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一系列固载席夫碱钻配合物的Y型分子筛催化剂(Co-X2—salicyhexen-Y).其中,X2代表H、OCH2、Cl、Br、NO2基团,Salicyhexen代表双取代水杨醛缩环己二胺类席夫碱。采用X射线衍射、FTIR、UV-vis和热分忻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钻配合物以原来的结构固载于分子筛超笼中,对分子筛的框架结构没有影响。研究了以分子氧作氧化剂,上述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席夫碱钻配合物取代基对封装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席夫碱芳环上的H被吸电子基团取代后,降低了Y分子筛超笼中封装的钴配合物的量.但能改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以MWW型晶体结构为主的杂原子分子筛的新型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采用多种制备方法合成了以钛硅分子筛为主的MWW型结构杂原子分子筛,并研究了其以H2O2为氧化剂的多种有机物的液相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发了新一代钛硅分子筛--Ti-MWW的晶化助剂水热合成法、干溶胶固相晶化法、氟化物法、结构可逆转变后处理合成法以及双模板剂结构导向直接合成法.Ti-MWW催化剂在烯烃的环氧化和酮类的氨氧化反应上,显示出比TS-1和Ti-Beta等常规的钛硅分子筛更优越的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通过层剥离处理以及分子水平上的层间扩孔技术,可以将Ti-MWW转变为适合于大分子催化氧化的催化材料.Sn-MWW和Ga-MWW催化剂在环状酮类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显示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选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筛Y、Beta、ZSM-5、MOR和MCM-22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Co分子筛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以O2为氧化剂,考察了所制催化剂在液相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载体的性质对所制备的负载Co催化剂在液相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备的5种负载Co分子筛催化剂中,Co/Y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环己醇和环己酮混合物(KA油)的选择性最高。在130℃、1.2MPa O2分压下反应3h,Co/Y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5.9%,KA油的选择性为79.0%。Co/Y催化剂在所考察的反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苯为原料、氨水为胺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TS-1分子筛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苯直接制硝基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对苯直接硝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2 h,应温度343 K,n(氨水):n(催化剂):n(双氧水):n(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苯)=2...  相似文献   

5.
以钛硅分子筛(TS-1)经重排扩孔的空心钛硅分子筛(HTS)为催化剂、乙酸[36%(w),下同]为溶剂,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甲苯与双氧水氧化反应制甲基苯酚(甲酚)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对该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期反应主要发生在分子筛的外表面;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筛孔道中反应增加;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甲苯转化率达15.1%,甲酚选择性超过95.0%,产物对邻比约为1.28。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空气为氧化剂,以负载型氧化铜为催化剂,研究了正己醇气固相催化氧化合成正己醛的过程.对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进行了筛选,考察了反应温度、液空时速、催化剂稳定期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CuO-MgO/Al2O3可用于催化氧化正己醇过程,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与载体的比例为m(CuO):m...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非加氢深度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和氧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对硫化物的选择性较差,且很难达到深度脱硫目的;而萃取脱硫的溶剂选择较难,且萃取的硫化物类型较少以及溶剂回收较难,使得萃取脱硫技术难以实现工业化。氧化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操作费用低,脱硫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燃料油的氧化脱硫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以及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但氧化剂的类型和催化剂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烷烃的液相氧化进展,包括利用有机过氧化物、臭氧、过氧化氢、氧气和空气为氧化剂,利用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模拟酶催化剂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SPG是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PP)生产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丙烯液相本体淤浆聚合与卧式气相聚合相组合的生产方法,以高效载体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硅烷为给电子体,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丙烯为聚合单体,先后通过丙烯淤浆聚合和气相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SPG聚丙烯工艺技术包括催化剂配置及输送、预聚合、淤浆聚合、气相聚合、气/固分离、聚丙烯粉料干燥和丙烯气回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氧化脱硫生产低硫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柴油氧化脱硫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以双氧水、有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的氧化脱硫技术,生物氧化脱硫技术,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分析了各种氧化脱硫技术的优缺点,认为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氧化脱硫技术脱硫率和柴油收率都较高,但存在氧化剂成本高、氧化态硫化物出路等缺点;而催化氧化脱硫技术采用廉价的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柴油收率达93%以上,柴油质量指标能满足欧洲Ⅱ类标准,即硫含量小于300 μg/g,因此,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磷钨酸/半焦(HPW/Sc)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Span60为乳化剂,对以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为模型含硫化合物的模拟油进行氧化脱硫研究,考察磷钨酸负载量、氧化温度、氧化反应时间和模拟油中烯烃、芳烃和含氮化合物对含硫化合物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磷钨酸负载量(w)为30%;在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0 ℃、HPW/Sc2用量(w)为1.0%、Span60用量(w)为0.36%、n(H2O2)/ n(S)=3的条件下,DBT脱除率可达到99%,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T?4,6-DMDBT>BT;模拟油中的苯可促进DBT脱出,而喹啉和环己烯则抑制DBT的脱除。  相似文献   

12.
WO_3/SBA-1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介孔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两种不同钨源(H_2WO_4和H_2C_2O_4、H_2WO_4和H_2O_2)通过浸渍法制备了WO_3/SBA-15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介孔SBA-15分子筛和WO_3/SBA-1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硫含量为500μg/g的模拟汽油为原料进行氧化脱硫反应,反应后油相用1-甲基-2-吡咯烷酮萃取,考察了萃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氧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WO_3/SBA-15催化剂有规则的二维六方介孔结构,WO_3在载体上高度分散。实验结果表明,以H_2WO_4和H_2C_2O_4为钨源制备的WO_3/SBA-15催化剂的脱硫效果较好,在反应温度320 K、反应时间120 min、模拟汽油60 mL、催化剂用量0 12 g、双氧水0.57 mL、萃取剂与模拟汽油体积比0.50、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4.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焦化柴油氧化萃取脱硫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体系选用双氧水溶液(H2O2质量分数为30%)和甲酸,以磷钨酸为催化剂,以糠醛为萃取剂,在氧化温度为70℃,恒温回流搅拌时间为60 min,V(氧化体系)/V(焦化柴油)为0.4,V(甲酸)/V(双氧水溶液)为0.5,磷钨酸用量为0.20 g/L,采用二级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将焦化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由817.563×10-6降至45.613×10-6,氮质量分数由734.577×10-6降至13.620×10-6。  相似文献   

14.
凹凸棒黏土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洁  蒋金龙  钱晓敏 《石油化工》2011,40(2):189-192
以凹凸棒黏土(ATP)为载体,制备了负载H~+和AlCl_3的固体酸催化剂(分别标记为H~+/ATP,AlCl_3/ATP),比较了负载前后催化剂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高于游离酸催化剂,其中AlCl_3/ATP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以AlCl_3/ATP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5%(基于水杨酸质量),n(乙酸酐):n(水杨酸)=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收率达92.5%,纯度为99.5%。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AlCl_3/ATP催化剂经活化再生重复使用5次后,乙酰水杨酸收率仍可达89.2%,表明AlCl_3/ATP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实现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5.
SiO2掺杂对V-Mo/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TiO2-SiO2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在这些复合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V2O5和MoO3,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V-Mo/TiO2-SiO2催化剂 (VMTS)。运用XRD,SEM,BET,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VMTS催化剂的XRD谱图中不仅出现了SiO2衍射峰,而且出现了锐钛矿型TiO2的衍射峰,表明活性组分V2O5和MoO3含量相对较低,主要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形式存在;掺杂SiO2的催化剂H2-TPR还原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孔径减小;与其他催化剂相比,SiO2与TiO2的质量比为0.2∶1的催化剂VMTS-(0.2∶1)具有最佳的氧化还原能力。脱硝效率评价结果表明:VMTS-(0.2∶1)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烟气脱硝效率,烟气中通入SO2时,VMTS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均低于未掺杂SiO2的催化剂,VMTS-(0.2:1)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最小,说明掺杂SiO2有利于催化剂抗硫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二苯并噻吩的异辛烷溶液为模拟油、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密闭钢制反应釜反应器中,考察了水洗铌酸、硝酸处理铌酸、硝酸及磷酸处理铌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硝酸及磷酸处理铌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再生性能,在催化剂用量为5%、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3 h、氧化剂H2O2与硫摩尔比为3、剂油体积比为1时,脱硫率可达96.34%。  相似文献   

17.
Th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model gasoline consisting of thiophene dissolved in n-octane was investigated with a series of modified titanium silicalite (TS) catalysts in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formic acid systems,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iophene was preliminarily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per modified TS was an active catalyst for thiophene oxidation while the other metal modified TSs were less active catalysts. When Cu-TS at a Cu/Si molar ratio of 0.015 was used as a catalyst for oxidation of model gasoline, the conversion of thiophene was 94.1% at 120 min. The conversion of thiophene was easily enhanced by increasing reaction time or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duced with addition of xylene and cyclohexene.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酸亚铁/异丁醛/甲酸/过氧化氢体系对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了深度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了该氧化体系中双氧水用量、硫酸亚铁用量、异丁醛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CC汽油氧化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氧化体系可以增强FCC汽油氧化脱硫效果,氧化50mL FCC汽油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60℃、异丁醛1 mL、硫酸亚铁0.05g、双氧水5mL、甲酸5mL、乙腈萃取剂、乙腈/汽油体积比为1。在该条件下,30min内FCC汽油的脱硫率可达92.39%。  相似文献   

19.
 用过氧乙酸溶液对催化柴油进行氧化和萃取处理,探索了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变化规律。依据反应动力学和萃取相平衡原理,确定了过氧乙酸生成动力学方程、催化柴油中有机硫化物符合顺序氧化机制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硫化物液液相平衡方程,建立了催化柴油过氧乙酸氧化与萃取的脱硫模型方程。通过模型参数估值,建立了催化柴油脱硫数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柴油脱硫率随着双氧水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提高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双氧水与乙酸体积比的减小或柴油与氧化溶液体积比的降低呈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氧化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硫醇氧化催化剂JX-2A和JX-2A+的催化性能。试验证明JX-2A和JX-2A+硫醇氧化催化剂具有硫醇氧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验证了硫醇氧化转化需要氧的参与,硫醇转化效果与氧含量密切相关。试验表明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可以作为液化气脱硫脱臭工艺的氧源。JX-2A+在以TBHP为氧源,液相及常温条件下,可有效地氧化硫醇,无碱液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