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选择性经眼动脉灌注化疗(SOAI)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RB患儿73例107只患眼行SOA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术中灌注药物的种类、国际眼内RB肿瘤的分级、眼球供血的造影表现、术前的治疗史等因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43次眼动脉插管中,338次成功插至眼动脉,技术成功率为98.5%。患儿SOAI术后随访3~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6个月。术后84只眼瘤体完全消失,局部形成钙化斑块,总体保眼率为78.5%(84/107);23只眼行眼球摘除术,包括肿瘤复发12例、广泛玻璃体种植4例、视网膜下种植3例、玻璃体出血4例。术后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的眼周不适及轻度骨髓抑制。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RB患儿保眼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国际眼内RB肿瘤的分级(P=0.04)、术中灌注药物的种类(P<0.01)和术前的治疗史(P<0.01)。结论 SOAI是治疗RB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际眼内RB肿瘤的分级、术中是否联合给药和术前治疗史可作为评估SOAI治疗RB的保眼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介入性灌注热碘油联合瘤体注射热碘油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VX2肝癌细胞接种于3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制备肝VX2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肝动脉灌注联合经皮穿刺瘤内注射60℃热碘油3 ml,对照组经肝动脉灌注常温25℃碘油3 ml。用B超观察栓塞前后瘤体大小,采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实验组肿瘤体积由(1 565 ± 315)mm3缩小至(1 054 ± 463)mm3;对照组肿瘤体积由(1 568 ± 323)mm3缩小至(1 275 ± 472)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血清ALT从(736 ± 212)u/L增至(816 ± 247)u/L,对照组从(745 ± 215)u/L增至(796 ± 236)u/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介入性灌注热碘油联合瘤体注射热碘油对兔VX2肝癌模型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对肝癌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评价土贝母微囊栓塞效果.方法 将成功接种VX2瘤株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生理盐水1 ml肝动脉灌注;B组13只,碘油1 ml加1 mg丝列霉素混悬液肝动脉化疗栓塞;C组14只,土贝母微囊5.1 mg/kg肝动脉栓塞.栓塞后1周取材,制备光镜、电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 36只兔成功行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栓塞后土贝母微囊组、化疗栓塞组肿瘤体积有所缩小,对照组体积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对兔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治疗效果,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15只,皮下注射50%CCl 4 橄榄油溶液0.8ml/kg连续4d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A(干细胞移植组),实验组B(干细胞移植+pHGF组)和对照组(各5只)。实验组经兔双侧胫骨抽取骨髓约5ml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制成5ml 细胞悬液,透视下经股动脉插管将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注入肝脏,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B在干细胞移植后隔日静脉注射pHGF2.0mg /kg共20d。干细胞移植后2、4、8周抽血进行肝功能检测,8周后取兔肝脏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骨髓干细胞肝动脉移植后肝功能逐渐改善,至移植后8周,各组血清AST、ALT活性和TBIL、ALB含量均显著低于术前指标,而球蛋白含量高于术前(P均<0.05),而且各组之间仍有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和肝细胞变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肝组织内散在分布有CD34阳性肝样细胞,实验组A较对照组多,实验组B最多。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对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组织结构重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pHGF能加速肝组织的修复和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完善直接经胃十二指肠动脉向大鼠肝脏灌注药物或细胞悬液的方法。方法直视下经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行肝动脉插管并注入药物或细胞悬液。结果SD大鼠52只,47只存活且术后恢复良好,4只死亡,1只插管未能成功。死亡原因可能为血管受损、肝脏损伤、麻醉意外和术后感染等。死亡原因在操作技术熟练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后可以避免。结论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的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成功率高,适用于研究药物或细胞悬液经肝动脉灌注对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兔肝转移瘤模型血供来源及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的关系。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脾脏种植VX2肿瘤细胞悬液1 ml,浓度1×107/ml。瘤株接种后第14天作CT灌注扫描,第15天作DSA造影,分别观察肝转移瘤数目及大小,测定CT灌注成像转移瘤中心区域、转移瘤边缘及瘤周正常肝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镜下观察转移瘤病理切片。 结果38只兔完成CT灌注扫描、DSA。CT发现6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2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1.2~2.1 cm,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显示1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7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0.9~2.3 cm,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18只兔(47.37%)经DSA发现的肝转移瘤数明显多于CT,DSA发现而CT未发现的肝转移瘤大小为0.9~1.3 cm。DSA和CT分别显示37只兔(97.37%)和32只兔(84.21%)有多发肝转移瘤(P<0.01)。CT灌注扫描显示肝转移瘤边缘及中心区域BV值及BF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转移瘤边缘高于中心区域(P<0.01);转移瘤边缘HAP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VP值低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0.01)。低倍镜下病理观察显示转移瘤中心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坏死细胞排列松散,呈嗜碱性红染;外周为浓染的肿瘤细胞、结缔组织及炎性细胞,与正常组织边界欠清,可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10×40倍镜下观察转移瘤中心坏死区为大量无核的坏死细胞,少量瘤细胞无胞质,仅可见浓染细胞核;外周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可见丰富血窦。 结论DSA检出较小肝转移瘤优于CT,肝转移瘤主要供血来源于肝动脉,肝转移瘤中心区域主要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外周主要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和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如此病理结构决定了肝转移瘤CT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种经动脉热灌注化疗方法对兔肝VX2移植瘤的热化协同效率.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VX2肿瘤模型.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头置于兔肝动脉,DSA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后,分3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常温100 ml盐水+阿霉素(ADM)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阿霉素连续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阿霉素间歇灌注.灌注过程中,测量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43~45℃持续时间,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阿霉素浓度.结果 阿霉素浓度:60℃间歇灌注组为(17.622±1.368)μg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估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术的(TOAC)治疗眼内晚期化疗失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经化疗失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30例39只患眼行SOAI治疗的临床资料。39只患眼共行TOAC术82次,平均每眼行2.1次,随访时间2 ~ 28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评估肿瘤控制的有效率、并发症及有无局部肿瘤进展。结果 84次眼动脉插管中,82次成功插至眼动脉,技术成功率为97.6%。术后30只眼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76.9%,其中D期、E期分别为17、13只眼,分别占同期治疗眼的85.0%、68.4%;其余9只眼(9/39,23.1%)行眼球摘除。TOAC术后10只眼(10/39,25.6%)出现过球结膜充血,7只眼(7/39,17.9%)发生眼睑肿胀,3只眼(3/39,7.7%)多泪,均自行恢复。全部患儿均未出现血流感染等严重全身并发症。结论 TOAC是治疗眼内晚期化疗失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FU缓释微球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起始部给药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ml ;B组(碘佛醇对照组)注射碘佛醇0.5~1ml ;C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 ;D组为5-FU缓释微球组,注射5-FU缓释微球10mg 和碘佛醇1ml 混合溶液。4组实验动物于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治疗1周后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碘佛醇对照组(P﹤0.05),与碘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坏死,5-FU缓释微球组和碘油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碘佛醇对照组和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69±0.18、1.75±0.27和8.03±0.63,5-FU缓释微球组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缓释微球经动脉灌注可抑制肝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坏死,是有效的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3-BrPA)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60只移植有直肠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兔分别经导管于肠系膜后动脉灌注0.5 mmol/L、1.0 mmol/L、2.0 mmol/L浓度的3-BrPA各10 ml;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4 d后活体解剖取出直肠肿瘤,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并计算坏死率,评估各浓度3-BrPA对肿瘤的作用效果。结果 60只实验兔完成直肠肿瘤移植、动脉灌注实验,镜下实验兔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坏。低剂量组Ⅰ级坏死3只,Ⅱ级坏死11只,Ⅲ级坏死1只,治疗有效率为6.7%;中剂量组Ⅱ级坏死2只,Ⅲ级坏死10只,Ⅳ级坏死3只,治疗有效率为86.6%;高剂量组Ⅲ级坏死2只,Ⅳ级坏死13只,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Ⅰ级坏死15只。中、高剂量组Ⅲ、Ⅳ级肿瘤坏死率、治疗有效率、4级肿瘤坏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rPA治疗作用明显,而正常肠组织无损伤。结论 动脉灌注3-BrPA治疗兔移植性直肠肿瘤有一定疗效,高浓度剂量组肿瘤坏死率和治疗有效率最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