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文化产业评价指标,构建涵盖5类子系统17项评价指标的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1年安徽省矿业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给出发展建议。安徽省6个矿业经济区按可持续发展力由强到弱排名依次是:马鞍山钢铁矿业经济区、铜陵-繁昌有色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南煤-煤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北煤-煤化工矿业经济区、霍邱铁矿业经济区、庐江矿业经济区。矿业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系统性发展,不同子系统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使得矿业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增强。安徽省6个矿业经济区之间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矿业经济区的特征、划定原则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业经济区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效支配矿业经济区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矿业经济区的发展概况,并给出了其定义;其次,文章阐述了矿业经济区的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指出在划定矿业经济区时应当遵循成矿客观性原则、资源指向性原则、矿业经济贡献原则,以及与区域综合发展协同等原则;最后,文章提出了应用GIS和统计分析进行矿业经济区划的具体方法,以全国重要成矿区带为基础,分析区域矿产资源禀赋、确定不同矿产类型的矿点空间分布信息,再综合分析矿业的经济贡献,并研究矿业经济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协调性,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划定矿业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区域矿业布局机理及其整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矿业资源的评价.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业空间集中度分析和矿业产业布局特点等的分析,并根据矿产资源差异、区域矿业经济结构差异、矿业产业分布状况等.划分出青海省五大矿业经济区和十大矿业生产基地。探讨了区域矿业经济区的形成与区域矿业经济布局机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青海省矿业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与重点矿业产业部门,提出了青海省矿业产业布局的整体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参照系统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县域矿业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为评估县域矿业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实例分析,对攀枝花市的5个县(区)矿产资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排序。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的5个县(区)中有3个区县属于Ⅰ类县域矿业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良好,该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基本吻合,表明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和采取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县域矿产经济区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客观评价了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中确定的安徽省境六个国家级矿业经济区2008年以来的发展建设情况。通过对六大矿业经济区主要矿产的开发情况、矿业经济贡献、相关经济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发现矿业经济区设立对当地矿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增加;矿产开发保证了当地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矿业政策的有效实施,推动了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业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通过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市场集中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 ,并用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中的CR4(产业内前 4位企业市场份额之和 )值来判断我国有色金属矿业的市场结构变动趋势 ,得到的结论是 :到目前 ,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已接近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这在我国其他矿业 (如黑色金属矿业、煤炭业等 ) ,也是类似的状况。在这种市场结构下 ,矿业企业竞争行为混乱无序 ,缺乏企业规模经济 ,整个矿业效益低下。因此 ,完善我国矿业产业组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首先研究我国矿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标准 ,即研究我国矿业产业合理化的市场结构目标和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7.
矿业经济区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矿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在矿业经济区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权的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实力、产业效益、开放聚集能力、劳动力状况、基础设施、科技教育能力和资源环境状况7个方面对安徽省6个矿业经济区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矿业经济区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为:马鞍山钢铁矿业经济区、铜陵—繁昌有色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南煤—煤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北煤—煤化工矿业经济区、庐江矿业经济区、霍邱铁矿矿业经济区6个矿业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各有千秋,前4个矿业经济区都属于成熟—衰退型矿业经济区,后两个则属于成长型矿业经济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实现矿业产业优化的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区,矿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但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较低,产业链短,优势矿产开发产业集中度不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矿业产业优化,需要统筹规划,优化矿业产业布局与结构;加强区域、国际合作,实现矿产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发展节能环保型矿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矿业废弃物治理,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和矿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对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易损性、敏感性、稳定性和弹性等适应性要素,构建了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而利用递阶多层次评价方法对霍邱矿业经济区2008—2012年的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霍邱矿业经济区的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指数由0.1585提升至0.1759,产业生态适应能力逐渐增强,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降低。其中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但产业系统内部仍存在敏感性高、易损性强、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增强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霍夫曼定理和资源型城市分类的基础上,以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开发、资源服务年限、科技支撑能力、环境容量、政府政策为标准,将矿业经济区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富集型-成长型矿业经济区、成长型-发展型矿业经济区、发展型-成熟型矿业经济区、成熟型-转型矿业经济区,并总结了各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了矿业经济区阶段发展趋势和矿业经济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各矿业经济区阶段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