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选取8种毛巾类样品,分别采用《毛巾产品脱毛测试方法》(GB/T 22798—2019)中的水洗失重法、摩擦失重法和《纺织品基于消费者体验的通用技术要求》(GB/T 40270—2021)中所述掉毛程度试验方法进行毛巾脱毛性测试。通过试验分析了摩擦失重法和掉毛程度试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着重分析了水洗失重法中试验用水种类、质量称量方式两项因素对脱毛率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级水进行试验的同时,采用洗涤前、洗涤后样品干燥质量进行脱毛率计算可避免数据出现负值等异常情况。摩擦失重法和掉毛程度测试方法可较为直观地反映部分样品的掉毛情况,但对于部分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且目前没有可用的评价指标,建议有关部门能结合实际,研究不同毛巾产品的适用方法及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FZ/T 73018—2021《毛针织品》和FZ/T 73018—2012《毛针织品》的不同,从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标志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标准更新的技术内容,希望对新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以FZ/T 01046—1996《兔毛产品掉毛量的测定》为基础研发纺织品掉毛(绒)量测试仪器。采用触摸屏、PLC和步进电动机等技术代替落后的PC技术,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参数可调化,例如转速、测试圈数等可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和要求预先设定,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纺织品如羊(兔)绒衫和静电植绒类纺织品的掉毛(绒)量的测定,而且对试样夹持装置和吸风取样装置进行了改进,可使该仪器在不破坏成品毛衫的情况下,测试其掉毛量。  相似文献   

4.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技监局标函(1993)042号《关于发送1993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安排制订的。同时,下达的还有两项标准,即 GB/T 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和GBT 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一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制定该标准的目是为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复关”的需要,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规章规定了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企业内标准化机构和人员、职责以及对企业标准化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可按本标准和 GB/T 15497—1995、GB/T 15498—1995及GB/T 13016—9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91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所推荐的概念、原理要求和方法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技术监督局、江苏省标准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兆逊、侯庆元、朱玉明、杨伟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FZ/T 73018—2021《毛针织品》新标准与FZ/T 73018—2012《毛针织品》进行了对比解读,分别从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内容四方面较旧标准进行了分析,指明了变化的内容和方向,以此来促使生产经营者规范生产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韩丽 《中国纤检》2011,(6):42-44
含毛针织品是指纱线中含有羊毛、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等天然动物毛(绒)的针织品。现行有效的含毛针织品产品标准主要包括FZ/T73005—200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FZ/T73009—2009《羊绒针织品》、FZ/T73014—1999《粗梳牦牛绒针织品》、FZ/T73018—2002《毛针织品》、FZ/T73034—2009《半精纺毛针织品》。对上述五个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41002《儿童箱包通用技术规范》的制订背景,并与QB/T 1333—2018《背提包》和QB/T 2155—2018《旅行箱包》进行比较,指出标准之间的差异,解读了标准在产品技术要求、检验项目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阐述了标准制订的内容和依据,为国内相关检测机构和生产销售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标准、准确判定儿童箱包的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标准名称、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及结果判定6方面,比较了GB/T 28011—2021《鞋类勾心》和GB 28011—2011《鞋类钢勾心》之间的差异,并提出检测人员在依据GB/T 28011—2021标准方法进行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蚕丝被增重的现状,依据GB/T 24252—2019《蚕丝被》标准要求,阐述了附录中3种蚕丝被增重鉴别检测方法:酸溶解显色法、高温酸水解法以及液相色谱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比较了3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不同种类蚕丝被对3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情况,为蚕丝被增重检测提供操作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纤检》2009,(2):8-9
由青海省纤维检验局修订的《西宁毛》国家标准(GB/T9998-2006),日前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科技兴检奖”三等奖。这也是我局首次获得国家该类奖项。本标准替代原国家标准《西宁毛》GB/T9998—1988,规定了西宁毛的分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0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8885—2020),并将于2021年5月1日开始实施。文章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专业术语、生态纺织品的定义以及生态纺织品关键技术要求等方面对新旧版本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8885—2020)和《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 18885—2009)进行对比,以期对生态纺织品生产企业和相关检测机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安全性要求、分等规定、内在质量、外观质量、试验方法等方面,对FZ/T 73034—2021《半精纺毛针织品》与FZ/T 73034—2009进行了对比,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新标准。  相似文献   

13.
挂面检验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LS/T 3212—1992《挂面》和LS/T 3213—1993《花色挂面》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挂面质量现状的差异,建议提高技术要求。感官和食味是挂面质量中重要的一项,增加了评分标准,量化表示感官和蒸煮指标;根据食品安全的需要增加了卫生指标;对不整齐度、自然断条率、烹调损失检测方法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6,(14)
正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17号文,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在即将实施的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中,6项涉及印染行业,其中包括FZ/T 14030—2016《棉与涤混纺磨毛印染布》,FZ/T 14031—2016《锦棉混纺印染布》,FZ/T 14032—2016《锦纶空气变形丝印染布》,FZ/T 14033—2016《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复合纤  相似文献   

15.
新标准GB/T 24252—2019《蚕丝被》即将实施,本文通过新旧标准对比的方式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以及附录等方面对新标准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2年第13号公告,由全国纽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纽标委)主导制定的GB/T28490—2012《纽扣分类及术语》、GB/T28491—2012《纽扣通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天然贝壳类》、GB/T28492—2012《纽扣通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铜质类》三项国家标准于6月29日发布.并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GB/T14272—2011《羽绒服装》附录C.7和FZ/T80001—2002 9耗氧量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羽绒耗氧量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评估,确认羽绒耗氧量测试不确定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浏览·标准     
正14项纺织纤维国家标准将在9月正式实施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91项国家标准、3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和60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其中涉及纺织纤维的标准有GB/T 35936—2018《牦牛毛》、GB/T 35935—2018《棉花染色色差试验方法》、GB/T 35932—2018《梳棉胎》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贸易欺诈行为的发生,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纺中心受理了无锡及周边城市工商质检抽样的羽绒服检测。检测中发现,许多厂家的吊牌标识不符合GB/T14272—2002《羽绒服装》和GB5296.4—1998《消费者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要求。如有些厂家在吊牌上标识的填充物为“90%鸭毛10%毛片”,有的吊牌标识为“10%鸭绒90%碎毛”。GB/T14272—2002和FZ/T81002—2002《水洗羽绒羽毛》规定,可以用作填充物的仅为含绒量超过50%的水洗鸭绒或水洗鹅绒,真正决定保暖性能高低的是绒子而不是毛片。所谓的“毛片”又可分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国内常用的口罩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和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每个标准的技术要求、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等的异同点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医务人员及普通大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