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末级渠系防渗率低、计量设施不配套是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建设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而末级供水管理主体不明确又导致末级渠系建设和维护费用筹措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1)明确末级渠系改造的主要内容;(2)确立末级渠系改造投融资机制,推进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3)全面推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解决末级渠系维护费和管理费。  相似文献   

2.
张景新 《吉林水利》2012,(12):61-63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灌区骨干工程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末级渠系因缺乏投入,年久失修,配套率低,使水利工程的作用难以得到更大的发挥。水利部曾提出进行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引入用水户协会做为主体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灌区末级渠系水价改革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水价现状,末级渠系水价改革的背景和末级渠系水价的形成做了阐述,并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工程供水价格测算、末级渠系供水价格测算、终端水价计算、农民承受能力测算等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节水潜力巨大。农业水价核算是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的重要内容,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是农业终端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王生全 《中国水利》2006,(20):49-51
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是灌区水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价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解决末级渠系水费计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灌区水费管理、加快水费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兴电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实行终端水价的探索,收到了减员、增收、节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疆沙雅县农业灌溉终端水价核算和农民水费承受力的分析,阐明了农业水价改革必须在农民用水协会规范化建设和末级渠系改造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终端水价必须分步到位;并指出做好各环节的工作,才能使农业水价改革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供水价格,测算出北海市洪潮江水库灌区农业供水终端水价,为合理制定灌区供水成本水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为依据,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分析了里石门水库灌区实际供水成本,测算灌区农业供水支渠末端成本为0.16元/m3,末级渠系灌溉供水成本为0.04元/m3,灌溉终端水价为0.20元/m3。提出了实行灌溉终端水价制度的建议:积极推进末级渠系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完善农业水费补贴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省物价局、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泾惠渠灌区以水价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水价管理,完善水价执行监督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水价公示、终端水价、开票到户”三项水价管理基本制度,突出行业纠风工作,整顿收费秩序,稳步推进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改革,提高供水收费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灌区群众用水的不合理负担,身体力行地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文件精神,为确保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2004年被省物价局和省水利厅授予“价格管理甲类单位”、“价格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是灌区水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管理,对于加强灌区水费管理、加快水费改革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兴电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调查研究,分析了末级渠系水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灌区在明晰产权、清产核资、控制人员、约束成本以及清理、取消农业用水中不合理收费和搭车收费的基础上,按照补偿末级渠系运行管理费和维护费的原则,核定末级渠系水价。同时根据产年量,产值分析农民的承受水价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位山灌区农业供水经历了不收费、按亩收费和计量收费三个阶段。在水价改革中,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供水价格不断提高,达到了优化配置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效果。同时,水价改革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了资金支持,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了灌区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五华县农村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多功能的水利体系,但存在农田水利工程欠账大、建设任务重,资金整体效益不明显,无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度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量薄弱及缺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费等问题,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农村水利的管理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和合理的水价改革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灌区管理中用水效率低、工程建管不完善、农业水价总体偏低等问题,利用“以电折水、以时折水”等方法,获取灌区重要节点水量,并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形成具有实时显示、查询、管理等功能的智慧灌区平台(GMS),进而提升灌区科学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以颍上县人民河灌区为例,对智慧灌区平台(GMS)的农业水价改革专题模块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模块设计包括专题水价管理、灌溉定额、用水单位管理、用水量统计、水费征收管理等功能,分析了 GMS 在颍上县人民河灌区的应用成效,智慧灌区平台(GMS)的应用提升了灌区用水计量精准率和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兴  肖雪  史尚  罗文兵 《人民长江》2020,51(3):103-106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促进农业节水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重要措施。江西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江西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区域实际情况,介绍了初始水权确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设施配套建设、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等改革内容和实践情况。总结了独特经验,分析了计价收费、水权交易、资金落实、职责分工调整等方面的困难,并提出了建议。相关经验可为省内其他城市和长江流域周边省市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计量收费,核算到户,核心是终端水价的测算。以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对不同地形不同供水方式的终端水价进行了测算。经测算,示范区山区提水灌溉终端水价为0.147元/m3,山区自流灌溉终端水价为0.065元/m3,丘陵区提水灌溉终端水价为0.081元/m3。通过农民水费承受力计算和农民水费交费意愿调查分析,终端水价在农民承受范围内。相关成果为其他地区水价综合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偏低,成本核算不合理,城市供水成本和价格管理在亏损、补贴、投资以及价格制定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梳理我国城市供水成本与价格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及其成因,揭示城市供水成本核算与供水价格改革的诉求和焦点,总结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可借鉴的经验。界定城市供水管理中政企用三者职责,提出供水成本的财政与价格分担机制以及财政分担方式,并提出应尽快全面推广成本定期监审与信息公开制度。针对我国供水价格改革,提出了实行水资源费与污水处理费调整联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调价机制以及核定供水企业合理收益等改革方向;针对供水价格调整机制,提出了规定合理调价周期、确定合理调价幅度、科学界定阶梯水价以及"谁受益、谁付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桓  杨玉龙 《江西水利科技》2021,47(6):459-462,46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赣抚平原灌区坚持以水利工程良性长效运行管护为核心,以水价形成机制为依据,以精准计量体系建设和农业高效节水为基础,推行灌区农业、非农业用水水量分配和转移,探索形成独具大型灌区特色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逐步参加和主导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养,并对传统运行维养模式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供销合作组织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养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分析,提出了鼓励扶持的意见和建议,为创新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养模式,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