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琦  毛从吉 《电线电缆》2011,(6):1-5,20
核电厂1E级电缆作为核电厂安全系统在正常工况下和设计基准事件期间及随后的规定时间内执行安全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设备,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制定鉴定大纲和程序,并进行质量鉴定,对1E级电缆的鉴定过程和鉴定文件进行审查是核安全设备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1E级电缆鉴定样本选择、电缆材料热寿命评定和加速热老化试验条件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日前,由上上电缆研制的中广核华龙一号项目用1E级K1类电缆,在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相关专家的见证下,完成了LOCA试验后的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全部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至此,华龙一号1E级K1类电缆的全部鉴定试验项目均已完成。该试验的完成,也标志着华龙一号1E级K1类电缆正式研发成功。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华龙一号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  相似文献   

3.
核电站1E级电缆材料的辐照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种核电站电缆用材料进行了辐照老化试验,得到了材料主要性能如断裂伸长率、抗张强度、硬度、体积电阻率等与辐照剂量以及剂量率的变化关系,并且还研究了不同辐照类型射线对材料老化的影响,为正确选择核电站用1E级电缆质量鉴定试验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器工业》2008,(9):3-3
日前,由烟台市电缆厂研制的“核电站用1E级K2、K3类电缆”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会上顺利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5.
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缆相关标准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岩 《电线电缆》2010,(2):33-35
目前我国核电建设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核电站用电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还没有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国内各企业在开发核电站用电缆过程中大多参照IEEE或RCC-E标准。本文按照GB22577—2008《核电站用1E级电缆通用要求》标准中关于1E级电缆的分类规定,介绍了国外标准及规范对于1E级(K3类)电缆的试验要求,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器工业》2008,(4):76-76
3月21日,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研制开发的核电站用1E级K1类电缆,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核电站用1E级K1类是核岛设备运行、控制、监视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历经5年的努力,上上电缆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用1E级K1类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类产品已替代进口应用到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巴基斯坦C2项目工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220kV电缆户内终端接头硅油油杯内产生絮状物的情况,对绝缘油的老化特征进行分析,借鉴变压器油的老化鉴定试验方法,对户内、户外终端内的硅油取样进行老化鉴定。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初步判断导致硅油试验数据异常的原因为低热局部放电故障。通过对电缆终端的解体检修,发现电缆绕包带材老化,带材层间产生气隙,导致低热局放的发生,及密封不良导致外部潮气、杂质的入侵,是产生絮状物的原因。最后,对电缆终端维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核电站用1E级电缆结构设计及有关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论述了核电站用1E级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结构设计和试验方法,希望能够对研制核级电缆的生产厂家制定企业标准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富杰 《电工技术》2021,(19):173-176
在秦一厂第一次概率安全评审(PSR)时发现应急柴油机(EDG)起动蓄电池未经过核安全级(1 E级)质量鉴定,设备质量等级不能满足安全技术要求.为解决PSR弱项问题,开展了EDG蓄电池1 E级鉴定的研究工作,探索了起动蓄电池1E级鉴定方法,结合起动蓄电池运行工况特点,对核级鉴定的老化试验方法提出了优化,首次实现了AGM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1 E级鉴定.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EH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户外终端的绝缘故障对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有重大影响,有效地评价其热状态对预判其绝缘故障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超高压XLPE电缆户外终端的热状态评价方法,分析了超高压XLPE电缆户外终端表面的热场分布特性,提出了以超高压电缆户外终端表面的最大温差为依据的热状态评价方法。按照IEC 62067:2011和GB/T 22078—2008标准要求,设计并运行了500 kV交联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采用红外热成像方式分析了户外终端表面的热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评价超高压电缆户外终端表面的最大温差,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户外终端热场分析的干扰;热状态良好的超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的表面最大温差值Δθ≈1℃,热状态不良的超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的表面最大温差值Δθ1℃,Δθ值偏大提示户外终端的热状态异常。试验验证了所提出超高压交联电缆户外终端热状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国内核电站及电缆技术发展现状,对核电站用电缆功能进行分类,给出相关电缆分类的标准及设计要求,并介绍核电站用电缆机械性能、电性能、燃烧性能及1E级性能具体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核电站用1E级K3类控制和仪表电缆双层绝缘线芯的设计与制造,其中包括绝缘材料的选型以及工艺制造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并详细列举了1E级K3类电缆的绝缘线芯应具备的一些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电缆导体运行温度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电缆制造时,将测温光纤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对其配套的电缆附件进行了初期的电气性能、光纤连接、引出的可操作性模拟试验。在预鉴定试验线路安装时,两段电缆导体内的光纤在连接盒的导体连接管外进行连接。在电缆线路两端户外终端(或GIS终端)处,将电缆分割导体内的预置光纤引出到终端外部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的光纤连接。DTS通过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的测温光纤实现对电缆导体温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核电站安全级交流配电系统中压开关柜的功能要求,提出了适用于AP1000核电站反应堆冷却泵电源系统的1E级12 k V开关柜的技术参数和进行设备鉴定的样机方案选择、鉴定内容和要求。给出了核电1E级i-AY6型12 k V开关柜抗震鉴定的地震反应谱、抗震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通过抗震计算对i-AY6型12 k V开关柜的结构进行优化,自振频率大于20 Hz,抗震性能满足核电1E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110kV电缆复合套管终端红外测温异常,对红外测温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巡检终端漏油情况,判断该电缆缆复合套管终端出现了设备缺陷。通过对缺陷电缆终端进行解剖,对该类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电缆终端的结构进行了探讨,指出"欧式无锥罩型复合套管终端"结构固有不足和施工终端头密封工艺不到位问题是该类电缆复合套管终端漏油、发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世界》2015,(5)
<正>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高压架空线路逐渐被电缆线路所替代,但供电网的电缆绝缘故障率,尤其是35 k V电缆终端故障率仍然偏高。某供电单位1 a就发生了电缆绝缘故障23起,都是电缆终端绝缘故障,给线路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电缆终端是电缆绝缘较薄弱的环节,降低电缆终端绝缘故障率,是保证电力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本文对35 k V电缆终端绝缘故障原因进行小结,并提  相似文献   

17.
为查找110kV沥海乙线电缆复合终端局部发热的原因,对发热的B相电缆终端进行了局部放电、超声波、紫外线等试验检测,并对该电缆终端进行解体检查.分析认为,B相电缆终端瓷套管绝缘油受潮劣化,导致介质损耗增大,是该电缆终端发热的主要原因.更换该套管绝缘油后电缆重新投运,运行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声波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LPE电缆终端的故障率远高于电缆本体,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对大量运行中电缆终端的局放缺陷进行了普测,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超声检测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效果。对缺陷电缆终端,在实验室进行了超声波带电检测、常规局放试验、红外成像检测,并解剖故障电缆终端、制作切片,寻找局放成因。试验和解剖结果证明:局放超声检测方法,对电缆终端局放缺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陈炎亮 《低压电器》2010,(16):42-44,56
根据1E级低压抽出式开关柜运行环境条件,论述1E级低压抽出式开关柜是否存在明显老化因素,并根据质量鉴定试验项目,提出1E级低压抽出式开关柜质量鉴定样机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吴明祥  毛琳明 《浙江电力》2012,(9):10-12,20
针对一起发生在高速铁路专用220 kV输电线路上的电缆终端击穿事故,进行了故障电缆终端检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指出220 kV故障电缆终端尾管与电缆金属护套的铅封施工工艺存在缺陷,直接降低了机械强度,引起电缆终端尾管与电缆金属护套分离,最终导致电缆终端尾管与主绝缘击穿,提出类似电缆终端的铅封施工工艺进行隐患排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