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浊度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r/min,混合时间为0.5min,反应转速为50r/min,反应时间为25min,对应的混合G值为28.9s-1、GT值为867,反应G值为7.3s-1、GT值为10950时,混凝沉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鹤壁十矿高悬浮物矿井水为例,通过烧杯实验确定最优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PAC),最佳投药量为60mg/l。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28.9s-1,GT值为1734.0;反应G值为7.7s-1,GT值为8664.0。混凝剂的投加量对最优GT值有影响,随着投药量的增大,最优GT值减小,而沉淀时间对最优GT值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煤矿矿井水混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煤种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试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与最佳pH值范围,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适用范围最广,最佳pH值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①褐煤矿井水混合G值256.5 s-1,GT值15390,反应G值22.9 s-1,GT值36000;②焦煤矿井水混合G值256.5s-1,GT值15390,反应G值38.0 s-1,Gr值49590;③无烟煤的混合G值256.5s-1,GT值46170,反应G值22.9s-1,GT值66780.由于不同煤种的表面特性不同,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和反应GT值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铅锌矿废水净化处理及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学中  周廷熙  王进  贺昶友 《矿冶》2010,19(1):88-90
采用明矾作为混凝剂,PAM作为助凝剂对铅锌矿山选矿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结果表明,pH为9~10,明矾的用量为20~30mg/L,PAM用量为0.5mg/L时,混合废水的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混凝沉淀后废水经活性炭吸附后用于选矿,废水回用对产品质量和回收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颜秀灵  套格图 《铀矿冶》2016,(2):124-131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六水合硫酸亚铁(FS)和聚丙烯酰胺(PAM)等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CODcr、SS、Cu2+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以Microsoft Excel 2013程序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铜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PFC的混凝效果最佳,而FS的混凝效果最差;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废水调整pH值至7.50,每L废水投加PFC 300mg、PAM 14mg,其CODcr、SS和Cu2+去除率均达94%以上;废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含量较高问题,采用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吸附有机物、氨氮以强化混凝效果。通过不同混凝剂、助凝剂以及不同改性膨润土的对比实验研究,确定吸附混凝最佳联用方式。结果表明:PAC混凝效果优于PFS,壳聚糖助凝效果优于PAM,加活性炭450℃焙烧2 h为膨润土的最佳改性条件。加活性炭450℃焙烧改性膨润土吸附反应30 min后再加PAC混凝剂、壳聚糖助凝剂的吸附-混凝联用,是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及浊度的最佳处理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CODMn值降低率为65.4%,氨氮、浊度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56.7%、97.4%,可取得良好处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哈密万乐公司低阶煤热解废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采用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分别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脱色剂作为絮凝剂,研究其最优投加量及pH值。试验结果表明PAC的最优投加量为140 mg/L,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29. 1%和60%。该废水pH值控制在8左右时混凝反应达到最佳效果。在原水pH值及最佳混凝剂投加量条件下得到2 mg/L CPAM和4 mg/L脱色剂的最优投加量,以上两种絮凝剂在最优投加量下对COD去除率分别为35. 7%和42. 1%,脱色率分别为67. 1%和77. 2%。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对嵊州、石家庄、长白、腾冲产地硅藻土进行表征,通过混凝搅拌试验,比较了不同产地硅藻土对煤矿生活污水氧化沟出水中TP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搅拌条件。结果表明,4种产地中,腾冲产硅藻土对TP去除效果最好。试验确定最优搅拌条件:混合G值102.5 s~(-1),GT值12 300;反应G值29.9 s~(-1),GT值35 880。在最优搅拌条件下,投加40 mg/L腾冲产硅藻土,出水上清液TP为0.37 mg/L,去除率为67.8%。  相似文献   

9.
某铅锌矿因受尾矿输送设备能力的限制,需对选矿尾矿进行浓浆输送。生产上添加聚丙烯酰胺(PAM)或石灰可解决浓缩问题,但PAM使尾矿浆在尾矿库内难以形成千滩而对尾矿坝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石灰则使尾矿库外排水pH值严重超标。为此,通过沉降试验对PAM、石灰、聚合硫酸铁(PFS)、明矾、聚合氯化铝(PAC)等沉降剂进行了比较,发现PFS与石灰组合可获得较好的尾矿沉降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动态浓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沉降剂PFS+石灰,可获得底流浓度40%以上、溢流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低于200mg/L的沉降指标,并可解决尾矿库外排水pH值超标的问题。因此,以PFS+石灰作为混合沉降剂是解决该矿尾矿浓缩问题的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田岭白钨矿选矿废水中可溶性SiO2浓度和pH值较高的情况, 采用常规混凝沉降方法, 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反应时间、废水pH值及混凝剂用量等因素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优化了废水混凝处理工艺。混凝处理水回用于浮选试验表明, 处理水完全可以回用于白钨矿浮选。  相似文献   

11.
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在神东地区应用取得显著成果,宁东地区已开始论证其可行性,但宁东地区矿井水多为高浊度高矿化度矿井水,需要对水库入水进行预处理。本文采用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与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壳聚糖混合得到处理高浊度高矿化度矿井水的絮凝剂,试验对比了粉煤灰基复合絮凝剂和未加粉煤灰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并探究了粉煤灰基絮凝剂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和试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① 5个处理组中对矿井水的处理效果依次是:PAM+PAC+壳聚糖+粉煤灰>PAM+PAC+壳聚糖>PAM+PAC>PAM>PAC;② 粉煤灰基复合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为温度25℃、pH值7、搅拌强度220 r/min、搅拌时间20 min;③ 在最佳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矿化度、悬浮物、钙离子、总硬度和硫酸根的去除率分别为1216%、9804%、8057%、7786%和9544%;④ 粉煤灰基复合絮凝剂作为地下水库处理高浊度高矿化度矿井水预处理絮凝剂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地下水库进水的絮凝等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凝法处理广西河池某锡矿废水,探讨了该废水处理的最佳混凝剂和最佳的混凝条件。结果表明,FeCl3·6H2O(FC)是最佳混凝剂,在pH=8.0时,每300mL的废水中投加0.40mL质量分数为5%的FeCl3·6H2O后,再投加0.20mL质量分数为0.1%聚丙烯酰胺(PAM)是处理该废水的最佳用量,废水经处理后浊度从2700NTU降到2.0NTU以下。  相似文献   

13.
钨矿选矿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玻璃和油酸,造成废水中残留大量水玻璃,使废水呈现黏稠的胶状,悬浮物难以沉降。目前国内外关于选矿废水处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选矿废水中有机选矿药剂的降解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而对难沉降胶体的去除主要以传统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为主。本研究对不同的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筛选组合并优化实验参数,使处理后选矿废水达到选矿用水水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实际选矿废水水质调研配制的模拟选矿废水pH值为1226,浊度为1 390 NTU,悬浮物(SS)为2 780 mg/L,Zeta电位为-59.9 mV;优化絮凝剂氯化钙(CaCl2)的投加量为500 mg/L,助凝剂1 500万分子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为30 mg/L,450 r/min快速搅拌反应5 min,160 r/min慢速搅拌2 min后静置沉淀20 min,则上清液浊度为7.11 NTU,浊度去除率高达99.48%。  相似文献   

14.
铝土矿选洗矿泥具有颗粒细小、带负电、呈流态状、pH呈弱碱性等特点,难以自然沉降。为改善矿泥的混凝沉降效果,以平果铝业三期矿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矿泥的混凝沉降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C或PFC使矿泥体系p H降低、电导率升高、矿泥颗粒Zeta电位增大、粒径变小,沉降效果较差,PAC或PFC不适合作为该铝土矿矿泥的混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主要利用极性基团—CONH2与矿泥中的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发生氢键作用,矿泥混凝沉降效果明显,适宜投加量为40~60 g/t,最佳投加量为60 g/t;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主要利用大分子链缠绕包裹作用,矿泥混凝沉降效果较明显,适宜投加量为50~70 g/t,最佳投加量为70 g/t;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主要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对矿泥颗粒进行吸附,矿泥混凝沉降效果一般,适宜投加量为60~80 g/t,最佳投加量为80 g/t。  相似文献   

15.
以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用水为例,采集一段浓缩池溢流为洗水样本进行试验,经比对水样净化效果来进一步掌握洗水净化工艺中所需药剂的添加方法,进而确定无机混凝剂PAC与有机絮凝剂PAM投加顺序及投加药剂量.通过本次实验研究,为该厂煤泥颗粒水系统的处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也为洗水净化、洗水闭路循环奠定了基础.试验结论应用实践后,节约了药剂投放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铅锌矿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明矾3种混凝剂对铅锌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效果较佳,当用量(以铝计)为40 mg/L,Pb2+去除率可达87.14%,而废水中具有还原性的有机浮选药剂的去除率只有20.25%,在混凝沉降的基础上采用活性炭吸附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浮选药剂,当活性炭用量为100 mg/L时,Pb2+去除率为93.24%,浮选药剂的去除率可达56.32%。将处理过的废水进行铅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混凝沉降—吸附工艺处理后的浮选指标与清水相当,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浮选生产。  相似文献   

17.
某钨钼选矿厂的选矿废水中含有超微细矿物颗粒和残留的选矿药剂,产生的浊度、悬浮物均较高,影响其直接回用,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该厂的选矿废水水质进行了调研,摸清水质特征,继而进行了混凝沉降药剂探索试验,发现复配的BK-A混凝剂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随后又进行了现场混凝沉降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K-A混凝药剂最佳反应条件为:沉降pH值9~10,BK-A药剂投加量20~25mL/L,PAM投加量6mL/L,处理后的尾矿库选矿废水浊度和悬浮物指标基本能达到清水水质指标,尾矿库废水中硅酸根离子能稳定降至1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