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外节能公共投资政策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 《中外能源》2009,14(7):90-92
从奖励、贷款、股权参与、创业投资基金、担保、补贴审计以及特定能效技术减税等方面,介绍了国外先进国家节能公共投资政策制定、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分析并指出了国外先进国家节能公共投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①利用市场机制,依靠"经济诱因"促进节能工作;②整合现有资源,成立节能专责机构;③灵活运用各种节能公共投资措施;④应持续推动产业部门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2.
节能服务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利用社会资本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截至2018年底,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已达4774亿元,从业人员超过72.9万人。然而,近年来受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节能服务业的增速有所下滑。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发展节能服务业的特点及主要做法,并从政府机构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财政激励、地方节能中心、节能融资等方面为我国推动节能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5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节能政策的回顾及强化我国节能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郁聪  康艳兵 《中国能源》2003,25(10):4-14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节能工作任务严峻。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节能政策的演变历程和主要的节能经济政策措施,同时分析了国外推动节能工作的主要做法及节能激励政策,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节能优先战略、强化政府在节能工作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和表率作用、加大能效标准标识工作力度以及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完善减免税政策和研究制定燃油税及能源环境税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发展是公共机构在新形势下节能工作的扩展,公共机构践行低碳发展将对其他行业部门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机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点,指出公共机构在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推动我国公共机构低碳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建筑节能经验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启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清勤 《节能》2006,25(1):8-10
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标准、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节能成效。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差距,对比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节能标准体系、节能技术体系建设等许多方面需加大工作力度的启示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共机构节能(又称政府机构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要领域,对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表率示范作用。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符冠云  郁聪  田智宇 《中国能源》2013,35(8):32-36,10
节能奖励政策是确保节能机制长期运行的重要措施.“十一五”以来我国已出台多项节能奖励政策,节能成效显著,但也显现出行政成本高、监管能力不足、政策适用性不够等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为缓解能源安全压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出台并实施了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研发、激励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以往的节能政策相比,新的节能政策显露出目标更加长远、政策导向更具综合性、机制更加灵活、手段也更加多样等特点,对完善我国节能奖励政策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均有借鉴意义.本文将重点介绍美国及日本在工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节能奖励政策,并与我国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节能奖励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能源管理是我国积极推动的节能机制。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代表的节能服务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展示了未来节能服务产业在我国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将能源节约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节能模式。介绍了EMC的三种基本运作模式:节能量保证模式、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和能源费用托管模式。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推进EMC机制的推广、应用。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分析了EMC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加强EMC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经济激励手段,在资金方面为节能项目提供政策支持;扶持节能服务公司,提高技术实力,对发展较好的EMC管理机构加强指导,树立EMC管理模式典型;扩展融资渠道,搭建交易平台,设立专项风险投资基金,对进入节能服务领域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进行鼓励;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与节能企业的双向信用档案,完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朱远 《节能与环保》2010,(10):27-30
介绍新加坡在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等四大领域的节能行动和主要经验,并从制度建设、领域选择和治理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对我国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生物质能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为1 742万t,生物柴油产量90万t.2012年美国可再生燃料年利用量将增加到341亿L.美国发展生物质能主要目的是保护美国农民利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促进生物质能的产业发展;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料乙醇期货.对我国的启示是,发展燃料乙醇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我国燃料乙醇要走多元化道路,政府要加大科研、开发的扶持力度,以及加强中美在生物质能领域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海域波浪资源丰富,在波浪能开发及利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借鉴和参考。通过分析美国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环境特点、波浪能资源分布特点,获得了美国波浪能资源概况;通过分析美国能源使用情况、波浪能资源开发现状及规划,掌握了美国波浪能的开发政策及方向;通过归纳波浪能发电场建设的关键因素、现状,阐述了建设波浪能发电场的意义。最后,总结了美国波浪能发电场的建设经验,得出了对中国建设波浪能发电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正日益成为有效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机制或政策工具。面向“双碳”发展目标,适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分析研究,对推动我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梳理了欧美相对成熟碳市场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试点碳市场的建设经验,并对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内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我国碳市场目前主要存在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健全、覆盖行业与交易结构较为单一、碳配额分配科学性及公平性有待提升、多市场联动效应较弱等不足。  结论  建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未来重点围绕顶层设计、市场体系、调控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ESCOs) are often portrayed as important change agents in capturing the opportunity to curb energy demand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hrough increased efficiency. Yet, the literature in this area is limited. While many studies analyz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avings from energy efficiency programs, fa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evaluating managerial and other challenges for ESCOs to transform the “efficiency gap” into a viable business. Sweden presents an interesting case study given its early experience in energy market reform as well as the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of its ESCO market. By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SCOs operating in Sweden,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1) current market opportunity analysis, including how Swedish market conditions shape firms' business strategies, (2)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service functions, with attention to perceptions regarding which market segments are considered compelling, and (3) how policy might expand the size and attractiveness of additional sectors/market segments. This analysis is informed by additional discussions with policymaker, agencies, authorities, and customers. The insights garnered are important as Member States prepare to implement the Directive on Energy End-use Efficiency and Energy Services. Despite rapid growth, ongoing challenges remain for ESCOs. Government still has a role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residential sector solutions. Greater details and data on the energy savings produced by ESCO projects are needed. Future research could address best practices for reporting data from ESCO projects. Moreover, with additional data on ESCO projects, studies could benchmark these results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programs to promote energy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军英 《节能技术》2010,28(4):355-359
美国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战胜危机、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法宝。本文介绍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为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采取的战略举措,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回顾分析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可在"十一五"期末形成1亿tce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推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挖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潜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白韫雯  杨富强 《中国能源》2013,(4):15-19,42
针对2013年春季中国中东部出现的严重灰霾空气污染,本文提出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1970年以来治理空气污染和减少PM2.5的经验教训。作者总结了美国在治理PM2.5污染的7条主要经验,即立法、执法和惩罚措施,城市治理重点,空气质量标准和监测标准的推进,空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全污染控制和低碳协同效应,改变能源结构和采用经济手段减少机动车污染等。并指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污染者付费等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美国在治理空气污染的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8.
用能效的观点比较中美不同的智能电网投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疆 《中国能源》2009,31(9):15-18
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智能电网在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策略,用能效的观点揭示了发电-输配电-用电不同环节在节能减排效益空间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或地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都制定了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各国(或地区)分别制定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了各种气候变化税收政策。各国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减缓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普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颁布了政策法令并建立气候变化资金。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政策框架体系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应加快建立温室气体统计制度,通过技术进步与财税政策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专项科学基金和低碳技术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