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贵州某高品位碳酸盐型胶磷矿硅含量低,主要脉石矿物是白云石类碳酸盐矿物.针对该矿石特点,采用反浮选工艺,进行了以全硫酸、全磷酸、硫酸和磷酸混酸作为抑制剂的浮选试验,并采用实验室柱机联选装置对该矿进行了浮选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全硫酸、全磷酸、硫酸和磷酸的混酸作为抑制剂,或是采用柱机联选工艺,均可得到精矿P2O5品位不...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几种浮选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并针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浮选脱硅工艺,提出了研制新抑制剂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低品位夕卡岩型硼矿反浮选连续试验程序。用水玻璃作硼矿物抑制剂,B-851作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捕收剂,经三次粗选、二次扫选,分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某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P2O5品位19.37%,MgO质量分数9.90%)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新型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LF,在25℃条件下进行单一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磷酸用量为18 kg/t、捕收剂HLF用量为1.6 kg/t的最佳条件下,得到了精矿品位为30.64%、回收率为82.05%、选矿效率为33.17%的良好浮选指标。精矿产品多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氟磷灰石与白云石实现了较好的分离。浮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替换磷酸作为抑制剂可达到同样的浮选效果,且能降低选矿成本。通过对比HLF和油酸钠单一反浮选脱镁指标,发现HLF相比油酸钠有更为优异的反浮选脱镁性能。研究成果可为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四川某磷矿进行反浮选试验,采用原有抑制剂H2SO4,可获得磷精矿P2O535.28%,MgO0.87%,回收率71.98%的指标;而采用H2SO4和TXZ作为复配抑制剂,可获得磷精矿P2O534.11%,MgO0.92%,回收率81.59%的指标,回收率高出9.61%,显然,采用H2SO4和TXZ复配抑制剂,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使用H2SO4作为抑制剂。另外延长扫选时间,可以提高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   

6.
方铅矿是重要的硫化铅矿物,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常与其他可浮性相近的金属硫化矿伴生,导致浮选分离困难。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晶格缺陷、半导体性质、表面氧化、矿浆pH、矿浆电位等因素影响方铅矿亲水性的内在原理,综述了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等抑制剂的浮选抑制机理。研发无毒、环保的高效单一选择性抑制剂和组合抑制剂是方铅矿浮选分离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汉源磷钾矿石的性质特点,在大量探索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流程作为原则流程,原矿磨矿细度-325目质量分数占96.5%,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正浮选强制精选和两次反浮选,以硫酸作为反浮选抑制剂,RKY7作为正浮选抑制剂,获得了原矿P2O5品位22.87%,磷精矿P2O5品位30.45%,MgO质量分数0.83%,K2O质量分数0.81%,磷回收率86.90%;钾精矿P2O5品位7.02%,MgO质量分数1.09%,K2O质量分数6.84%,钾回收率75.76%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PF-QWS为正浮选捕收剂,HY-2B为反浮选捕收剂,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磷酸、硫酸为抑制剂,对湖北某中低品位(17.09%)硅钙质磷矿石进行正反浮选工艺研究,在常温( 30℃)条件下,获得了P2O528.31%、MgO 1.91%、回收率82.86%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湿法磷酸净化萃余酸的资源化利用,将萃余酸应用于磷矿反浮选中。在模拟并采用现场反浮选工艺的条件下,研究单独使用萃余酸和与硫酸混用的浮选效果,二者均能获得良好的选矿指标,可节约硫酸用量,降低选矿成本,为萃余酸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钙镁矿物抑制剂YG,将其应用于放马山三层矿正反浮选工艺流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正浮选工艺的最佳药剂制度。与不添加抑制剂YG以及添加放马山工业浮选抑制剂Y-FMS相比,添加YG后正浮选精矿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优,经过简单正浮选流程得到了精矿P2O5品位17.81%,回收率91.22%,精矿MgO品位仅为6.40%,脱除率达14.28%的良好指标,为后续反浮选优化了条件,说明YG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钙镁矿物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彭展英 《化工时刊》2013,(10):22-24
通过采用不同吸收液和滴定液对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硫酸代替硼酸作吸收液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不但终点颜色变化明显,容易掌握终点的判定,还可降低检测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变色酸法检测水产品中甲醛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兴华 《广州化工》2009,37(9):166-167,170
目前,变色酸分光光度法被广泛的用于测定水发水产品中的甲醛,但使用的浓硫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腐蚀性。本文从显色机理、吸收波长、加热时间、显色剂用量、磷酸的用量和有色化合物稳定性等方面探讨使用磷酸替代浓硫酸,改进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新的方法将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钛白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究竟哪一种方法好一直存在争议。从化学热力学角度,推算硫酸法和氯化法生产钛白的理论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比硫酸法理论能耗低,氯化法具有节能优势。以钛铁矿原料为基态,比较硫酸法和氯化法的综合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仍具有节能优势。以钛铁矿原料为基态,比较硫酸法产品(主产品为钛白,副产品为绿矾)和氯化法产品(主产品为钛白,副产品为粗铁)万元产值的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仍具有明显的优势。究竟选择哪一种生产方法,能耗指标仅仅是一个方面,还要从投资、技术来源、运行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铬铁矿是铬盐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铬铁矿酸浸工艺因无Cr(Ⅵ)污染且资源利用率高而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年来铬铁矿酸浸过程强化以及铬铁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铬铁矿酸浸工艺是以硫酸为强酸浸出,通过机械活化处理、氧化剂的加入以及微波加热等辅助强化方法,使得铬铁矿能够被高效、快速地浸出。浸出液中的铬铁分离方法主要有针铁矿法、黄铁矾法、萃取法、草酸法、铁蓝沉淀法和莫尔盐法等。多种强化手段与反应过程相结合已成为铬铁矿硫酸浸出工艺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少华  汪家权  石玉 《应用化工》2010,39(8):1208-1211
采用常规的失重法对聚天冬氨酸(PASP)在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聚天冬氨酸的用量、温度、硫酸的浓度等因素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得出聚天冬氨酸用量为0.2%,温度为30℃,硫酸浓度小于15%时对碳钢都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对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机理进行了电化学研究,发现随着PASP浓度增加,金属的自腐蚀电位有变大的趋势,表明聚天冬氨酸应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同时阻抗谱在高频区出现了半圆容抗弧,加入聚天冬氨酸的体系半圆半径变大,进一步验证了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改性海泡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泡石进行了硫酸改性、高温改性、硫酸/高温改性,以亚甲基蓝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改性方法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影响,对各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孔径、孔体积等表征. 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中,硫酸/高温改性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提高效果最好,吸附量比改性前提高47.8%,达41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 硫酸/高温复合改性后的海泡石平均孔径达9.74 nm,孔体积达7.064′10-2 cm3/g,分别提高117%和92.6%. 对改性海泡石对亚甲基兰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机械打磨、硫酸处理和次氯酸钠处理3种表面处理方法对NR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硫酸适当处理后,NR硫化胶与水的表面接触角明显减小,表面润湿性改善,牯合性能显著提高;硫酸处理NR硫化胶的粘合性能优于机械打磨和次氯酸钠处理的NR硫化胶.  相似文献   

18.
蒋美雪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进展》2019,38(4):2030-2036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副产大量钛石膏,因其含有较多杂质而无法直接利用,目前可采用硫酸酸浸处理提高钛石膏的品质。本文以硫酸为浸取剂,研究钛石膏中铁质氧化物在不同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固液比、反应时间条件下的溶出规律以及酸浸产物的物相变化;采用XRD、XRF、SEM等分析手段,对钛石膏酸浸前后样品的物相、化学成分、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酸浸可以有效去除钛石膏中铁质氧化物,最佳工艺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3.14%,白度由原来的8.1提高至54.4。在酸浸过程中随着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固液比等浸取条件的改变,钛石膏中的二水石膏脱水形成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采用硫酸酸浸法处理钛石膏,滤液经处理可获得Fe(OH)3,废液可循环利用,将为钛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硫磺、碳等还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副产物钛白石膏是处理钛白石膏堆放问题的方法之一。针对硫磺在回转窑分解钛白石膏制硫酸和氧化钙的过程存在时间长、硫磺用量大、硫化钙产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以钛白石膏为原料利用酸浸法去除铁杂质后,利用硫磺为还原剂将石膏在气固竖式反应器中煅烧生成硫化钙和二氧化硫,前者再与硫酸钙煅烧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得到的氧化钙可以中和废酸和废水,产生的二氧化硫用来制硫酸的方法。先利用反应热力学计算软件HSC分析确定实验方案,分别在流态化实验(800 ℃,保温40 min)和煅烧实验(1 100℃,保温1.5 h)后得到硫化钙转化率与氧化钙纯度均达到90%左右。再利用Aspen软件模拟了工艺流程,模拟出二氧化硫体积分数可达12.09%,满足制硫酸的需求。硫酸生产成本估算为263.9元/t,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环烷酸的分离提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民 《广东化工》2002,29(1):14-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烷酸的来源,分子结构和提纯方法。环烷酸的提纯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包括蒸馏法,吸附法等。化学方法包括酸洗法,皂化法,酰化法和酯化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