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批量生产内球面工件,早有资料介绍由铣床加工,但只能加工小于半径的球面,如果要加工等于半径的内球面则较为困难。 本人经常加工各种内球面工件,由于小于半径,通常是采用样板刀具或手工借刀加工,加工质量不太理想且尺寸难以控制,为很好地解决内球面加工的难题,及至加工半圆球面,本人设计了如图  相似文献   

2.
我厂承接一批PZ60—8型灰砂砖机球面轴瓦的加工任务,材料ZQSn6—6—3,结构如图1所示,为对合轴瓦,内孔呈半封闭型内球面。在这种情况下用一般摆动式的刀杆车内球面夹具就无能为力了。最初我们用样板车刀加工,每班只能车二、三件,精度不能保证,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双曲柄机构车内球面夹具,经实践证明效果很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我厂承接了一小批量大型轴流泵叶轮外壳的机加工任务,材质为铸钢件,内球面直径有1·48m,因此,成为主要的加工难点是内球面加工。由于我厂没有大型的数控立车,在普通的立车上通过改进加工工艺,设计简单辅助夹具方法,对普通立车的刀架部分进行改造,如附图所示,获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而且加工出的内球面尺寸准确,表面粗糙度值低。加工内球面一般有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集团加工上托座和下托座,材质为ZG310—570。其内球面尺寸为SR175mm,要求表面粗糙度值在R_a3.2μm以下,如图1所示。拟定在T68镗床上加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用于T68镗床上镗削内球面  相似文献   

5.
冒维华 《机械制造》1993,31(12):23-24
耐火材料厂回转窑使用的球面轴承座,材料为灰铸铁HT200,中间有一直径为580H8的半球形内球面,表面粗糙度Ra3.2μm,内球面加工简图如图1所示。该内球面我厂是在T6112型镗床上加工的,显然,用一般加工方法,内球面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必须借助于专用的镗削装置才能满足其技术要求。 1.机构选用 T6112型镗床有作旋转运动的平旋盘和作直线运动的主轴,故选用如图2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用主轴接头作为滑块,推动连杆A_1B_1,带动曲柄以O_1为支点使装有刀具的曲柄另一端作摆动,整个机构再绕主  相似文献   

6.
球面加工中,内球面的加工较难。而内球面封闭的程度决定了加工的难度。如图1所示的零件,不能在车床或镗床上加工。为此,我厂设计制造了在铣床上加工内球面的装置。经多年使用,效果很好。被加工的工件,圆度在0.035mm以内,粗糙度值可达Ra0.8μm。  相似文献   

7.
我厂生产多种规格的球磨机。该产品主轴承部分采用球面调心结构,其中轴承座是带有内球面的零件,内球面粗糙度要求为Rα3.2。对于内球面加工,有的采用镗杆、镗刀随主轴旋转,并在外力作用下使镗杆作一定角度的摆动,如图1所示。此加工方法由于镗杆伸出较长,刚性差,所加工出的内球面  相似文献   

8.
在振动压路机中的研制中 ,常常需要加工一些典型的内球面零件。如图 1所示球铰接头 ,其内孔形状是直径为S的球面 ,若采用手动车削 ,球面的加工精度不好且粗糙度较高 ,在与其它零件配合时 ,不能实现良好的面接触 ,难以保证装配质量 ;若使用“旋风车削工具”加工 ,虽然能够保证加工质量 ,但工具制造较为复杂 ,加工成本较高。我们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 ,设计了一套内球面车削专用夹具并制订了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 ,可以有效的保证该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图 1  1 夹具的结构如图 2所示 ,该内球面车削专用夹具采用连杆可调式结构 ,由内六角…  相似文献   

9.
通常在车床上加工内球面是采用带有蜗轮副的车球面刀架,靠手工操作进行的。其缺点是工具复杂,不易对刀调整,加工出的内球面尺寸精度和面轮廓度低,特别是当被加工零件的端面对内球面的球心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时,更不能保证加工要求。本文所介绍的内球面加工工具是我厂在差速器壳体等零件的加工实践中,所设计、制造成功的一种加工精度高,应用范围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内球面加工工具。该工具根据被加工内球面的形状不同分  相似文献   

10.
球面在机械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加工外球面和半个内球面的刀杆设计较容易。对于超过半个圆内球面,如图1所示,且球直径小,加工精度高的工件,按照一般刀杆设计就不易达到要求。本文介绍一种镗刀杆,它不仅加工球面精度高(球径精度可达到IT6),调整使用方便,而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一、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将刀杆体1夹紧在普通车床的方刀架上,锥柄13安装在尾架的锥  相似文献   

11.
以前加工HF—150转向横拉杆球座的内球面,先在车床上用成形刀加工,然后送热处理车间淬火,淬火后再在车床上用砂纸把内球面打光。由于成形刀的前角及刃倾角几何角度难以控制,加上热处理造成的内球面变形,影响了内球面的成形,导致了球座外径与内球面不同心,球座的几何形状、位置误差及表面粗糙度均达不到图纸要求。影响了转向横拉杆转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加工如图结构的增压油缸(压制人造金刚石用)。孔前部100mm处为φ60h6,接着是φ62孔,端头为R31内球面。φ62孔及R31内球面虽是自由公差,但光洁度要求在R_α0.05以上,且要求连接圆滑,不允许有接刀痕。由于孔深385mm,且是外小内大,球面又在内部,要加工好这样的油缸,确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工厂加工球面的主要形式有:车削球面、镗削球面、铣削球面;其中车床上借助于专用工装夹具加工最为常见,有资料介绍车床上加工球面的方法和刀具主要有:①筒形球面精车刀。②车外圆弧刀排。③车内圆弧刀排。④车内外圆弧专用工具。⑤连杆式内球面车削工具。⑥牵引式内球面车削工具。  相似文献   

14.
徐文峰 《机械制造》2000,38(3):55-55
活动导叶是大型水轮机组中控制水流方向与流量大小的重要部件。灯泡式贯流机中的活动导叶两端面均为球面,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如图中所示。如果在大型数控机床上加工两端面内、外球面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我们现设计的靠模工装,使内。外球面在车床上进行加工完成。实践证明使用此工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且费用低,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下面介绍广西百龙滩机组活动寻叶两端的内、外球面是如何在C6O3lA端而车床上的实现加工的经验。图中所示即为车削导日I内球面的情形。~、靠模的结构与操作首先将机床刀架中的丝…  相似文献   

15.
在车削加工中,当遇到内、外球面,内、外环形圆弧,阶梯轴过渡圆弧等零件时,通常是采取手工剥圆或成型车刀来加工的。但手工剥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稳定。当使用成型车刀来加工球面时,如工件批量较小或被加工件圆弧R较大时,很不经济。因此,各种型式的车球面工具就随着不同的需要应运而生了。但大部分工具由于设计结构上的原因,普遍存在有内、外球面不通用,尺寸限制性较大等缺点。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在外厂经验的启发下,设计制造了一种能车削内外球面的工具。实践证明,此工具的通用性强,并能在孔中加工环形凹凸弧面,加工半径的下限很小,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生产16240ZB柴油机的配气机构中有不少凹凸球面体的零件,材料都为20Cr,球表面渗碳淬硬,球面半径的误差为0.01~0.02mm,光洁度为▽7.过去我们均在C620车床上采用成形刀具加工,但生产效率低,成形刀具的制造和刃磨都很困难。针对我厂生产的这一关键,我们改装了C616车床,运用旋风铣削凸凹球面的原理加工各种凹凸球面零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现将其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铣削凹凸球面 1.铣削凹面球体(如产品中的顶杆座等) 凹球面的铣削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圆柱体刀杆的轴线y-y与内球座轴线x-x的交角为α。内球座体(即工件)装夹在机床主轴的三爪卡盘上,在铣刀旋转的同时,工件也旋转,铣刀自切入工件的E平面开始,沿y-y轴线移至P点,进行铣削,即可加工成内球面  相似文献   

17.
我厂生产的铰链式六面顶液压机Y75-4800/6B中的主要零件缸体,如图1所示。其中有Sφ320mm的内球面,其表面粗糙程度要求R_a3.2,且球心距缸体端面为395_0~(+0.8)mm,缸体内球面的加工是一道关键工序。为此,笔者根据蜗杆原理,设计了车削内球面的专用车削夹具。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的零件,内球面尺寸为SΦ1460H8,图1 零件图要求表面粗糙度Ra=3.2μm。我们在没有数控车床、专用球车和仿形车床的情况下,使用双柱立式车床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专用夹具,用车削完成了零件内球面的加工。专用夹具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右刀架带动右刀杆架向下移动,使刀杆与右刀杆架的连接中心位于被加工工件球心,即通过调整使刀杆的回转中心与工件球心相重合。再通过工作台带动工件作水平方向的回转运动(主运动),通过左刀架带动刀杆在铅垂方向作圆弧运动(走刀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内球面的车削加工。图2 球面车削夹具图为保证刀…  相似文献   

19.
数控车床上加工圆弧是很常见且简单的加工方式,但加工内孔较小的球而轴承时却很难,如图1加工内球面,加工难点:  相似文献   

20.
内球面加工的难易程度决定于内球面开口的大小,我厂的贮能器和蓄压器壳体,材料分别为LD10和TC4,均为一端封闭的内球面。由于内球面口部直径小,表面质量要求高,采用一般的车内球面方法加工比较困难。为此,设计有进刀机构的精车内球面装置(见图1),已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