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细脉带矿体边缘残矿品位低、磁黄铁矿含量高、致密细粒硫化矿物不均匀嵌布、矿物性质复杂的难题,在铅锌浮选分离流程中,进行了预先"磁选-脱硫"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先磁选-脱硫可有效消除磁黄铁矿、易浮硫碳杂质对铅锌分离浮选的不利影响,得到铅锑精矿铅品位19.18%、锑品位14.62%、铅回收率74.74%;锌精矿锌品位47.07%、回收率82.87%的选别指标;预先脱硫工艺具有药耗少、无氰环保、铅锌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为"贫、杂"铅锌矿的高效选别回收试验了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西某伴生银的复杂铅锌矿分离困难的特点,分析了原矿矿物组成、有价组分种类、矿石结构构造及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选矿试验原则流程,进行了铅锌选矿试验研究。以丁基铵黑药和乙硫氮为捕收剂,石灰和碳酸钠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抑制剂,硫酸锌与亚硫酸钠为锌矿物组合抑制剂优先浮选铅矿物;铅浮选尾矿经石灰调浆、硫酸铜活化后,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锌浮选。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50.21%、铅回收率88.78%,锌精矿锌品位46.82%、锌回收率74.30%,铅精矿中银回收率为68.60%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云南某复杂铅锌银硫化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云南某复杂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石的原矿性质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采用石灰抑制含铁矿物,新型抑制剂YZN抑制锌,新型捕收剂BPB捕收铅;以硫酸铜作为选铅尾矿中锌矿物的活化剂,丁基黄药作为锌矿物捕收剂,可以实现铅锌的高效分离,同时将大部分伴生银富集到铅、锌精矿中。在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铅精矿品位50.45%、铅回收率86.16%,锌精矿品位50.38%、锌回收率71.80%的选别指标,银在铅精矿中的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3062.33 g/t和60.63%,银在锌精矿中的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1 008.48 g/t和19.34%。  相似文献   

4.
广西铜铅锌矿为典型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黄铜矿与闪锌矿互相包裹、交代共生,在浮选分离时难以获得合格的铜精矿产品。经试验研究,采用“抑锌—浮选铜铅—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选锌”工艺,以氧化钙、硫酸锌配合实验室新制的锌抑制剂CZ-002抑制闪锌矿和硫化铁矿物,实验室新合成捕收剂CY-2A浮选铜铅。最终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2.48%、回收率70.11%;铅精矿铅品位57.39%、回收率84.84%;锌精矿锌品位51.93%、回收率88.42%。试验指标较好,实现了铜铅锌多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
曾维伟  阳俊 《矿冶工程》2020,40(4):53-56
针对郴州某复杂硫化铅锌矿资源的性质特点,采用铅快速浮选后尾矿再磨再选的阶磨阶选工艺,较好地实现了铅锌的高效浮选回收。研究了磨矿方式、捕收剂和调整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该矿石浮选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通过小型闭路浮选试验,得到了铅品位60.05%、回收率89.63%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7.01%、回收率88.14%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6.
广西某铅锌多金属矿石矿物种类较多,Pb、Sb、Zn、S、Ag品位分别为2.75%、2.33%、12.24%、28.27%、96.08 g/t,属高品位复杂难选锡伴生多金属硫化矿。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确定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确定采用先选铅、选铅尾矿选锌的工艺流程。铅浮选采用组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抑制铁闪锌矿、硫酸为活化剂、LW-01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浮选脆硫锑铅矿,选铅尾矿以组合抑制剂石灰+y-As抑制硫铁矿和毒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选锌,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26.93%、锑品位23.35%、锌品位5.45%、银品位960 g/t、铅回收率87.91%、锑回收率87.82%、银回收率86.98%的铅锑精矿,锌精矿锌品位48.67%、锌回收率94.22%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招君  徐晓衣  陈龙  梁焘茂 《中国矿业》2021,30(S2):276-280
青海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中Pb品位3.04%、Zn 品位1.61%,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高岭石、方解石等。有价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复杂,磁黄铁矿含量偏高,浮选分离难度较大。本试验采用铅、锌顺序优先浮选流程,磨矿细度-0.074mm占70%,用ZnSO4抑制锌、乙黄药作为捕收剂优选浮铅,铅浮选尾矿加入CuSO4活化、丁黄药作为捕收剂再浮锌,铅、锌粗精矿分别经过二次精选提质,最终得到铅精矿含Pb 56.76%、铅回收率为95.73%;锌精矿含Zn 30.72%、锌回收率为82.54%。  相似文献   

8.
某矿石是一种含铅锌多金属氧化矿,铅锌氧化率分别高达56.30%和93.9%。本次试验采用摇床重选,摇床精矿经再磨-浮选、摇床尾矿直接进入浮选流程。选别流程为依次优先选别硫化铅矿物、铅氧化矿及锌氧化矿,获得了硫化铅精矿产率为7.65%、铅品位为61.00%、铅回收率为43.82%;氧化铅精矿产率10.15%、铅品位51.41%、铅回收率49.00%;氧化锌精矿产率为23.22%、锌品位为45.77%、锌回收率为85.02%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某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含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银矿物、毒砂等。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回收有用矿物,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铅浮选作业中,采用选择性组合药剂(硫酸锌+亚硫酸钠+DMDC)作为锌闪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毒砂抑制剂,采用选择性组合药剂(SK9011+乙硫氮)作为方铅矿、银矿物的捕收剂。在锌浮作业中采用石灰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毒砂,硫酸铜活化闪锌矿,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实现了锌硫矿物有效分选。在硫浮选作业中采用硫酸铜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丁基黄药为捕收剂,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有效回收。工业应用期间,铅回收率提高了3.03个百分点,银回收率提高了4.78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高了1.24个百分点;获得硫精矿硫品位46.07%,硫回收率73.06%。  相似文献   

10.
某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原矿品位分别为Cu 0.47%、Pb 1.236%和Zn 0.891%。矿石中铜铅锌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且共生关系较复杂。试验着重探讨了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和调整剂的优化,在解决矿物有效解离的前提下,提高铜铅锌浮选分离的选择性。当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时,采用乙硫氮作捕收剂,石灰、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作调整剂,粗选获得的铜铅混合粗精矿再磨至-0.043mm占81.31%后,经两次精选获得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精矿采用活性炭脱药,亚硫酸钠和CMC组合抑铅,Z200浮选铜,实现了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采用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获得锌精矿。最终浮选指标为:铜精矿的铜品位27.26%,铜回收率80.62%;铅精矿的铅品位59.35%,铅回收率85.20%;锌精矿的锌品位41.14%,锌回收率为82.74%。为该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某铅锌多金属矿石矿物种类较多,主要的有色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和毒砂,选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其进行铅、锌浮选研究。选用石灰作为调整剂以及黄铁矿和毒砂的抑制剂,氯化钠和硫酸锌作为毒砂和闪锌矿的抑制剂,乙硫氮作为铅浮选捕收剂,经1粗2精2扫优先选铅,然后采用硫酸铜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作为锌浮选捕收剂对选铅尾矿经1粗2精2扫选锌。最终,获得铅品位为48.70%、回收率为91.80%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1.43%、回收率为82.57%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2.
某高硫铅锌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婉琴 《金属矿山》2016,45(11):76-80
某高硫铅锌矿石中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含量大、铅锌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等,以新药剂BK-509和BK-512抑制硫化铁矿物,采用磁选-铅锌依次优先浮选工艺进行了铅、锌、硫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情况下,经1粗1精弱磁选、2粗2扫浮选选铅、铅粗精矿再磨至-0.043 mm占85%情况下4次精选、铅扫选尾矿1粗2扫选锌、锌粗精矿再磨至-0.043 mm占90%情况下4次精选,获得了铅品位为56.71%、回收率为76.85%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5.98%、回收率为75.57%的锌精矿。试验的铅、锌精矿指标理想,可作为铅锌回收工艺流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某铅锌硫化矿中矿物间共生包裹关系复杂,主要硫化物磁黄铁矿占金属矿物总量的51%,锌以铁闪锌矿形式存在,锌硫分离难度较大。试验采用铅锌硫依次浮选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铅品位51.58%,回收率89.98%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2.74%,回收率81.81%的锌精矿以及硫品位35.70%,回收率72.72%的硫精矿,试验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某地新开采硫、氧混合铅锌矿进行了浮选工艺实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硫化矿及氧化矿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铅综合回收率85.18%、锌综合回收率95.46%的铅锌混合硫化精矿和氧化精矿,其中,硫化铅锌精矿中锌、铅品位分别为46.14%、7.86%; 氧化铅锌精矿中铅、锌品位分别为12.71%、6.01%。浮选所得精矿满足冶金过程对原料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浮选此类矿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含泥高银铅锌硫化矿,在低碱环境下采用25号黑药与苯胺黑药组合捕收铅,有效兼顾了贵金属银的回收,锌浮选采用石灰和8372CN组合抑硫,缓解了矿泥对锌精矿品质的影响。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67.18%、铅回收率94.57%、银品位2 560.37 g/t、银回收率80.54%、锌含量3.60%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1.63%、锌回收率93.27%的锌精矿,实现了含泥高银铅锌硫化矿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某难选铅锌矿石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针对广西某难选铅锌矿石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和嵌布粒度细小,铅锌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以丁铵黑药作铅矿物捕收剂、碳酸钠与DZ组合作锌矿物抑制剂抑锌浮铅,选铅尾矿经硫酸铜活化后以丁基黄药为锌矿物捕收剂选锌的优先浮选流程,成功实现了铅、锌的有效分离,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 56.25%和93.36%的铅精矿及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8.56%和88.63%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7.
新疆某硫化铅锌矿石铅、锌品位分别为1.14%、3.26%,铅、锌均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分别为85.09%、91.72%。有用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以碳酸盐矿物和石英为主,嵌布关系复杂。为回收利用矿石中的铅、锌,采用铅优先浮选再选锌的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 80%,铅优先浮选以碳酸钠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组合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选铅尾矿锌浮选以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最终1粗4精2扫铅浮选—1粗3精2扫锌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51.42%、含锌5.24%、铅回收率84.67%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2.82%、含铅0.96%、锌回收率89.29%的锌精矿,实现了矿石中铅、锌的分离与回收,可供该铅锌矿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迪庆州铜铅锌硫化矿具有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分选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该地区铜铅锌硫化矿,其含Cu0.93%,Pb1.33%,Zn2.35%,研究分析了磨矿细度、药剂用量、脱药条件等对铜、铅、锌分离的影响。采用"铜铅混合浮选一铜铅分离一尾矿选锌"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杂质互含较低且金属回收率较高的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产品,其中铜精矿Cu品位24.15%,Cu回收率80.57%,铅精矿中含Pb31.63%,Pb回收率65.35%,锌精矿Zn品位40.36%,Zn回收率83.52%。铜铅锌的浮选分离指标较好,为类似铜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分离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某铅锌矿含铅1.68%、锌11.50%、碳3.68%,属含碳铅锌硫化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正长石和白云母为主。矿石中的碳主要以游离碳和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如何消除碳对铅锌浮选过程的影响已成为该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根据该矿石性质,采用高效脱碳剂BK208实现了预先脱碳的目的,减少了碳对后续铅锌浮选的影响。通过“预先脱碳-铅锌顺序优先浮选-铅锌粗精矿再磨精选”的工艺流程,成功实现了铅锌的高效回收,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59.65%、锌品位6.85%、铅回收率78.59%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48.69%、铅品位0.81%、锌回收率89.28%的锌精矿,取得了良好的浮选指标。在含碳铅锌硫化矿选矿过程中,消除碳质脉石对铅锌回收的不利影响,对提高选矿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某铅锌矿石由于铅锌品位低、锌主要以铁闪锌矿形式存在、铅锌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其他矿物共生密切、含有较多与铁闪锌矿可选性相近的磁黄铁矿而难选。根据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铅-铅尾矿弱磁选分离磁黄铁矿-弱磁选尾矿浮锌-锌尾矿浮黄铁矿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为42.27%、铅回收率为71.46%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4.11%、锌回收率为70.93%的锌精矿及硫品位为34.89%、硫回收率为85.66%的综合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