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丙烯酸高碳醇酯、马来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对原油降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大港原油中添加0.6%时,原油凝固点下降23℃,说明该聚合物在大港原油中降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庆西部外围普通稠油凝固点高的特性,以龙虎泡油田黑帝庙油层稠油为例,在分析原油性质的基础上,合成原油流动性改进剂,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降凝降粘效果,优化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配方。实验表明,以马来酸酐与α-烯烃共聚合成的MAOC降凝降粘剂对黑帝庙层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凝固点下降13℃,降粘率达到64%。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1)在丙烯酸酯与苯乙类的摩尔比为2:1,引发剂量为0.0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的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最好的降凝效果;(2)当江汉原油中加入500mg/L最佳共聚产物时,可使其凝固点从28℃降为17℃。  相似文献   

4.
对苯乙烯-马来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三元共聚物(BE-ME-AE)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进行了研究。当AE、ME、BE的重比为60:10:30时,三元共聚物降凝效果好,加剂0.1%时,大庆原油凝固点下降了17℃,江汉原油下降了13℃,江汉原油加剂后,35℃表观粘度下降69%,大大改善了原油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无烟煤、水葫芦、添加剂等制备生物质水煤浆,研究了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添加3%~3.5%的水葫芦及1%的分散剂制得的生物质水煤浆粘度在0.8~1.2Pa·s之间,且稳定性较好。生物质含量提高,生物质水煤浆的粘度逐渐上升;分散剂含量为1%时,能够制得流变性较佳的生物质水煤浆;搅拌强度的增加能够使生物质水煤浆的粘度降低;当温度低于60℃时生物质水煤浆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高于60℃时,生物质水煤浆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用硫酸催化合成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及应用情况。α-甲基丙烯酸与十六醇的摩尔比为1.3:1,对苯二酚0.4%,浓硫酸0.56%,偶氮二异丁腈用量是酯的4.6%;恒温70-80℃,聚合8h。使用1g/L的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可使河南濮阳0#柴油冷滤点降低6℃,凝点降低7℃;南阳0#柴油冷滤点降低5℃,凝点降低8℃;濮阳-10#柴油冷滤点降低5℃,凝点降低6℃。  相似文献   

7.
Q-A5井是Q-A油田第一口高凝油井。通过实验室模拟该井原油凝固过程,进行掺混降凝实验,利用临井产出的轻质原油对高凝原油进行掺混稀释,以降低凝固点和黏度,满足灌输要求。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回归,摸索出不同产量工况、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不同掺稀比例对凝点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调整、优化降凝剂注入方案,有效降低气田生产的药剂成本,为其他油气田高凝原油降凝研究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301队位于新民市大民屯地区,所辖油井64口,所属于沈611、沈161、沈150、沈24四个区块。其中沈611块地面原油密度0.85g/cm^3,粘度4.1—4.9mpa.s,凝固点22-31度,含蜡量4.8—10.26%,胶质+沥青质含量为4.82—9.34%。沈161块地面原油密度0.8343g/cm3,粘度3.58mpa.s,凝固点23.7度,含蜡5.09%,胶质+沥青质8.2%。  相似文献   

9.
韩佳卿  周瀚  林晶晶  郭威 《广州化工》2013,(11):108-110,180
以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四元共聚物OMSV作为含蜡原油降凝剂,以凝点为评价指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马来酸酐)∶n(苯乙烯)∶n(醋酸乙烯酯)=9∶1∶1∶1,引发剂加量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90℃,单体浓度30%为最佳条件;并确定了其对具体含蜡原油的最佳使用条件:OMSV加量0.6%,热处理温度70℃,热处理时间2 h,冷却速度0.5℃/min。在此条件下,原油样品凝点最高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丙烯酸铵(NH4PAA)用量、离子强度等对凹凸棒石粘土的流变性影响。研究表明,在凹凸棒石粘土悬浮液中添加NH4PAA分散剂可使粘土流变性获得很大的改善。pH为8.5时,添加量为4.5%NH4PAA分散剂,可以制备分散良好的凹凸棒石粘土悬浮液,而且pH提高,分散剂最佳添加量减少。电解质NaCl使凹凸棒石粘土的流变性下降。但NaCl浓度从0.5mol/L变化到1.0mol/L时悬浮液的流变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史鑫  马晓斌  杨飞  李传宪  姚博  孙广宇 《化工学报》2017,68(8):3014-3022
基于聚甲基硅倍半氧烷(PMSQ)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与规则的微观球形形貌,将PMSQ微球与BEM降凝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BEM/PMSQ杂化降凝剂。以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BEM/PMSQ杂化降凝剂对原油的凝点、黏弹性、黏度与屈服值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加剂前后原油蜡晶形貌的变化,并与单独添加BEM降凝剂的油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加剂原油凝点27.0℃;在相同的降凝剂加量下(100 μg·g-1),降凝效果最好的是BEM/PMSQ 2%杂化降凝剂,可降低原油凝点19.0℃,相较于添加BEM降凝剂,进一步降凝6.0℃,降低胶凝点4.3℃,10℃时平均降黏率39.0%,G'值降低了62.0%。PMSQ微球与BEM/PMSQ杂化降凝剂在十二烷中的分散状态照片表明PMSQ微球表面吸附了BEM降凝剂,从而在原油中作为蜡晶的成核模版存在,使所形成的蜡晶结构更为紧凑,包覆更少的液态油,从而改善原油的宏观流变性。  相似文献   

12.
高蜡原油的集输工艺对降凝剂的降凝降黏作用有较大影响。使用降凝剂AE对吉林木南原油降凝处理,考察了集输过程中降凝剂加量和加剂温度、泵的高速剪切、原油的重复加热和输送过程中冷却速率等工艺条件对降凝剂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凝剂最佳加剂量0.7%,最佳加剂温度70℃,高速剪切温度应在析蜡点10℃以上,重复加热温度应不低于60℃,在55~40℃的析蜡高峰区应使原油温度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3.
对延长混合原油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原油和各个馏分油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原油具有密度小、凝点低、硫含量低的特点,属于低硫石蜡-中间基原油。实沸点蒸馏及窄馏分性质分析表明,该混合原油初馏点<40℃,小于200℃直馏汽油收率22.29%,140~240℃喷气燃料馏分收率9.96%,200~350℃柴油馏分收率28.43%,350℃前馏分油收率合计50.72%,且混合原油灰分含量低,重金属含量不高,氮含量较低,适宜生产燃料和润滑油型炼厂加工。  相似文献   

14.
李恺翔  朱玉高 《当代化工》2016,(11):2508-2510
针对我国原油高凝点的现状,以丙烯酸十八脂、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为单体,按摩尔比10:1:1:1溶液共聚,合成了新型高效的原油降凝剂。结果显示:降凝效果在加剂量为0.5%(wt)、反应温度为70℃时,降凝效果最优;且当原油溶液温度达到20℃以上时候,其粘度几乎降至为0 Pa·s。  相似文献   

15.
崔玉峰 《当代化工》2014,(6):907-909
采用加氢精制-临氢降凝单反应器工艺,以某炼油厂蜡油为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达到很好的降凝效果,产品370℃润滑油馏分的凝点为-10℃,收率为79.4%,工艺副产少量轻柴油、粗汽油及石油液化气,工艺主要产品为高粘度的润滑油馏分,其凝点降到-10℃以下,副产少量轻柴油、粗汽油及石油液化气。  相似文献   

16.
刘亮亮  张景岗 《辽宁化工》2013,(10):1214-1216
低渗透砂岩的高凝油因其自身储层条件差,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开采难度极大。本文通过对目前开采技术的对比总结分析及新技术的探索介绍,为今后高凝油开采提供更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熠宇  吴琼  徐鹏  马爱青  侯影飞 《化工进展》2020,39(12):5234-5242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稠油黏度高、开采困难等问题,通过分子模拟指导,以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苯乙烯进行四元共聚,获得了适合原油特性的降黏剂。以降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单体投料比例、最佳反应条件等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苯乙烯投料摩尔比为4∶13.5∶8∶3、引发剂加量为1%(质量分数)、链转移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80℃反应8h时,合成的降黏剂效果最好,且在降黏剂用量为0.3%(质量分数)时,可将原油黏度从1100mPa·s(50℃)降至403mPa·s,降黏率达到63.3%,原油凝点可从38.5℃降低至33.2℃,通过红外及氢谱等进行了表征,与预想分子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18.
改性聚丙烯酸酯原油降凝降黏双功能处理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极性基团物质改性合成的聚丙烯酸酯SDG - 6双功能处理剂 ,对凝点 40℃左右、黏度 10 0 0 0mPa·s以下的原油降凝率达 70 % ,降黏率达 95 %以上。同时降黏降凝效果好 ,经两口油井试用 ,初步解决了高凝稠油的开采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井的产液量、含水率、井口温度及集输距离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单管集输的主要原则和老油田进行单管集输改造的主要方案。对于产液量和井口温度较高的油井,在保证进站温度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实施单管输送;对于产液量高,但井口温度偏低的油井可以通过井口电加热器实现单管输送;对于产液量和井口温度均较低的油井,可以通过高温油井串接低温油井或油井井口电加热器串接的方法实现单管输送;当原油含水率低于转向点时,进站温度应维持在高于凝固点3~5℃之内;当原油含水率高于转向点时,进站温度应维持在低于凝固点5℃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锡、锌和磷改性的HZSM-5分子筛为降凝催化剂,在常压、非临氢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改性的HZSM-5型非临氢降凝催化剂有较高的液体产品收率。降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90℃,空速1.7h^-1(W),液体产品收率达96%,加氢尾油凝点降低最高幅度达54℃。再生后的催化剂的降凝效果基本保持不变,磷改性的HZSM-5型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