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古典园林是集合展现中国古人热爱自然山水的思想感情与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优秀文化遗产。园林中的空间形态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蕴含了古人的造园智慧与师法自然的思维方式。为了探索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形态视觉语言在服装中的独特表达,为服装设计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论证,探讨并提出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形态视觉语言及其表现特征,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为之后学者做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古典园林中园必隔,水必曲,犹抱琵琶半遮面,其核心就是"隐"。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士人维系和传承并彰显自身政治思想和人格追求精神寄托的场所,也是隐逸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隐逸文化对私家园林的兴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私家园林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隐逸文化对私家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别墅做为一种新型的居住形式,其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与传统造园理论和观代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造景手法上与传统的造景方法有明显的差异。观代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决定了在现代庭园造景与传统的造园的不同,如何有选择的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造景手法,是当代景观设计者们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期,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与文化、艺术的交融使庄园经济成为该时期园林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对传统生产力的破除与武装组织的解体,将园林与人文结合,形成以景观与艺术交融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5.
把小宁  尹维丽  吕九芳 《家具》2023,(3):46-51+16
为更好地探索中式家具与其他生活器具中的生态性与互动性,选择兼顾生态性与自然互动性的园林为研究对象,从中得到富含生态性与互动性的家具设计启示。总结东方传统园林中人的生活方式、建筑特色、家具器具融景方式与陈设并做分类概述,得出不同的传统中式家具器具生态性。对西方传统园林进行接景手法分析与景观小品设计研究,总结得出景观小品的生态性方式要素。通过东西方古典园林及其中家具器具融景方式与设计方式的总结,提出生态性中式风格家具的设计要素。拓宽传统家具再设计的可能性,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同时,将生态性引入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园林     
《缤纷家居》2014,(4):199+197-198
正中国古代的艺术,把"含道应物,千想妙得,橙怀味象,应物会心"作为设计原则,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亦相契合。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因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它以  相似文献   

7.
孔祥伟 《缤纷家居》2014,(5):178-207
正序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中,有很多古老的事物是以当代的形式存在的,不以朝代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消亡,园林便是这样的一个事物,起源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前端,流行到现在。中国的园林,首先是一个生活的事情,造园的目的是为了游居生活的享受,其次,由于数量众多,而浸淫于文学著作和绘画作品,古典造园又成为一个纵贯中国历史的文化事件,中国古人之好园林,两千年未变。园林在好多时候,又是一个政治事件,清明的帝王,大多都反对造园,而奢靡和无道的帝王大多都痴迷造园,皇家园林往往是集国力而为,兴修园林而直接亡国,或间接亡国的例子贯穿历史的始终,艺术家皇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王倩 《广西轻工业》2007,23(8):111-111,98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造园史上并行不悖的两大体系,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斯物尚存,南北竞秀,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结晶。本文主要通过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放 《模型世界》2013,(3):82-87
在江南古城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留园中,有一座方形四角单檐卷棚歇山式的小亭子,这就是濠濮亭。"濠濮"二字取义自成语"濠濮间想",濠、濮指的是两条河。在《庄子》中,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楚王派人请他去做官云云。后被《世说新语》引用为"濠濮间想",表达了一种山林之想、自由之想,抒发人与自然亲和无间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化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对于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的将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进行应用,从而使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将古典园林的艺术精髓更好的发挥出来,形成我国城市园林独特的艺术性。文章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及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具有指导意义入手,对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虚空的境域     
正在黑白灰的色调里,空间气氛被渲染得古朴而宁静。不同材质和创作方式的艺术品以"中国古典意境"为基底在空间中表现出了某种融合的统一。当代摄影的观念嫁接了古典的扇面之形,而不锈钢的外体却承载了园林山石的精神。神形而兼备,气韵得贯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在这点上,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融合了我国自然景观风貌以及人文建筑,在两者的结合中达到了自然美和意向美的有机融合,因此,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能够使得居住区满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居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期望对体现我国现代居住景观设计韵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在现代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整合现代园林艺术和各种资源的精神财富。为此文章对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做了相关的介绍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深入探讨了现代园林中对园林建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毛衫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纹样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中的一大闪光点,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文中通过归纳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纹样的文化内涵,阐述其与针织毛衫设计的关系,并结合针织毛衫的设计方法,从古典园林花窗纹样的美学特点、造型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同时针对古典园林花窗元素在针织毛衫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索,进行解构二次重组装饰设计及应用,使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针织毛衫相融合,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针织毛衫新产品,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从一个特定地域来了解中国的古典园林,非苏州莫属。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代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的艺术风格受吴文化的影响,气候温润的江南环境,也造就了苏州的"吴侬软语",培育了细腻的群体性格。吴地文化与民众的生活密切,吴语、吴声、吴歌以清柔婉折为特点;吴地服饰讲求清丽柔和;民居具有小桥流水、倩巧偏雅的特点。舟如画舫,车如彩舆,轿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景观空间设计的风格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上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彰显了不同空间与时间的认知与组合,我国的古典园林是山水为骨,人化自然的意境风貌。在造园的风貌中呈现着不同的艺术与表达。本文即从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入手,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进行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园林来讲,它的围墙有两个种类。分别是用作园林附近和生活区域中的间隔围墙以及用来分割区域,协调景色的围墙。其在我国过去的园林中是非常容易遇到的。由于社会高速前进,此时群众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其表示着群众对于围墙的规定不断的发生改变,而相关的设计规定也更加的严苛。文章论述了围墙的相关设计内容,而且指出了具体的设计规划等。  相似文献   

19.
《作庭记 》写道:"无池无溪处立石,称枯山水"。枯山水又称假山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的信仰。日本园林静态之美,体现于典型的禅僧意识下兴起的日本园林独有的佗寂美。园林中置石、耙沙,极静之事物。却能通过此静感受出一沙一世界的宏伟意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结构的不断演进,人们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对舒适惬意的户外活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园林家具除了满足城市园林环境基本的功能之外,还是城市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和标志。本文根据园林家具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类别,针对园林家具的特性提出了具体设计时的构思技巧和设计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