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云南滇池地区某风化低镁胶磷矿的原矿性质和组成,并且制定了用旋流器预先脱泥再浮选的试验方案。脱泥作业P2O5回收率损失在20%以下,之后根据矿石中的MgO质量分数不同分别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流程和单一正浮选流程均可使磷精矿P2O5的品位达到29%以上、回收率分别达到76.66%和80.32%,为风化低镁胶磷矿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北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常温反正浮选工艺,通过优化浮选流程的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原矿P2O5品位17.09%、MgO质量分数5.29%,磷精矿P2O5品位29.03%、回收率78.22%、MgO质量分数0.71%,为该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北某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19.64%,MgO质量分数2.63%,SiO2质量分数19.72%,属硅钙质磷矿。实验采用正反浮选流程,正浮选脱硅,尾矿反浮选脱镁,通过闭路实验,最终获得P2O5品位为26.69%,回收率为86.89%,SiO2质量分数16.58%,MgO质量分数为0.96%的磷精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北某地中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通过对多羟基脂肪酸(ZQ-1)和膦基脂肪酸(ZQ-2)复合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考察了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化学脱镁工艺条件。分别采用1粗1精1扫浮选工艺流程和正浮选-化学脱镁耦合工艺流程得到P2O5品位29.72%、回收率92.23%的浮选精矿和P2O5品位29.45%、回收率71.81%、MgO品位0.30%的精矿。  相似文献   

5.
针对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特性,选用正反浮选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究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用量,确定最佳药剂制度。在最佳药剂制度下采用正浮选脱硅(1粗2精2扫)—反浮选脱镁(1次浮选)—精选Ⅰ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1次扫选的流程,最终获得了P_2O_5品位28.76%、回收率82.59%的合格精矿。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效分选贫杂难选微细粒胶磷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某磷矿擦洗尾矿高硅低镁的特点,进行了正浮选脱除硅质脉石矿物的试验研究。经"一粗一精一扫"简单浮选流程,实现了胶磷矿和硅质矿物的有效分离,最终获得精矿P2O5品位28.26%、回收率80.37%、SiO2质量分数20.76%的良好浮选指标,为该磷矿擦洗尾矿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磷矿原矿P2O5品位为22.12%,SiO2和CaO质量分数分别为15.02%和37.55%,是一典型的中低品位钙硅质胶磷矿,通过双反浮选工艺,配合高效的脱镁及脱硅药剂,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31.70%,MgO质量分数0.45%,精矿P2O5回收率90.88%的优异指标,为该类型磷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宜昌某中品位胶磷矿P2O5品位为25.67%,采用阴离子捕收剂MG-7反浮选脱镁、阳离子捕收剂GE-609T反浮选脱硅的双反浮选流程,获得了高品位精矿P2O537.14%、回收率61.50%,普通精矿P2O528.01%、回收率31.69%,脱镁尾矿品位为P2O56.31%,精矿综合回收率93.19%的良好指标,杂质Mg O质量分数0.65%,Si O23.26%,Al2O3+Fe2O31.55%,达到了高品位精矿标准。  相似文献   

9.
原矿为低硅碳酸盐型胶磷矿,脉石以白云石为主,通过正浮选和反浮选试验,确定了一粗一扫的反浮选试验流程,P2O5品位为20.11%的原矿经过浮选得到了P2O5品位33.95%、回收率62.06%的合格磷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充填浮选柱通过单段反浮选流程分选宜昌某白云石质高镁混合磷矿,考察了磨矿时间、药剂用量、捕集区高度等工艺条件对分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段柱式反浮选可以获得P2O5品位33.12%、回收率92.8%、MgO质量分数为0.81%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1.
贵州某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几种植物油脂肪酸进行了浮选性能对比研究,筛选出性能较优的菜籽油脂肪酸,通过改性与复配,得到新型脱镁捕收剂EM-LS-01。该药剂用于贵州某低品位高镁磷矿一粗一扫反浮选工艺流程中,获得了P2O5品位为30.25%,MgO质量分数为0.99%的磷精矿,P2O5回收率达90.63%,达到了高效选别磷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药剂分子与矿物之间的作用机理是浮选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磷矿浮选药剂分子设计及改性基础上的浮选机理研究因原料油酸成分复杂而受制约。本文以化学纯硬脂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Y-1,并用于云南海口某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23.11%,MgO品位5.13%)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反一扫"简单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精矿P2O5品位达29.79%,回收率92.51%;MgO品位为0.72%,排除率达90%,白云石与胶磷矿得到有效分离;尾矿P2O5品位5.98%,该改性药剂浮选性能比较优良,其与纯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将在后续工作中完善。  相似文献   

13.
贵州织金某磷矿原矿含P2O523.99%、MgO 6.00%,采用1粗1精浮选工艺流程,获得含P2O533.54%、MgO 0.72%、P2O5回收率93.03%的综合磷精矿。同时进行浮选回水试验,获得P2O5品位33.24%、MgO质量分数0.64%、P2O5回收率93.34%的良好指标。整个浮选试验过程中没有加热,克服了大多数脂肪酸类药剂对温度依赖较大的缺陷,为耐低温型药剂在该磷矿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磨矿细度对某硅钙质胶磷矿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反浮选工艺的基础上,对某沉积型硅钙质胶磷矿进行了脱镁降硅的磨矿细度条件试验,在酸性和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条件下,以BK422为反浮选脱镁捕收剂,BK430为反浮选脱硅捕收剂,就可以获得MgO品位1.08%、SiO2品位12.79%、P2O5品位30.39%、P2O5回收率92.70%的磷精矿,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高硅低镁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采用单一正浮选工艺流程,通过对不同抑制剂、捕收剂等浮选药剂的筛选和组合,最终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为32.13%,MgO质量分数为0.75%,铁铝倍半氧化物质量分数为2.66%,回收率为86.45%的较好指标。单一正浮选与正反浮选相比较,具有流程简单、经济效益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富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磷尾矿,对其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及粒度分析,-0.038mm粒级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原矿品位P2O5为14.23%,MgO质量分数为4.44%,SiO_2质量分数为28.11%,因此该磷矿属于微细粒级硅钙质低品位磷矿。试验考察了浮选矿浆质量分数、搅拌强度、药剂制度、浮选流程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浮选矿浆质量分数为24%,搅拌转速为2000r/min时,经过常温正浮选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反浮选1次粗选1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试验,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28.07%、回收率83.20%的浮选结果;正浮选尾矿品位降至5.28%,反浮选尾矿品位降至1.34%。有效回收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减少了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适合于低镁高硅高倍半氧化物的泥化磷矿的选矿工艺,以低品位印度磷矿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直接浮选,碱性条件浮选脱泥-正浮选以及酸性条件反浮选脱泥-正浮选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矿泥对浮选产生较大的影响,浮选时必须进行脱泥。碱性条件浮选脱泥之后,采用分段加药浮选,能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磷精矿品位可达w(P2O5)29%以上。酸性条件反浮选脱泥-正浮选试验时,要控制酸的用量,同时要脱除酸性废水之后,再进行正浮选,才能获得高品位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8.
非洲刚果某脱泥(-10μm)磷矿样品属硅钙质胶磷矿石,在对其进行原矿化学分析、粒径筛析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正反浮选流程探索试验,最终确定采用3粗2精正反浮选开路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由原矿P_2O_5品位18.94%、MgO质量分数3.86%、SiO_2质量分数25.00%、R_2O_3质量分数1.97%,获得了磷精矿P_2O_5品位32.57%、MgO质量分数0.71%、SiO_2质量分数3.01%、R2O3质量分数1.12%、P_2O_5回收率78.91%、总尾矿P2O5品位7.38%的理想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工艺矿物学,研究了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确定了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工艺。针对该矿石低磷、高硅、高镁的特征,选择硫-磷混酸作为抑制剂、HM-02作为脱镁捕收剂,WH-04作为脱硅捕收剂,进行了磷矿脱镁、脱硅双反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浆旋流分级,分级后的细粒级脱镁精矿再反浮选脱硅的双反浮选闭路流程工艺,分级粗粒级脱镁精矿和脱硅精矿合并为最终精矿,可获得P_2O_5质量分数为28.42%,MgO质量分数为1.08%,P_2O_5回收率为87.95%的磷精矿。选矿指标良好,能实现低品位磷矿磷灰石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取得的脱镁、脱硅磷精矿,能满足酸法加工用磷矿石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云南东川低品位胶磷矿中脉石矿物的含量,对P2O5品位为18.30%,MgO和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5.05%和23.36%的原矿进行磨矿筛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中P2O5均匀分布在每个粒级中,MgO富集在38μm以下的粒级中,SiO2出现分异现象。常温(20℃)下,采用正浮选1粗1精1扫联合反浮选1粗1扫的工艺流程进行该矿石的脱硅降镁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硅镁含量较高的低品位胶磷矿,通过正反浮选得到了最终精矿P2O5品位27.59%、MgO质量分数0.81%、回收率84.06%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