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搭建了实验台,以CO_2气体为工质,对3种不同尺寸的喷射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作流体、引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作流体压力为8~10MPa时,随着工作流体压力的增大,喷射器喷射系数先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缓,压力为9.6MPa时,喷射系数达到最大值;当引射流体压力为2.4~2.9 MPa时,随着引射流体压力的增大,喷射系数先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缓,压力为2.8MPa时,喷射系数达到最大值;喷射系数随着工作流体和引射流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喷射器的特性曲线方程,根据喷射器结构尺寸的计算方法编程,计算出初始条件下喷射器的具体尺寸,并根据计算结果建立喷射器模型,依次改变工作流体、引射流体和出口压力,运用Fluent模拟实际运行过程中工况改变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适用于CO2热泵热水器的喷射器。分析了喷射器内部CO2流体压力、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基于等压混合理论的喷射器模型,并对带喷射器的CO2热泵热水器系统进行热力学计算和火用损失分析。对带喷射器的热泵系统和带热力膨胀阀的传统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比较。考查了喷射系数、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制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空气喷射器在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发生事故时用于主控制室的应急通风。建立试验系统对空气喷射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系统建立了模型,分析了空气喷射器的性能。认为压缩空气入口流量是影响空气喷射器喷射系数和出口空气压力的重要参数;喷嘴与混合腔的距离、喷嘴直径及混合腔截面与喷嘴出口面积之比是影响喷射系数和出口空气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应用于小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微小型喷射器实验中,根据已有理论和实际知识,决定选取结构参数,即等截面混合段长度、混合段进口到喷嘴出口距离,及引射流体压力作为试验因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实验提高实验效率,以较少试验次数获得足够全面的实验结果。文中还探讨了评价试验对象性能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应用于小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微小型喷射器实验中,根据已有理论和实际知识,决定选取结构参数,即等截面混合段长度、混合段进口到喷嘴出口距离,及引射流体压力作为试验因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实验提高实验效率,以较少试验次数获得足够全面的实验结果.文中还探讨了评价试验对象性能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应用于太阳能蒸汽喷射制冷系统中的小型蒸汽喷射器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分析了引流压力、喉嘴距和混合室长度对喷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流压力越高喷射系数越大;在同引流压力下存在一最优的喉嘴距和混合室长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两种蒸汽喷射器的设计计算,阐述了求最大喷射系数及采用冲击波法确定混合室喉部断面的计算,重点介绍了对单体喷射器的试验,获得了不同型式的喷射器及喷嘴(相对尺寸不同,喷嘴出口到混合室入口距离不同,喉部长度不同以及喷射器的加工精度和喷射器的背压不尽相同)对喷射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太阳能喷射式系统进行实验分析,为太阳能在家用住宅热泵给水系统的引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太阳能喷射式系统中,喷射器作为喷射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对系统内工质进行增压处理。因此,基于广大学者的现有研究,对太阳能喷射式系统原理、喷射器内部结构参数进行了阐述。并基于现有实验装备进行实验,分析了喷射器喷射系数ER、系统COP随发生温度、蒸发温度的变化,以验证喷射式系统的能效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喷射器喷射系数ER、系统COP均随发生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0℃发生温度时达到最大值;此外,喷射器喷射系数ER、系统COP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别仿真计算安装4种不同喷嘴的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的高压、高速湍射流流场,获得加装各种喷嘴时射流的速度、温度、压力、密度等流场参数,在此基础上首次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喷嘴流量系数,研究了不同喷嘴在可压缩条件下的流量特性.结果表明,喷嘴射流流场在出口下游很近的位置产生了激波,随着管道内压力不断减小,激波逐渐减弱;随着入口压力增大,喷嘴出口单位面积上流量不断增大;喷嘴流量系数不随压力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搭建实验平台,将喷射水凝胶达到常规作战喷射距 离(15、17 m)时的车载泵压、水枪进口压力、水带流量与喷射水时 的对比,检验高分子水凝胶灭火剂与水的区别,以及是否会对实际 作战产生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测量水带压差,并计算出相应的阻抗 系数值,比较两者阻抗系数值,分析其原因。实验结果得出了在相 同条件下,喷射水凝胶所需泵压与喷射水时的泵压的关系,以及喷 射两种不同灭火剂时的充实水柱的不同,对比了在相同条件下,相 同口径、材质的水带运输水凝胶时的阻抗系数值与运输水时的阻 抗系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有效应力定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设计多个回路,各个回路的孔隙流体压力不同,每一回路在孔隙流体压力不变,增加和降低围压方式下进行。试验过程中采用稳态法测定不同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下的岩芯渗透率,并用响应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应力系数a 随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围压很大时,试验研究得到的有效应力系数很小,这与过去试验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最后用有效应力系数a = 1.0和本次试验获取的有效应力系数对低渗砂岩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用有效应力系数a = 1.0评价的结果是储层存在强应力敏感,而用本次试验获取的有效应力系数的评价结果是储层表现为弱应力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阐明蒸汽喷射压缩器节能特性,并对衡量蒸汽喷射器节能性能的喷射系数作了理论推导,然后从引射减压、合理用能、回收工质促使废热资源化、简化系统结构、节约厂用电方面给出节能改造实例。由于节能环保,符合国家减排政策,因而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FLUENT软件,选择大涡模型(LES)对喷射器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喷射器射流中拟序结构非定常演化的前期过程,成功地捕获到了射流中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触发与初级涡环的卷起及其配对合并现象。随后从流场的数值结果中提取出脉动压力作为声源,以声学中的FW-H方程数值求解射流远场的噪声。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喷射器射流总体声压级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但对高频声的模拟结果尚不够很理想。  相似文献   

15.
流体振荡器是一种能在入口提供定常流动,出口产生非定常流动的流体器件。本文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一种流体振荡器内部流场特性,并研究其附壁和切换机理,提出流体振荡器切换的快慢与其控制端的激励有关。随着激励压力的增加,射流切换越快;激励周期越小,出口射流切换频率越大。对流体振荡器的研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三相射流及其灭火机理。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对喷射器具进行研究,对三相射流枪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体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相射流枪喷射形态优于原三相射流枪,协同喷射的灭火介质裹挟紧密,喷射距离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流量的水射流已广泛用于消防领域。试验证明,对于一个喷咀有一个最合适的喷射压力,超过该压力,虽然流量有所增加,但射流中相当一部分水以雾化的形式沿着喷射方向散落,从而降低了喷射效率。所以设计合理结构的喷咀,可以提高消防喷射器的喷射效率。 本文要介绍各种不同流道剖面的喷咀及所得到的射流特性。 图1中1~10号喷咀是列举试验喷咀的剖面形状。内壁涂有含金属的环氧树脂,表面光洁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水射流-机械齿联合破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法,结合实际工况条件,建立了高压水射流–机械齿联合破岩的数值模型。研究了高压水射流破碎岩石过程,并提出了2个临界压力的概念。计算结果表明,联合破岩的破碎效率约为高压水射流和机械齿分别破岩之和的2倍,射流和齿的间距在13mm左右最佳。当射流压力足够高时增大转速有利于提高破岩效果;当钻压增加到一定值后,其对破岩效率影响不大;破岩效率与静水压力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对有限空间环形射流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形射流能诱导卷吸大量周围气流向有限空间流动,有限空间中的流线几乎呈规则分布的直线。此外,对不同环缝出口速度下的有限空间环形射流的流场特性,中心轴线速度分布和引射系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射流流场可以分为非交汇区和交汇区,在x=0.35 m处中心轴线速度最小为0.08 m/s,且在该点开始交汇逐渐转变成单股射流,汇聚点位置不受环缝出口速度影响。随着环缝出口速度的增加,引射系数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减小,当环缝出口速度为16.4 m/s时,引射系数达到最大值5.19。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DN2000大尺寸四连杆密闭蝶阀流动阻力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阀门流阻测试系统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速下的流体流动过程,分析了流场特征及阀门流阻特性。结果表明:阀门连杆机构、阀板等对流场扰动显著,是造成阀门局部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过流式肋板对流场影响较小;阀门局部阻力随流速增加而增加,阀门流阻系数随流速增加而减小,当雷诺数较大时(Re>1.52×106)流阻系数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