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性脂肪酸XF-1是一种新型的磷矿捕收剂.为了考察XF-1对磷矿的浮选效果,选取XF-1、磺化油酸钠及油酸钠为捕收剂对宜化磷矿进行浮选,动电位及单矿物吸咐对比分析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1.5kg/t,浮选温度为30℃时,XF-1、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将五氧化二磷品位为21%的粗磷矿分别提升到27%、23.6%、22.1%,磷回收率分别为85%、75.4%、74.8%;在低温15~25℃时,XF-1浮选获得磷矿品位和磷回收率明显高于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采用粗选与精选相结合的闭路浮选工艺,捕收剂XF-1选别出品位为30%、磷回收率为90%的磷精矿,且精矿氧化镁含量只有1.4%.XF-1所表现出的亲和力和吸附力优于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XF-1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油酸化油为原料,经磺化、皂化等单元反应合成了α-磺酸基油酸皂浮选捕收剂,用于四川某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该捕收剂实现了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有效分离,入选原矿P2O5品位23.80%,MgO质量分数6.54%;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33.88%,回收率85.37%,MgO含量1.50%.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北宜化殷家坪低品位难选硅镁质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MG-7反浮选脱镁—沉降脱泥—阳离子捕收剂T609反浮选脱硅工艺. 在脱硅之前预先脱泥,同时消泡剂TOP和捕收剂T-609搭配使用,解决了阳离子反浮选脱硅过程中泡沫过稳定的难题. 获得品位为33.04%,回收率为69.50%的浮选精矿. 将分离的矿泥并入精矿,混合后精矿品位为30.56%,回收率为78.68%. 相比于传统的正浮选工艺,此工艺不需加温有效地降低了选矿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一种磷矿低温浮选捕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一种自制的磷矿浮选捕收剂在低温(13~15℃)条件下的浮选效果,同时做了加温(28~30℃)条件下的对比试验.在低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40%,回收率达到81.36%;在加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55%,回收率达到82.37%,由此可知这种捕收剂受温度影响不大,能在不加温的条件下用于冬天生产.  相似文献   

5.
对棉油皂进行复配改性获得低温浮选捕收剂TMG-2,以水玻璃为硅酸盐矿物抑制剂和矿浆分散剂,碳酸钠为pH调节剂经正浮选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在矿浆温度10℃的条件下,获得了磷精矿品位30.38%,产率51.9%,回收率95.25%的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常温磷矿捕收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开发常温下的新型磷矿捕收剂,通过对普通脂肪酸进行改性,并进行浮选试验以及产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1#油捕收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15 ℃的开路试验中,得到精矿品位 P2O5 34.95%,回收率71.04%的良好效果,不加温对磷矿石的浮选效果与加温浮选效果相近.此试验表明增大脂肪酸的不饱和性,有利于其低温浮选中捕收性能的提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一种自制的磷矿浮选捕收剂在低温(13~15℃)条件下的浮选效果,同时做了加温(28-30℃)条件卡的对比试验.在低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40%,回收率达到81.36%;在加温条件下精矿的品位达到30.55%,回收率达到82.37%,由此可知这种捕收剂受温度影响不大,能在不加温的条件下用于冬天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癸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羟肟化反应,合成了直链羟肟酸类捕收剂癸酸羟肟酸钠,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显色反应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度检测. 以癸酸羟肟酸钠作捕收剂,对湖北黄石某低品位白钨矿(WO3 0.40%)进行了浮选应用研究. 在浮选工艺采用浮选脱硫铜、常温粗选脱硅和升温精选脱钙镁的浮选流程. 结果表明,获得的精矿品位51.29%WO3,回收率77.28%的选矿指标. 相对于传统捕收剂,品位相当,回收率提高了3%.  相似文献   

9.
增效作用对胶磷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酸类捕收剂W03的增效作用及其对胶磷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W03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能明显改善胶磷矿的浮选特性.当矿浆温度为25~40℃时,混合使用W03和SDBS,粗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比单独使用W03时分别提高1%和1%~4%.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柠檬酸对脂肪酸的改性效果,以柠檬酸和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反应生成柠檬酸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并用于四川某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试验,浮选试验在20 ℃下进行.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对脂肪酸进行改性,不同脂肪酸的改性效果不同.棉油脂肪酸表现出良好的捕收能力,但未表现出显著的改性效果.椰油脂肪酸、棕榈油脂肪酸和硬脂酸未表现出好的改性效果;纯油酸、低冻点棉籽油脂肪酸和米糠油脂肪酸的改性效果相似,产率和回收率均得到12%~15%的提高,改性效果较好;豆油脂肪酸经过柠檬酸改性后,精矿产率、回收率、选矿效率分别提高了25.96%、30.80%、4.84%,浮选指标得到较大提高,改性效果良好.柠檬酸对几种脂肪酸的改性效果为豆脂肪酸>纯油酸/低冻点棉籽油脂肪酸/米糠油脂肪酸>棉油脂肪酸>椰油脂肪酸>棕榈油脂肪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