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解江门市四堡水库水质状况,在该水库布置了13处采样点,于2018年6-12月进行了7次水样采集和检测工作,分析水质因子时空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BP神经网络法、主成分分析法及指数法等对四堡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利用Pearson方法研究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总磷、总氮和氨氮变化较为复杂,靠近水库中下游区域的水质较好,水库汇水区的水质较差;单因子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大体一致,水库水质总体在Ⅲ~Ⅳ类之间,主成分分析法表明水质主要受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影响,指数法表明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在水库汇水区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氨氮相关性较强,氮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控制氮素浓度能够有效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
长荡湖水质变化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杰 《人民长江》2009,40(9):20-22
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1997~2007年11 a间,湖水水质由Ⅲ类变为劣Ⅴ类,已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长荡湖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评价:长荡湖现状水质为劣Ⅴ类,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长荡湖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质改善和保护对策:提高上游来水水质,控制污染物入湖量;调整围网养殖布局和规模;进行湖泊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3.
契爷石水库开展了6年(2015—2020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而总氮和总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性;溶解氧随年份呈先减小后增大规律,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化学需氧量没有明显规律性,氨氮、总氮和总磷在整体上呈递减趋势;采用综合水质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均达到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要求的最低Ⅲ类标准;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水库水质指标的平均预测误差为9.8%,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该水库未来一段时间内水质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亚热带水源型水库——茜坑水库水质状况,基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水库pH值、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铁和锰等13个主要水质指标每月1次的监测数据,通过计算水质综合指数评价了水质状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优化水质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整体较好,p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受浮游植物繁殖影响,部分时段超标,总氮质量浓度偏高,总磷质量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部分时段较高,铁质量浓度的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表层监测难以全面体现分层对水质的影响,应增加垂向监测,全面掌握水库水质风险;利用由总磷、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硝酸盐氮组成的主要污染指标水质综合指数模型可有效进行水质评价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0~2017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蓝绿藻密度和入湖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太湖主要水质监测指标总体呈好转趋势,除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外,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均达到了国家Ⅲ类水标准;②各湖区比较发现,2012年以后,湖心的总磷浓度明显上升,其他指标平稳或有所下降;③藻类密度与pH值(r=0.685)和总磷(r=0.677)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而与氨氮(r=-0.536)和总氮(r=-0.548)呈显著负相关(P 0.05);④入湖氮污染物是太湖主要污染来源,太湖总氮、氨氮浓度随入湖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太湖蓝绿藻密度与pH值、氨氮、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较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氨氮和总氮呈负相关关系,与总磷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蓝绿藻密度的变化趋势较总磷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6.
爱伊河水环境容量与水体自净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伊河的补水水源主要为农田灌溉排水,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趋势。选取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代表性水质指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估算爱伊河水环境容量,同时分析计算爱伊河水体自净率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爱伊河对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容量空间较大,对氨氮、总磷有一定的容量空间,对总氮的容量空间最小,甚至超出爱伊河的负载能力;生物净化在爱伊河水体自净中起主要作用,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主要由水生植物和异养细菌降解,总氮主要由异养细菌降解,氨氮主要由浮游植物降解;水温、溶解氧、p H值是影响爱伊河水体自净能力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状年2020年及2008年以来阳澄湖水质及营养状态的各类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4项主要指标及富营养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低幅度范围为15.2% ~90.0%.超标因子主要为总氮和总磷,近年来总磷与总氮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总磷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研究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人工监测数据的差异,以南京大胜关水质自动监测站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温、pH、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浊度、电导率等9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实验研究。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地表水评价类别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的人工监测数值较自动监测数值偏小,氨氮则偏大。两种方法测得的总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的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水质类别基本一致。自动监测结果可为该断面水质评价提供定性参考,而定量判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标准方法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官厅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1-2011年官厅水库营养盐浓度监测资料,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采用内插法分析了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官厅水库营养盐浓度较高,水体水质为Ⅳ类(总磷、总氨不参评),微囊藻毒素LR浓度为29.27 ppt(未超过国标规定标准限值),富营养化参数平均赋分值(EI)为60.08,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另外,水质趋势结果分析表明,官厅水库水体2001-2010年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变化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以下简称潘大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进行单指标评价,同时对2012年度各断面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磷参加评价的情况下,潘大水库的水质符合地表水Ⅲ∽Ⅴ类标准;由于受入库河流及水库网箱养鱼、周边选矿的影响,潘大水库总磷、总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水体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目前总磷、总氮已成为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连续流动分析法,分别检测了石佛寺水库富营养化影响因子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氨氮的浓度,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判别石佛寺水质级别为Ⅴ类,并通过综合营养评价指数法,全面地计算出石佛寺水库营养程度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滇池水质状况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克雕 《人民长江》2012,43(12):37-41
滇池是国家进行重点环境治理的河湖之一。在对滇池8个监测点采样监测的基础上,评价了2010年滇池水质现状。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监测点主要污染项目作了水体污染程度评价。以2001~2010年监测资料为基础,选取影响滇池水质的主要指标: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5 d生化需氧量、总磷,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点水质均为劣Ⅴ类,其中氨氮、总磷污染严重,总氮、5 d生化需氧量指标趋于恶化,高锰酸盐指数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4年4月和8月19宗中小型水库水质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些水库丰水期水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宗水库中的溶解氧与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铁与锰、硫酸盐、氯化物相关性较强;挥发酚与氰化物有较强相关性.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溶解氧、BOD5、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氰化物和挥发酚,19宗水库以新坛水库水质最好,雷坡坑水库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陆浑水库2009—2015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库营养状态进行了分析,应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总磷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建立陆浑水库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库的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水体长期处于中营养状态,TN是制约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磷是陆浑水库的限制性营养盐;2009—2015年陆浑水库水质状况相对较为稳定,并有改善趋势,基本处于较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湖泊水质演变特征分析对湖泊水环境整治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后官湖2010~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从年份、月份、季度、水期等4个时间角度分析了后官湖水质浓度、水质类别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10~2018年后官湖总磷、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呈下降趋势;2015年以来,后官湖水质为Ⅳ类,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受农业种植、城镇生活污水影响最大;湖泊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有增加趋势;四季中,除春季水质达标外,其余季节均超标;多年月平均水质除4~6月达标外,其余月份均超标。后官湖湖边与湖心的水质差别较小,说明后官湖属于均匀混合型湖泊。月均降雨量、气温和水位等水文气象指标与水质浓度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降雨量、气温与总氮、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余指标浓度与水文气象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江河口区南支水域营养状况时空变化及其理化驱动因子,于2019年对该水域水温、溶解氧、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氮、可溶性活性磷酸盐、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富营养化指数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对该水域富营养化水平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初步确定影响该水域富营养化状况的主要理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水质因子时空分布季节变化显著;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与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调查水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水平;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分析结果是水域富营养化程度高,表现为磷限制,在夏季磷的限制程度进一步加剧;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明确影响调查水域富营养化状况的主要理化驱动因子是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21年白马湖水质监测数据,本文采用距平系数法分析研究了白马湖各生态功能分区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是白马湖水质状况最重要的控制因子,其中白马湖核心区、开发控制利用区总氮和总磷距平系数多为负数,白马湖缓冲区总氮、总磷、富营养化指数距平系数均为正数。白马湖缓冲区多年水质状况较差,2018年以后有好转趋势。现阶段,各生态功能分区总磷、总氮水质类别仍处于Ⅳ类,控氮、控磷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六合区5大水库的常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 采用水质类别评价、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富营养化评价等3种方法对5大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并对其水质现状及富营养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六合区主要供水水库中大河桥水库和河王坝水库水质相对较差,其余水库水质较好;各水库基本均处于中营养水平,且变化趋势平稳;有机污染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小,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质为总氮和总磷。最 后提出防治水污染及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漓江上游灵渠丰枯水期水量和水质的变化,选取灵渠水文站1960~2019年径流和2004~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与总磷水质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水量水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丰、枯水期的年际变化方面,灵渠高锰酸盐指数浓度都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氨氮浓度都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总磷浓度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年际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变化比氨氮、总磷剧烈。(2)枯水期径流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浓度和污染物通量的相关性,大于丰水期径流与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通量的相关性。(3)径流量增大对高锰酸盐指数的稀释作用起主导作用,然而,径流量增大引起的氨氮和总磷污染物入河的增加量,大于径流量对河流氮磷污染物的稀释量(能力)。(4)丰、枯水期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随着径流的增加而减小,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以点源为主;丰、枯水期氨氮、总磷浓度随着径流的增加而增加,氮磷污染以面源为主。  相似文献   

20.
2008~2014年滇池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部,是该市重要的水源地,支持着昆明市现代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分析其水质的时空变化十分重要。利用2008~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滇池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指数和浮游植物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滇池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尺度上整体呈减小的趋势,不同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富营养化指数年尺度上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年内变化差异较大,6~8月富营养化指数较高,其他月份富营养化指数较低;浮游植物丰度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年内变化表现为6~8月浮游植物丰度较大,其他月份丰度较小。滇池的草海及邻近区域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指数和浮游植物丰度大于外海部分。得益于滇池治理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滇池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