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松潘隧道进口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隧道穿越富水浅埋软岩及古滑坡段施工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在穿越浅埋段及东关古村1#滑坡体时,隧道坍塌,地表出现塌坑。为了实现隧道如期穿越滑坡段和确保施工安全的双重目的,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隧道施工方案优选工作。现场监测结果及实际处治效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滑坡体及隧道变形情况总体趋于稳定,地表变形也在规范允许和可控范围内。文中多项关键技术及结论对类似浅埋隧道穿越滑坡段的修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汽车东站暗挖段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车站暗挖段及1号风道的施工工法,总结了施工中的技术要点,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分析了隧道周围岩土体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3.
结合白云隧道在高应力段遇到的岩爆和高应力软岩变形情况,阐述岩爆和软岩变形的机理,总结深埋白云隧道高应力段遇到的岩爆和高应力软岩变形段落的施工技术,为类似长大隧道高应力段遇到的岩爆和高应力软岩变形段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襄渝二线(陕西段)杨河隧道西河湾横洞炭质片岩地层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围岩收敛变形情况和量测数据分析及施工对策,为今后类似地层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佳 《四川建材》2023,(4):178-180
结合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项目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隧道涌水涌泥基本情况,然后从地下水位井点降水控制、注浆加固以及洞内加固支护方面研究了隧道涌水涌泥段施工处治技术。实践表明,采用的施工处治技术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也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火山灰属于膨胀岩的一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有火山灰地质变形情况出现,则目前相关技术仍无法有效应对,火山灰地质在遇水软化后,就会造成初支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塌方等情况的发生,这就大幅增加了该类隧道的施工难度。因此对膨胀的火山灰和富水变形段的隧道施工段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对技术的阐述为接下来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韩伟 《山西建筑》2009,35(21):313-315
结合新旬阳隧道炭质片岩段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情况,抓住了以“三台阶”法为主导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减少和控制变形的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从而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市政技术》2016,(3):65-68
云岭隧道在炭质千枚岩段采用微台阶法进行开挖,在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隧道围岩变形量测,利用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值的特征值曲线、回归方程、变形与时间关系、地下水与变形的关系及千枚岩变形与板岩变形的比较,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情况,并对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拟建某城市快速路横跨既有地铁隧道,横跨地铁段采用桥梁形式。跨线桥施工可能对下方既有地铁隧道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既有地铁隧道进行安全保护,故需进行安全影响预评估分析。使用数值建模分析的方式,分析地铁保护范围内跨线桥桩基础、上部结构施工及桥梁运营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数值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桩基础施工阶段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较小,既有地铁隧道变形主要发生在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总体而言,数值建模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起到预判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隧道在穿越断层地带时由高地应力引起的支护结构变形侵限问题是隧道建设施工中难点。详述了柿子园隧道进口D2K77+075~D2K77+170里程范围内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段情况,在分析该里程段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控制措施,保证了支护结构的质量和安全,为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典范。  相似文献   

11.
大断面隧洞施工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忠 《山西建筑》2009,35(28):302-303
通过计算和实测特大断面隧洞采用短台阶法施工时的受力,得出隧洞断面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最不利点,可为大断面隧洞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大断面隧洞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洋 《山西建筑》2009,35(30):329-330
以牛家营二号隧道风积砂段隧道施工为例,着重对岩石隧道与风积砂隧道过渡段、风积砂隧道洞口段等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解决了风积砂隧道易塌方、出洞难等问题,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樊小林 《山西建筑》2009,35(14):282-283
结合云南昆石高速公路阳宗隧道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了在高烈度地震区大断面公路隧道开挖、支护及涌水段防排水施工技术,总结了在复杂多变的地震区修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主要采取的技术对策,从而积累了隧道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施工困难,风险高;且受洞口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空间效应影响,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性复杂,施工控制难度高。针对在建的宝兰客专小墁坪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的施工稳定性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台阶+临时横撑施工中不同上、中、下台阶错开距离时隧道的施工动态特性,分析了不同错开距离时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点;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确定了大断面偏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案,跟踪隧道施工进行的变形监测验证了推荐的三台阶+临时横撑施工中上台阶与中台阶错开5 m,中台阶与下台阶错开10~15 m(即1倍洞径)距离的施工参数经济、合理、可行,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也为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苑新军 《山西建筑》2009,35(33):323-324
结合太行山隧道Z4标段膏溶角砾岩段试验段施工方法和监控量测方法,介绍了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段的施工步骤和工艺流程,提出了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的几点认识,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刘涛  晏雄成  潘纪业 《山西建筑》2013,(31):172-173
结合昆明枢纽桃花村隧道施工实际,介绍了浅埋隧道分段放坡明挖施工技术,并对段落划分形式及区域设置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隧道分段放坡明挖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家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马家沟隧道工程地质特征、构造及水文地质现状的分析,在明确风险施工地段和危险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阐述了该隧道主要施工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从而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浅埋隧道不良地质段的地质环境特点,对隧道浅埋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方法优化比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为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助于我国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秦成文  常军强 《山西建筑》2007,33(20):348-349
总结了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基底处理、高边坡开挖等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点,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永强 《山西建筑》2012,(10):214-216
结合厦成高速公路漳州段A1合同段灯火寨隧道进口浅埋段施工方法,总结了洞口段围岩预加固措施以及合理的开挖方法,指出坚持施工原则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对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