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火墙已经成为人们解决安全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目前的防火墙技术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并且防火墙的效率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提出了结合并行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一种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防火墙系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增强网络安全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的防火墙技术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内部安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火墙系统--ERCIST_B2防火墙系统,它结合了目前流行的防火墙技术--包过滤、代理、虚拟网关,并将代理服务器和认证系统建立在B2级操作系统上,使防火墙技术和操作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达到解决系统内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往采用的安全保护中使用得最多的是传统的防火墙机制。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防火墙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本文针对由传统防火墙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的新型体系结构。在保留传统防火墙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防火墙的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 一简介 防火墙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终意识到防火墙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高性能,易用性与高安全性的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最高安全性的防火墙是应用代理防火墙,同样解决不了自身的安全性问题。防火墙体系架构在高安全性方面的缺陷,驱使人们追求更高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人们期望更安全的技术手段,由此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是网络之间隔离的前提下,在网络之间通过可控通道交换,检查应用层数据的技术:网  相似文献   

5.
吕波  谢晓尧 《计算机应用》2007,27(3):608-609
针对防火墙在移动IPv6网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安全防火墙系统。并引入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组合的混合认证方法,对来自防火墙外部未经授权的特定报文进行有效认证,可以很好解决MIPv6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用网关的合型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火墙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给出了一种混合型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将分组过滤技术与应用网关技术结合起来,加入用户身份确认和数据加密等机制,形成一种高效、通用、更加安全的混合型防火墙结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7.
在防火墙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终意识到防火墙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高性能、高安全性、易用性方面的矛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防火墙体系架构在高安全性方面的缺陷,驱使人们追求更高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人们期望更安全的技术手段,隔离网闸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Internet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威胁,安全性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作为一种隔离内部安全网络与外部不信任网络的防御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防火墙的安全功能、实现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防火墙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千里草 《玩电脑》2005,(7):102-102
防火墙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设备,在网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市场上防火墙的种类千差万别,有基于标准操作系统的软件防火墙,有基于硬件的防火墙.甚至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中也集成了防火墙功能模块。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防火墙产品,究竟该选择哪一款防火墙呢?一时间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但笔者认为,只有能够解决用户安全问题的防火墙才是真正适用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实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各种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与发展,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保证信息访问的合法性,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旧的以防火墙为基础的安全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要求,文中给出了一种新的安全防护手段(NIDS)及其实现(Snort),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防火墙的Internet/Intranet安全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构建Intranet并且接入Internet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而如何在Internet和Intranet之间进行安全通信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防火墙的安全方案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具体的防火墙产品为例,探讨了3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Internet/Intranet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及新型网络服务的研究、实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计算机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计算机互连网络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采用的安全保护中使用的最多的是传统的防火墙机制,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防火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本文针对传统防火墙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的新型体系结构,在保留传统防火墙优点的基础上,以Kerberos协议为主要基础,综合网络安全软件算法合理运用防火墙相关知识,实现内部网安全分布式防火墙系统,解决了传统防火墙的安全隐患.为众多内部网络用户的需要重点保护的网络资源提供一个可管理的、分布式的安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戴锐 《信息与电脑》2011,(11):45-46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信息污染和被破坏的危险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信心安全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人们研究了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的使用,为保护数据和资源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文主要从网络安全问题、防火墙的概况、种类等方面入手对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以及在使用和管理时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暴露在因特网上主机的自身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防火墙在保护网络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目前主流防火墙技术特征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ilter框架下防火墙模型结构,该模型可以较好解决现存的包过滤过滤机制和代理机制在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提高Linux防火墙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在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以及在使用和管理时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暴露在因特网上主机的自身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防火墙在保护网络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目前主流防火墙技术特征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iher框架下防火墙模型结构,该模型可以较好解决现存的包过滤过滤机制和代理机制在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提高Linux防火墙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Interilet/Intranet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及新型网络服务的研究、实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计算机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计算机互连网络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采用的安全保护中使用的最多的是传统的防火墙机制.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防火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本文针对传统防火墙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的新型体系结构,在保留传统防火墙优点的基础上.以Kerberos协议为主要基础,综合网络安全软件算法合理运用防火墙相关知识,实现内部网安全分布式防火墙系统,解决了传统防火墙的安全隐患。为众多内部网络用户的需要重点保护的网络资源提供一个可管理的、分布式的安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防火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针对有传统防火墙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的新型体系结构,在保留传统防火墙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防火墙的不安全隐患。为大量内部网络用户,需要重点保护的网络资源提供一个可管理的、分布式的安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传统防火墙解决方案 存在的问题 1.单体防火墙主要具有以下缺陷: 1)无法解决自身系统和被动防御的脆弱性问题; 2)无法解决DMZ的安全问题; 3)无法解决安全逻辑(非线路故障)上的单点故障;  相似文献   

19.
张琳 《网友世界》2014,(15):15-15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并且将其与入侵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高网络防御能力。本文对防火墙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防火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针对有传统防火墙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的新型体系结构,在保留传统防火墙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防火墙的不安全隐患.为大量内部网络用户,需要重点保护的网络资源提供一个可管理的、分布式的安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