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我国能源短缺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引进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参与海外上游油气资源勘探获得份额产量,利用跨国输气管道引进天然气,直接购买海外的LNG。无论何种方式,我们都必须面对政治因素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天然气价格的差异、海外投资的高风险等问题。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通过补贴和税率调整等手段,使气价与国际接轨;通过调峰,优化配置国内外两种资源;通过分担企业风险,促使中国油公司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业务,掌握更多的天然气资源,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进口管道气和LNG的规模将不断增大,国内天然气市场对外依存度也将逐步增加,由供气中断带来的供应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极大的挑战。以亚太地区天然气供需现状和趋势预测为基础,重点分析预测了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天然气供应安全管理框架和保障措施建议,即必须通过政府、供气企业、用户三个责任主体构建完善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系统应对挑战:①政府层面应加强能源政治与外交,完善天然气供应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②供气企业则需要加强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稳步引进海外资源作为补充,并加快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工业、城市燃气等用户则应配合解决天然气调峰问题,可自行建设储气调峰设施,在冬春季用气高峰期间或其他供气紧急状况时,确保平稳用气和输气管网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主要途径为参与海外上游油气资源勘探、管道引进天然气和购买LNG。而国内、国际的天然气价格差异、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海外投资高风险,都是我国所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由此必须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税率调整等手段,与国际气价接轨;通过调峰,优化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分担油公司的上游勘探风险,促使中国油公司更好地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上游勘探业务,更多地掌握上游资源,以保证我国天然气供应,满足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4.
全球天然气市场变化与中国天然气发展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中国天然气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世界天然气市场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大衰退和其后强劲的复苏过程,全面、深入分析了全球天然气市场变化的趋势、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基于全球天然气长期向好的发展总趋势未改但增长速度也受到了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判断,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论认为:得益于以下因素的推动,中国正迎来一波“天然气浪潮”:①国家政策要求,市场需求旺盛;②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储量和产量增长潜力大;③天然气进口能力快速增长;④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应保障程度提高。最后,对如何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提出了4条建议:①坚持以国内资源为主、国外资源为辅的天然气供应策略;②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稳定天然气供应;③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及其形成机制改革;④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试点,规划建立天然气市场中心(交易点)。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供应安全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胡奥林  王小明 《天然气工业》2008,28(10):125-129
天然气供应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然气供应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供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政府和天然气生产、运输和销售企业及用户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和对策,预防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为此,诠释了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涵义,介绍了保障供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部分国家的供气安全保障机制,最后结合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应对策略:①制定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②调整天然气价格;③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化;④建立天然气储备机制;⑤发展可停供气用户;⑥制定天然气供应突然中断或需求严重不足的应急预案;⑦加快天然气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步伐,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ӿ��ҹ���Ȼ����ҵ�ĸĸ��뷢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行业基础薄弱,监管政策不健全,存在如下问题:①能源行业之间缺乏合理布局、相互协调和统筹监管;②垄断造成成本高、价格不合理;③国有燃气企业经营理念陈旧、包袱重、效率低、服务质量差;④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短期行为造成下游市场混乱;⑤天然气资源布局造成其成本相对偏高;⑥政府监管不到位,职能分散,效率低。政府应根据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支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扩大天然气的使用范围为基本政策目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稳定的投资环境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为主要实施政策及措施。建议天然气行业近期的工作目标:①研究制定本行业的结构改革和监管改革范围,创建规范的监管组织;②制定规范的特许经营制度,特别是“准入标准”;③鼓励实行合同化、市场化的价格制度(管输费和输配仍应置于政府的严格监管);出台鼓励大用户、夏季用户的优惠气价政策,给予企业一定限价条件下的协议浮动价格权;④鼓励原国企公司改造为多元化投资的企业。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⑤研究行业的整体鼓励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气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1月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气荒”必然有其原因:①天然气供需矛盾是直接原因;②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是深层原因;③天然气产业链不均衡发展是根本原因。基于上述3点认识,综合分析认为,若要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气荒”的再次发生,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 包括:①通过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以及增加天然气进口来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②通过天然气管道建设促进天然气管网的形成,提高运输效率;③通过配套储气设施的建设提高应急能力;④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珺  黄艳 《天然气工业》2015,35(3):125-128
中国天然气供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薄弱、现有天然气储备能力未能满足需求等方面。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整合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构建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GSSI)。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主要受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国内天然气产量与国内天然气总消费量之比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4个指标影响。同时研究从近10年中国天然气的供应数据可知:2002—2005年国内天然气供过于求,供应安全主要受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的变化影响;2006—2012年间,受用户使用及地缘政治的影响,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呈现"U"形波动。鉴于当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呈上升趋势,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①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降低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②扩大多元化战略,降低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和地缘政治风险;③增加国内产量,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产业链视角下的“气荒”解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0,30(1):119-122
2009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的“气荒”是产业链风险的再次体现,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阶段问题。为避免“气荒”频发,着眼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及其外部环境,剖析了“气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特定发展阶段、独特动力结构和特殊发展轨迹是解读“气荒”的关键:①产业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提早进入市场引导资源的细分阶段,伴随供需失衡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②产业链上、中游有一定竞争性,中游的干线和支线处于一定分割状态,低气价和管道燃气接驳费等下游市场制度安排,各环节均产生强烈的需求扩张冲动,激发了天然气供需失衡;③早期以低价支农惠民起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下游市场形成巨大城市燃气需求,天然气利用规划不到位以及储气设施、调峰手段严重不足,加剧了天然气供需失衡。为此提出了有效防范天然气产业链风险的建议:①必须加强产业链发展规划;②建立全产业链调峰、错谷机制;③从全球视角看待价格机制改革;④逐步通过产业链结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阶段,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运、销将由原来的一体化逐步分离,整个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格局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深入调查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市场数据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分析和预测了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形势与贸易格局将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游政策性壁垒被打破,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些下游企业也将积极布局天然气生产、进口等业务,以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提高市场话语权,上游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②中游长输天然气管网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运营,区域管网公司将与国家管网公司并存;③在新增资源的冲击下,下游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④整个市场逐渐向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N+X”体系转变。进而向国家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加强对市场相关环节的监管;②短期内明确多头进口的规则,确保资源稳定供应;③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上下游疏导机制;④进一步规范供气、用气合同,鼓励签署长期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11.
白桦 《天然气技术》2007,1(1):12-15
通过对世界天然气分布、市场状况以及中国进口天然气的地缘分析,指出我国处于中亚天然气供应和东北亚天然气消费准枢纽的战略位置,具有进口中亚管输天然气的地缘优势;我国应在APEC等国际平台上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发挥地缘优势以规避风险,获取更多的天然气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一次洗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市场表现为:市场的开发培育加快并向国际成熟市场方向有序迈进,消费量快速增长,市场开发与管道建设交互促进,跨地区天然气管道销售量增长更快,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几大天然气消费区域跨省管道,下游用户以民用、工业和发电为主,气田周边用气价格偏低并以化工项目为主;中国石油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加强战略和供应保障研究部署,加大勘探生产力度,产量连年净增100亿立方米,积极引进境外清洁资源,努力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目前天然气的短期供需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源自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差异很大,反映天然气实际价格与价值背离;利用方向处于引导阶段,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占有较大比例,北方冬季高峰取暖用气调峰压力很大,用户自己的调峰手段薄弱。截至2005年底,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达2.8×104km,管径在426 mm以上的输气管道76条,总长1.8412×104km。对中国天然气未来市场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①科学与和谐发展是天然气需求继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力;②资源供应趋于多源化,在一定时间内小于需求;③引进国际市场化价格将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并推动其价格与替代资源挂钩;④利用政策和价格机制将对用户结构产生调整作用,向城市用户和高价值的工业用户集中;⑤行业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⑥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局部市场高价值客户的竞争逐步加剧;⑦中长期天然气行业逐步市场化。进而指出了天然气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进口天然气价格没有与替代能源挂钩;天然气价格机制没有到位是与国际成熟市场的最大差异;天然气发电利用政策滞后;未来天然气利用增长最快区域在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13.
近年全球LNG贸易持续升温,2019年LNG贸易总量创2010年来最大增速,年增长率为13%,同时在新增液化产能、新增投资和现货价格等方面均创下新纪录。2020年全球LNG贸易量逆势增长,预计达到4950×108m3,同比增长2%。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和天然气供需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LNG贸易在供应能力、合同条款和定价机制等方面也在发生变化。总体上,2030年前全球LNG供应宽松,贸易保持增长势头,中短期合同与现货贸易份额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签合同将选择多元化定价和与气价挂钩的定价方式。供需双方为降低风险、提高收益,通常选择投资组合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全球LNG市场流动性增强将促进全球化统一天然气市场的形成。提出了我国LNG贸易策略3点建议:一是利用全球LNG市场供需长期宽松的窗口期,增加进口气来源,提高天然气安全保供能力;二是把握LNG定价方式多元化时期,推动建立联合议价机制,提升天然气定价话语权;三是建立健全天然气统一进口管理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我国天然气市场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形势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分析全球能源消费现状入手,研究了全球天然气资源量、储量、产量、贸易量及消费量变化趋势,探讨了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的宏观政策、资源条件、输配气设施建设及市场需求等情况。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储量进入增长高峰期,已基本形成八大天然气主要探区:即陆上的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松辽、准噶尔盆地和海上的南海、东海探区;②天然气开发取得长足进步,产量大幅度快速攀升,预计2006~2015年间年均增长100×108 m3以上,到2010年产量突破1 000×108 m3,跻身天然气生产大国行列;③骨干输气管道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天然气干支线管道约3×104 km,干线基本覆盖了主要产气区和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全国天然气干线系统初具规模,但储气库建设仍有待加快与完善;④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加,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⑤ 进口气工作进展顺利,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还对加快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②充分利用国内外天然气资源,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③统筹规划,尽快建设完善天然气运输、储存和利用等配套基础设施;④建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对天然气行业从政策、法规和导向性等方面的支持与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较突出,供暖季天然气调峰保供压力较大。为此,在分析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调峰保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市场需求及国家能源改革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综合调峰保供体系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受制于地下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复杂、气田放大压差式调峰影响气田开采寿命、LNG调峰成本和安全风险较高、进口管道气存在着中断风险等影响因素,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进度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天然气调峰需求量的快速增长;(2)多种类型储气设施并存、多渠道资源供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常态,需要建立天然气需求淡季重储存、旺季强优化的调峰保供体系,以满足北方供暖区天然气需求量季节性峰谷差巨大的市场。进而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快推进全国天然气输配管线建设,实现互联互通;(2)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调峰设施;(3)大力发展地下储气库,使其成为天然气调峰的首要方式;(4)充分发挥LNG的调峰优势,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提升海陆四大能源通道的综合利用水平;(5)加大天然气供给侧保障力度,确保国产天然气的供应主体地位;(6)积极利用经济杠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确保供气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际上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气源供应成为了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此,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天然气市场供求状况,了解世界天然气贸易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国际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我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对于较好解决进口气源采购、培育和开拓下游市场、优化国家能源利用结构、实现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目标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仁金  邱坤  马杰 《天然气工业》2009,29(7):116-118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垄断与竞争并存,随着国有企业进入下游市场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实施,城市燃气市场活跃着地方国有企业、港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城市燃气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①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偏低;②各级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③城市燃气定价机制制约其发展;④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隐患;⑤城市燃气市场管理不规范,监管不严。为此,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为基准、满足民用气市场为目标、避免行业垄断为原则,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的竞争格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鼓励城市燃气市场竞争、完善城市燃气行业法律体系和机构建设、建立合理定价机制;②国企应深化企业改革,承担责任,坚持一体化发展,避免不正当竞争;③民企应加强市场开发,做到有序竞争,保证稳定供应,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国际 LNG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贲  罗家喜 《天然气工业》2007,27(1):140-144
为弥补日益增加的天然气供需差额,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已建、在建和已规划了数个LNG接收站,用于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但是能否最终实现有保障的稳定供应,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LNG的市场价格问题。为此,简介了国际LNG定价机制的演变,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际LNG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国际LNG价格变动新因素,如油气进口国的协调、LNG现货和期货贸易、管道天然气贸易的影响等。最后,从长、短期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LNG市场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天然气产量也不断增加,市场开发规模迅速扩大。但根据天然气市场规模、供气结构、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认识到天然气资源有限、管网建设滞后等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为此,采用经济学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发展竞争态势——自身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认为中国石化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外部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指出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应采取WO——扭转型发展战略。进而提出了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建议:①加大资源开发和引进LNG;②加大管道、储气库基础设施及调峰体系建设;③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优化供气结构,合理选择高端或直供用户;④积极与多方合作,竞争中求共同发展;⑤建立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外部协调机制;⑥加强天然气市场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