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旗  顾炜  陈立民 《园林》2005,(4):40-41
花灌木是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上海从国内外引进了大量的花灌木品种,如锦带类、八仙花类、醉鱼草类等,丰富了植物种类,也提升了公园、绿地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公园绿地中4种常见花灌木为代表,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花灌木景观评价体系。40个样地中景观质量Ⅰ级20个,Ⅱ级14个,Ⅲ级6个,没有Ⅳ级。一级指标中"观赏性"权重占比最大,二级指标中"健康状态"权重占比最大,现场调查与分析表明"观赏价值"和"养护水平"直接影响景观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应进一步挖掘花灌木的观赏价值,拓展应用形式,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养护管理,提升公园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市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学分析,认为重庆市的绿地景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绿地结构组成欠合理;(2)绿色斑块质量差;(3)绿色廊道功能不健全,并且指出城市部分地区缺少绿色斑块,且斑块之间缺乏联系。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关系斑块和廊道的基本原理,对重庆市绿地景观提出了生态设计建议:(1)贯通水系和公路绿色廊道;(2)在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新的绿色斑块。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景观绿地体系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景观绿地体系的形成机理,指出城市形象主题与城市绿地影响"三因素"对景观绿地的形式与内涵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分析了广州块状景观绿地与线形景观绿廊的特点,块状绿地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和合理的分布格局,并与其他要素协调结合,其节点绿地对区域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线形绿廊具有丰题性、序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绿廊周边景物要进行视觉控制.最后提炼出广州市景观绿地体系的"点、线、网、区、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淀山湖新城河网密布,为使绿地景观与新城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脉相结合,重点进行绿地景观层次和景观梯度研究,使淀山湖新城绿地形成结构明晰、文化底蕴与绿地景观合理结合的现代新城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6.
利用景观连接度的方法对福州市绿地景观绿道功能进行定量分析,针对福州市绿地景观连接性较弱的现状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宁波市城区主要滨河绿地——"三江六岸"滨河绿地系统景观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并从景观美感度和景观可游度两方面对绿地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滨河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宁波市滨河绿地的改建或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绿地道路的绿化覆盖率,优化城市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植物景观布局效果,本文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道路类型与周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遵循树种选择原则选择景观植物树种、设计纯林型绿地道路林带与混交型绿地道路林带的植物景观布局配置结构以及从横向空间景观布局与纵向空间景观布局两个维度对绿地道路植物空间景观布局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绿地道路的绿化覆盖率均达到36%以上,优于传统设计方法,符合创城市园林系列绿化覆盖率标准指标要求,布局设计效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进行定位,对其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求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和时间中的合理布置方法,同时,通过从三维空间中对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轮廓线进行丰富,利用时间上植物季相景观的自我更新与变化,对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意境进行创造,进而研究适合于现代城市生态景观环境的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地设计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德斌 《山西建筑》2004,30(5):132-133
介绍了城市道路景观及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基本内容,结合我国道路绿地设计的现状,讨论了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立了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基本构架,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的滨河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资源,为边缘区的土地开发提供了“景观先行”“环境先行”的可能性.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加剧,并且大量侵占边缘区滨河空间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对滨河绿地原生性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的保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近20年来滨河绿地的研究方向,指出研究滨河绿地风貌保护问题的必要性.结合边缘区滨河绿地景观风貌在景观类型、生态资源、地域特色方面的特征,以及城市扩张对边缘区滨河绿地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总结出风貌保护与延续在政策、定位、内容三个方面存在问题.最后,为边缘区滨河绿地景观风貌营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袁恒华 《山西建筑》2005,31(3):212-213
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的发畏状况,阐述了景观生态与现代园林城市的关系,指出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之初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胡勇  赵媛 《中国园林》2004,20(11):34-36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总体表现为绿地斑块分布不均衡,景观结构不合理,破碎度较高,分维数较低,综合评价得出,绿地景观格局较好的有玄武区和建邺区.最后针对南京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南京城市绿地建设更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在城区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程度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通过量化研究得到了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滞蓄能力的影响规律,可在未来的海绵城市规划中,为不同层次绿地系统布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赏食兼优的布迪椰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旗 《园林》2005,(12):44-44
随着人们对绿地景观需求的日益提升,婆娑摇曳的南方棕榈类植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的绿地中,而布迪椰子是其中最耐寒的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都江堰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一  陈涛 《规划师》2006,22(2):82-86
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惟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传统的绿地系统是一种功能主义的实用系统,对绿地的生态作用和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重视不够.都江堰市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全面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及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指导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职能组织、空间控制及植物多样性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的选择方法,并研究了城市交通性及生活性道路绿地配置形式及景观效果,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增加城市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18.
老城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君  刘倩  谷康 《山西建筑》2009,35(36):351-352,368
阐述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的更新要点,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以使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推陈出新,达到改善城市面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指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尚存在建筑与绿地割裂分别进行生态设计,主张城市生态建设应结合景观生态学整体格局及生态效应等理论进行。结合实际调查和相关案例,提出在城市中小尺度的场地设计、城市廊道、绿地斑块的设计中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宽度效应、面积效应、斑块的形状与功能效应等理论方法来优化城市景观结构、改善城市景观细部。具体阐述了利用景观生态学最优格局、安全格局等理论在较小尺度的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春霞 《山西建筑》2012,38(16):224-225
对提升温州城市绿地景观作了论述,提出温州市城市绿地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丰富绿地层次、注重绿地空间的营造、注重季相变换景观、加强绿地养护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造提升,从而创造出具有温州特色城市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