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之变     
光阴似箭,不觉中《城市建筑》杂志已经迎来十年之庆。粗略一算,十年间,这份杂志刊登了数以千计的论文,也发表了上千个设计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她在一期一期中逐步走向成熟,也越来越为专业人士所关注。对此,我们要向这本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正总结中国,过去十年间建筑的发展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这个十年是中国建筑繁荣地大规模发展的十年,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应该属于特殊的时期。也许我们可以说,过去的十年是媒体的十年:这是互联网与建筑杂志大众化的十年,信息的高速流通对文化和  相似文献   

3.
总结中国,过去十年间建筑的发展充清了各种可能性。这个十年是中国建筑繁荣地大规模发展的十年,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应该属于特殊的时期。也许我们可以说.过去的十年是媒体的十年:这是互联网与建筑杂志大众化的十年,信息的高速流通对文化和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次于印刷技术给文化和建筑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十年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无论是事还是人,每过十年都是值得总结和纪念的,《城市建筑》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专业杂志已走过了十年. 我是1985年建筑学毕业,每过一年便对建筑会有不同的理解.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是纸上谈兵,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形式风格,关注建筑的创新,而对建筑如何建造和实施并不关心,甚至我在设计院的第一个作品——延安火车站,从落成后到拆除我只见过一次;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关注如何将建筑完满地建造,不但要有好的构思,更要有强大的韧性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梦想;第三个十年我已担任总建筑师多年,思考的角度自然广了一些,正值《城市建筑》创刊的初期,编辑向我约稿,当时我正在研究西安的未央新城,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向宏观的城市过渡,思考的维度也从“米”向“干米”的量级跃升,所以结合未央新城城市设计的体会写了《“缝合”城市》一文,针对中国城市过度形式化和建筑风格化的倾向,提出城市大于建筑、品质大于风格的观点,尽管我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施,但关于它的思考一直指导我完成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城市建筑》伴随我从单体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1984年的5月,《时代建筑》杂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创刊了.弹指已有十年,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时代建筑》杂志的十周年生日.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繁荣,本刊也在不断发展,至今共出刊32期,先后荣获上海市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这是广大建筑界读者和作者的爱护、支持的结果,同时也与参加本刊的各主办、合办及出版、印刷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此谨向一切关心、爱护和培育本刊的建筑界同仁以及出版、印刷等有关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在过去十年中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指导、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6.
十年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无论是事还是人,每过十年都是值得总结和纪念的,《城市建筑》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专业杂志已走过了十年。 我是1985年建筑学毕业,每过一年便对建筑会有不同的理解。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是纸上谈兵,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形式风格:关注建筑的创新。而对建筑如何建造和实施并不关心,甚至我在设计院的第一个作品——延安火车站,从落成后到拆除我只见过一次;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关注如何将建筑完满地建造,不但要有好的构思,更要有强大的韧性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梦想;第三个十年我已担任总建筑师多年,思考的角度自然广了一些,正值《城市建筑》创刊的初期,编辑向我约稿,当时我正在研究西安的未央新城,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向宏观的城市过渡,思考的维度也从”米”向”千米”的量级跃升,所以结合未央新城城市设计的体会写了《”缝合”城市》一文,针对中国城市过度形式化和建筑风格化的倾向,提出城市大于建筑、品质大于风格的观点,尽管我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施,但关于它的思考一直指导我完成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城市建筑》伴随我从单体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这一期《城市建筑》关注的"校园建筑",是这本杂志十年来每年都会出版的专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再次引出了校园设计领域当前的问题意识:教育建筑的设计虽然在理念上维系着往昔,也关注着当前诸如绿色生态、节能减排等热门议题,但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向度与远眺呢?我们不妨从大学的校园及其建筑所面临的问题说起。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1984年的5月,《时代建筑》杂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创刊了。弹指已有十年,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时代建筑》杂志的十周年生日。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繁荣,本刊也在不断发展,至今共出刊31期,先后荣获上海市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这是广大建筑界读者和作者的爱护、支持的结果,同时也与参加本刊的各主办、合办及出版、印刷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此谨向一切关心、爱护和培育本刊的建筑界同仁以及出版、印刷等有关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在过去十年中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指导、鼓励和鞭策。作为建…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自从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发表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以来,已经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这部著作使许多读者为之激动;但也有忧虑。社会的变革是无情的,也许任何个人意志都无法左右它。或者也可以用中国的话来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史记·太史公自序》)我们要做些什么呢?首先需做的,应当是对未来作一分析,然后才能真正地跟上时代。  八年前,拙文《“大趋势”与建筑的十大趋势》(《世界建筑》1994年第2期)曾提出建筑的“十大趋势”:建筑功能的变化和类型调整;环境观,…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开展了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这些变化强烈地表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中。本章精选了99项中外合作设计的建筑作品,试图呈现中外合作设计的发展与变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逐步引进苏联专家,采用苏联模式指导社会和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兴建了一批带有明显苏式风格的建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筑设计在放眼世界、学习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在逐步向国际开放。招标制度的实行以及《中外合作设计工程项目暂行规定》的发布,为境外事务所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并促进了中外合作设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在过去的2001年里,我们成功“申奥”,顺利加入“世贸”,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迎接挑战。我们杂志的2002年新版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同时新版杂志的编辑,也坚定了我们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命题的视角。虽然现在“景观建筑学”专业已经从全国建筑院校中取消,但我们还是坚持认为景观设计对城市景观建设起着主导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应始终介入城市的景观中,有责任和义务来担当起这一重任。面对当前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我们杂志也有责任来进行引导和批判。我们可以从景观的最基本含…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界》2006,9(1):14-14
英国建筑专业杂志《建筑新闻》在最新一期的特刊上评选出了“令人惊异的世界十大建筑工程”。中国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体育馆和外形奇异独特的新CCTV大楼入选。  相似文献   

13.
刘永富 《建筑》2004,(5):8-8
《建筑》杂志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全国建筑业服务,在长期的宣传报道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权威期刊,在中国建筑行业享有盛誉。作为一名《建筑》杂志的忠实读者,看到《建筑》杂志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完善,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建筑》杂志长期以来对北京城市建设所做的宣传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的城市建设一直是《建筑》杂志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北京的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包括《建筑》杂志在内的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新闻界朋友的一份劳动和汗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  相似文献   

14.
告别2013     
《中国电梯》2013,(24):1-1
时光飞逝,2013年即将过去,本期是今年的最后一期杂志了。在这一年里,《中国电梯》感谢有您的陪伴,感谢各位行业同仁对于本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时代建筑》杂志在2007年策划和组织了"2007建筑中国年度点评"活动,此后,在2009年第一期《时代建筑》上做了"2008建筑中国年度点评"的专栏。"2009建筑中国年度点评"是《时代建筑》组织的第三届建筑年度点评活动。刚刚过去的2009年似乎缺少2008奥运会和2010世博会这样的大事件,但在这一年,新中国度过了60岁生日,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在"2009建筑中国年度点评"中,我们邀请业界的知名人士担任主持人和点评人,希望对这一年中发生的、对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进行独特而深刻的点评。点评内容包括"行业事件(包括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个侧面)"、"学术活动"、"建筑作品"、"焦点人物"四方面内容,同时,还增加了三座西部主要城市(成都、重庆、西安)2009年度发展的点评,及对中国主要建筑媒体针对中国建筑60年的发展和回顾报道的简评。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主题为“时代建筑20年”和“国际化与本土化: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本期杂志的出版适逢《时代建筑》创刊20周年志庆之际。在“时代建筑20年”专栏里,我们首先把《时代建筑》置于近代以来中国建筑杂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背景中,从而引出了对中国建筑杂志整体上的学术性研究和理性分析。蒋妙菲的“建筑杂志在中国”一文即提供了这样的视角。两任主编罗小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2004,(5):11-12
2004年5月,走过50个春秋,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辉煌历程的《建筑》杂志怎迎来了50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建设行政部门领导,《建筑》杂志编委纷纷题词或寄语,祝贺《建筑》创刊50周年。 50年来,《建筑》杂志风雨兼程,与时俱进,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地宣传行业政策、热情地讴歌行业成就、深入地探索行业发展、全面地报道行业动态,发出了行业媒体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经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时报社、首都建设报、广东建设报、西部建设报、天山建设报、甘肃建设报、陕西建筑报、《建筑》杂志、《建筑经济》杂志、《工程质量》杂志、筑龙网(www.zhulong.com)和本刊共同评选,2009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日前揭晓。2009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自2009年12月下旬在建筑时报社网、筑龙网等信息媒介上公布了经业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于海玲 《园林》2012,(2):88-88
《园林》杂志的发行面广,全国各大高校以及相关专业院校都能看到我们的杂志。如果《园林》能够推动国内人才培养,也是所有《园林》杂志人的荣幸。本期摘选一位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来信,她在肯定杂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我们的一些问题。在这里,我们对包括于海玲在内的所有关心《园林》的读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以身负的社会责任为重,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期杂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年,这十年恰逢中国建筑装饰行业迅猛发展,奥运建筑、世博建筑,伴随着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事,在这十年里经历一场建筑装饰和设计思潮的飞跃。飞跃的历史时代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络绎不绝的投稿电话,目不暇接的设计作品,编辑部常常是车水马龙的繁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