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具有复杂时变衰落的特点,提出了将协作通信技术引入卫星系统,从而达到抗衰落、获取分集增益的目的。具体给出了卫星与用户之间彼此协作的模型,且仿真了卫星相互协作时系统的误码率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协作通信会降低系统误码率,并带来显著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2.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是典型的衰落信道,其信道特性在不同的环境中通常被表述为三种衰落形式,即Rayleigh 衰落、Rician衰落和遮蔽Rician衰落.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系统需要采用具有较强抗衰落能力的技术来进行信号的传输.近年来,协作分集技术因其能显著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而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关注.莱曼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种协同策略,包括放大前传,译码前传和编码协同等.本文中提出将协作分集技术应用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下行链路(卫星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以减小信道衰落的影响.建立系统模型,分析得出该系统采用译码前传协作策略的通用误码率公式,由此推导出用户下行链路在Rayleigh衰落信道、Rician衰落信道、遮蔽Rician衰落信道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公式.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完全吻合,本系统相对于传统无协作系统有较大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茂强  鲁璐  杨龙  穆雪 《电子质量》2012,(4):15-18,22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是典型的衰落信道,信道的衰落会降低信号的接收质量,严重时可能导致通信中断。该文针对卫星移动通信在复杂信道条件下的衰落特性,简要介绍了分集接收抗衰落技术、自适应均衡抗衰落技术、编码抗衰落技术等方法,通过分析衰落产生的原理并结合抗衰落技术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相应的抗衰落性能。  相似文献   

4.
倪娟  黄国策  陈强  余辉 《电视技术》2012,36(23):102-105
分析了UHF频段卫星移动信道衰落特性,分析了4种典型场景下多径分量的多普勒功率谱和多径时延功率谱。利用WSSUS模型,结合电离层闪烁和阴影效应的程度,分别建立了4种场景下的信道模型。根据理论计算和参考文献分析了不同场景下信道的参数,对卫星移动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不同场景的误码率性能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够真实反映UHF卫星移动信道的特性,对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协作自由光通信技术。在自由光通信中,利用网络编码中继协作机制和光子计数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抗衰落的能力。采用了交织多址接入方案,降低了多用户检测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供良好的传输性能,并且在衰落信道中,中继协作机制能够带来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6.
刘丹 《电子测试》2016,(13):106-107
卫星移动通信自逐渐发展以来,便因其覆盖范围广、地域限制弱、信号容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当中,成为全球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有效信息传输手段之一,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受多径效应、阴影效应以及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因此必须采用相关的通信技术克服这一问题。协作通信技术作为提高通信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其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信道模拟器是进行无线信道理论研究、通信新技术开发、新设备和系统性能测试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针对SR-5500信道模拟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能够在中频频段上模拟典型无线信道特性的信道模拟器,对其设计中的有效字长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理论推导,分析和仿真了恒参信道、瑞利衰落信道和多重分集瑞利衰落信道下"截断效应"对信道模拟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分别采用16 bit和32 bit精度产生高斯白噪声与衰落信道时,信道模拟器的测试误差在0.1 dB以内,满足测试要求,可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卫东  侯嘉 《通信技术》2010,43(11):28-30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最突出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多径时延能力强,适合未来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应用。OFDM技术通过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根据OFDM基本原理特构建了一个OFDM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调制方式、不同信道下信道编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信道编码可有效的降低OFDM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9.
马志刚 《电子测试》2008,(11):43-48
1 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无线信道的制约。收发系统之间的传播路径损耗非常复杂:视距、衰落、多径和随机变化是无线信道的基本特征。衰落信道作为移动通信中的环境条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对于不同衰落特性的仿真是在各种环境中评估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要求,实际测试中我们需要衰落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信道类型。  相似文献   

10.
对流层散射通信是一种典型的随参信道,多径衰落十分突出,所以要实现高速大容量散射通信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抵抗由于多径衰落所带来的散射通信性能恶化,提出了基于MIMO-OFDM结构的的新一代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框架。通过分析散射信道中的MIMO-OFDM结构,讨论MIMO-OFDM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发现运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散射通信的可靠度,克服高速数据在散射信道下的多径衰落,实现散射的大容量、远距离通信。  相似文献   

11.
卫星通信是重要的现代通信技术之一,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卫星通信系统是当前卫星通信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比较和分析陆地移动信道和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信道的差异,研究了WCDMA的抗干扰技术在GEO卫星通信中的适应性问题。针对GEO卫星信道慢衰落、长相干时间和长时延的特点,在功率控制、交织方式和帧结构设计3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协同传输作为一种可靠通信技术,通过利用空间分集,能够克服无线通信收发双方经历的信道衰落、噪声干扰、路径损耗等,有效提升系统传输性能。目前有关协同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多,但大多数理论研究并没有应用到实际的原理样机中,因此缺少实测数据作为支撑。本文首先设计实现了一种自适应分布式协同传输协议,该协议通过信道感知技术实时获取信道质量信息,自适应地选择协同节点和协同传输方式。通过将所设计的传输协议实现在自主研发的原理样机上,本文从误码率、丢包率和吞吐量三个性能指标上,分别测试了系统在室内、室外、地面、空中等应用场景下的实际传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点对点直传方式,本文所提的自适应分布式协同传输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节点间的可靠传输性能,实现分布式多节点的自主协同组网通信。   相似文献   

13.
梁涛 《电信科学》1997,13(12):37-40
在移动卫星系统中,多径衰落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目前在移动卫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抗多径衰落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分析了四种的典型的抗衰落技术,最后给出了选择抗多径衰落技术方案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包括国外和国内现状,对几种典型的静止轨道和星座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卫星通信的应用特点,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优势,最后对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卫星移动通信是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通信的必要手段。由于卫星移动信道的特殊性,使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别于地面网通信系统。目前国内在建设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面尚属空白。针对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提出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体系结构,从传输模型、通信体制和信令结构几方面对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下卫星移动通信的呼叫模型,为未来国内建设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该呼叫模型对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