中滑石具有海泡石的许多物化性能,为滑石-海泡石的过渡型矿物,矿石也就成为含一定量海泡石的以滑石-海泡石过渡型滑石为主的海泡石矿。经试验,矿石可直接在电焊条、饲料、橡胶、农药等行业推广应用,文章还介绍了各类应用的工艺路线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大同煤田盆地中广泛分布沉积型高岭土矿,赋存层位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矿石类型有软质高岭土和硬质高岭土。为更好探究高岭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山西宁武—静乐盆地大同煤田煤系高岭土矿床的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研究发现,区域内高岭石含量16.8%~99%,其次为石英,含量变化由1.0%到77.7%,伊利石含量最少,并通过XDR衍射图谱得知区域内团块状高岭土的结晶度最高。综上研究认为研究区高岭土矿床为阴山古陆陆源碎屑经历风化—搬运—沉积后,最终在沼泽环境中经淋滤作用进一步富集形成。  相似文献   

15.
袁军伟 《煤炭工程》2013,45(4):61-63
 根据现场实际测定的煤层瓦斯含量及煤层埋深,研究了义棠煤业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发现该井田在埋深近500m的区域,尚处于瓦斯风化带。本文对该井田的煤田地质史、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影响该矿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类似条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堆积型铝土矿配矿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一种新的矿床类型,在开采技术、配矿工艺等方面都均有别于其它风化沉积铝土矿床。根据堆积型铝土矿矿体的赋存条件,结合生产工艺技术的要求,建立起堆积型铝土矿的配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粘土矿物海泡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海泡石的矿物学特征。海泡石是一种富含Mg的层一链状结构含水硅酸盐矿物。粘土状海泡石在1万倍电镜下为纤维状或纤维状集合体,放大到10万倍,其纤维宽度仅为0.1μm,长为1~2μm。海泡石是一种理想的纳米粘土矿物,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催化性能,这些性能还可以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而得以改善,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引入,使其具有了更为广阔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湘潭海泡石矿属低品位沉积型非金属矿,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该海泡石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矿物特性研究,并探究了海泡石选矿与应用建议。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降低,海泡石含量增加。方解石和石英呈颗粒状,海泡石呈束状集合体分布,且与其他矿物结合紧密。针对矿石性质,在确定了“筛分-化学分散-高速分散-分离”的原则工艺流程之后,进行了干燥和磨矿条件实验,进而获得了完整的沉积型海泡石提纯工艺流程。研究成果可为该海泡石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波塘—三堡一带混合岩岩石类型及混合演化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区内混合岩是以长英质或花岗质为代表的新生组分与原岩组分相互作用和混合,生成不同矿物组成和不同形态的混合岩,按混合岩化程度差别,可划分为混合岩化岩类、混合岩类、混合花岗岩类;2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具有重熔现象明显、交代作用不明显的特点;3从未受混合岩化的变质岩→混合质岩→混合岩→原地型混合花岗岩,各混合岩带间为渐变过渡关系;4区域整个混合岩化作用基本是在固态下进行的,仅发展到后期重熔作用才越来越广泛,改变了原岩的固体状态而成熔融或半熔融状态,部分地段可发生相对位移,形成原地型混合花岗岩或半原地型混合花岗岩。  相似文献   

20.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类稀土元素呈水合或水合羟基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的风化矿床。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这类矿石中在干法研磨条件下会导致稀土相态发生变化,进而通过模拟实验,精确量化了机械研磨对矿石中离子相稀土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相态转变路径。结果表明,研磨后矿石中减少的离子相稀土主要转换为碳酸盐结合态,少数转换为铁锰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其中,离子交换稀土减少53.48%,而碳酸盐结合态稀土增加36.05%。这种稀土相态转变的现象可能与研磨作用对粘土矿物的结构影响有关。X衍射和红外光谱证据指示,机械研磨过程会导致黏土矿物发生结构性损伤,晶体结构受到变形,引起黏土矿物晶格破坏,出现了无序化特征。机械研磨伴随发生的机械力化学过程发生,可能是导致机械研磨后离子相稀土减少、稀土赋存状态变化,形态间发生转移等变化的关键原因;本研究成果对于制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规范、矿石加工工艺、标准物质的研制流程、分析测试及黏土矿物的机械研磨机理研究等领域的理解和扩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机械研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石导致离子相稀土减少是这类矿床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