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用于晶体硅太阳能单体电池的性能测试和自动分选,位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上料台、定位机构、传送装置、测试座、分选机构、太阳模拟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介绍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开发的国内首台全自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重点介绍了该设备太阳模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即采用进口的高速高精度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通过以太网通信的方式实现了PLC和太阳模拟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专用设备,可用于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以及电性能参数测量。所有的测量结果可以自动分类,自动保存。该设备在测试系统设计、分选结构设计、步进电机精密驱动、高速数据交换和电气控制等技术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该设备具有全自动化,操作简便,测试精确,运行稳定,碎片率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性能完...  相似文献   

3.
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按照外观标准要求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检验分类,人员分选效率低且容易产生误判。为了提高分选效率和降低误判。通过采用Vitronic太阳能电池片外观分选设备,将此设备整合在产线设备中。使用该设备测试对太阳能电池片外观进行检测。以达到对太阳能电池片的颜色、几何尺寸、边缘、表面缺陷和印刷质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N/A 《光机电信息》2009,26(3):55-55
KLA—Tencor Corp.(Milpitas,Calif.)日前宣布推出太阳能电池检测系统——PVI-6.对光伏硅片和电池进行在线双面光学检测。检测工艺贯穿于整个太阳能电池量产过程,从空白硅片到氮化硅(SiN)涂布、金属镀膜和最终的分类测试,而该设备则用于其中一部分检测。KLA—Tencor表示,PVI-6软件提升了整体太阳能电池量产工艺的成品率,并支持更精确的产品分选。  相似文献   

5.
制绒工艺作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电池厂商在要求保证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希望能扩大单台设备的产能。介绍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制绒设备及该系统中关键部件制绒槽和移载机械手。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效果良好,通过对工艺的研究该系统能满足100 MW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分选机用于太阳能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片的电性能测量与分选,通过模拟太阳光谱光源对电池片的相关电参数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的结果将电池片进行分档。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测试部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测试机构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测量及分选的结果,基于此介绍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分选机测试机构的设计与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技术现状,并结合晶体硅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创新工艺及设备、高产能及高效自动化、监控与决策智能化是未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三大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智慧生产线,简要介绍了其结构组成,特点及实现。1  相似文献   

8.
加速器的束流诊断需要用到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该文基于以太网建立了远程操作与监控系统,利用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和高精度交流伺服控制组件构建的全数字化运动控制系统使用,并采用Embedded Visual C++编程设计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控制软件。经过测试,该设计方案运行良好,符合设计要求,经测试表明是一个较理想的运动控制应用系统,交流伺服电机系统可以实现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PAC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辐射性的恶劣工业环境。基于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和交流伺服电机组件可构成简洁高效的位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包含制造执行系统、通讯控制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等部分的光伏电池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系统,有效提升整线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智能化光伏电池整线装备集成交钥匙工程的能力,有助于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集成电路应用》2008,(11):I0005-I0005
近日,北京中联科利公司推出一套新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绒面制备系统,帮助国内客户解决在大规模生产中单/多晶太阳能电池片并线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多线切割工艺中,镀铜金属线对硅单晶切割片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成为多线切割工艺需要控制的重要辅料。断线问题一直是困扰多线切割工艺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材料、设备、工艺以及人员等多个视角对断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薄膜电容含浸固化联动线是薄膜电容器生产中的后道设备,主要完成电容的真空含浸和粉末包装。主要介绍了第二代联动线在运料方式上的改进,提高了整线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微组装设备技术是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制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进口整线设备组建的微组装工艺线存在整线集成缺乏顶层设计、设备匹配性不好、数据界面不统一、工艺基准及工装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引出了微组装设备技术自主发展存在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问题,阐明了标准化工作对于微组装设备研制及推动微组装设备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微组装设备技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回流焊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AT89C51作为主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温,由模糊PID控制模式实现设备的温度控制,并由触摸屏实现设备状态的显示和操作。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阳能产业飞速发展,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也日益扩大,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相关设备也在不断地开发制造中,太阳能玻璃清洗机就是其中的一个。结合了国内外的多款玻璃清洗设备的优点,在很好的清洗玻璃的同时也真正地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半导体设备温度变化对其光学系统的影响,以某半导体设备光学系统为例阐述并指出了此影响对生产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主要简介了晶圆超薄化芯片减薄工艺的发展动态,讨论了现有设备基础上实现晶圆超薄化的局限性,提出了晶圆超薄化的工艺过程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微组装技术的基础是SMT,实现了IC器件封装和板级电路组装这两个电路组装阶层之间技术上的融合,其发展方向是器件封装、组装与SMT自动化设备的紧密结合。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基础是集成电路IC封装技术,发展方向是三维立体封装技术和微机电封装技术。重点论述了三维(3D)立体封装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介绍IC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虚拟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19.
对硅片退火设备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介绍了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达到的技术指标。研究了硅片在真空炉中的退火工艺。该设备的研究提升了硅片退火处理的稳定性及工艺性,达到了工艺要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液晶显示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光刻胶涂布工艺、原理进行分析,对光刻胶涂布设备参数进行调整等,为生产LCD提高合格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