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彭融  雷璐  褚兴彪 《包装工程》2022,43(6):297-306
目的 以广西在地铜鼓为研究样本,通过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的提取,探析模块化应用策略下铜鼓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衔接的方法,实现铜鼓文化设计传承与创新。方法 综合博物馆考察、网络搜索和文献阅读等方法,收集广西在地铜鼓典型样本,归纳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基本规律及视觉效应,提取有效造型线条及典型的纹样装饰,并运用分解、重构、平滑处理等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优化,搭建模块化的图形元素资源库。最后,在“三月三”节日花灯设计案例中予以体现。结论 通过“归纳—提取—分解—重构”的现代设计手法,将广西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运用在现代设计中,既有利于引导产品文化价值提升,又能够推动广西铜鼓文化的传播,并在日常应用中予以传承。  相似文献   

2.
虞杰  吕健  潘伟杰 《包装工程》2020,41(10):255-261
目的为促进蜡染这一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提升蜡染纹样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形状文法的计算机辅助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保留传统蜡染纹样的视觉特性同时满足现代审美,使传统蜡染焕发出新的生机。方法首先分析贵州传统蜡染纹样中的花朵纹造型特征,提取造型元素并分层,然后运用分层形状文法进行纹样推理演变;依据提出的创新方法生成大量不同形状,目标形状与结果形状通过规则连接得到整个形状衍生树模型。最后设计师根据自身审美和经验对形状衍生树节点进行人机交互选择,修剪衍生树,排除不符合条件的节点,完成设计方案的决策。结论改进形状文法使其适用于蜡染造型设计,建立纹样衍生树模型,并利用传统蜡染花朵纹的创新设计,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潮”风兴起,中国传统纹样与“国潮”服装设计的融合也成为了时下热点。本文介绍了八达晕纹样的寓意与特征,并提出构图数字化、元素时代化、色彩个性化的设计策略,将八达晕纹样应用于“国潮”服装设计中。作者还据此策略进行了卫衣设计实践,以期助力这一传统纹样在新时代的推广,也为“国潮”服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帆  苏艺  崔强  王涛 《包装工程》2023,44(4):1-8, 42
目的 服饰是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领域,也是展示文化的主要途径。通过二维服饰传统纹样向三维实体首饰及穿戴产品的转化生成,突破以往服饰纹样在平面维度生成、衍生的局限性。方法 基于边缘检测等图像学技术结合人工描摹,实现二维传统服饰纹样图像的抽象化提取;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与图形学算法,训练一个传统纹样轮廓线的自动生形模型,生成三维首饰形态,并由服饰纹样二维图像生成三维参数化肌理。结果 以传统服饰吉祥纹样为例,形成纹样素材库,在此基础上,实现平面纹样提取、三维形体转化、三维肌理转化、肌理向形体映射的生成设计路径,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实践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建立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现代服饰产品形态转化及个性化定制路径,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现代产业之间的割裂问题,从现代增材制造工艺、材料、理念等方面促进服饰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转变,为其注入新的力量,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琦 《包装工程》2023,44(16):352-355
目的 探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传统纹样的方法和路径,提升文创产品设计的文化性。方法 列举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同时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传统纹样的几点路径展开探究,进一步明确传统纹样的应用方法。结论 在文创产品中应用传统纹样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创设计中应该积极应用传统纹样元素,汲取传统纹样的文化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李嘉彪  刘爽 《湖南包装》2024,(1):194-197
针对当今盲盒设计形式乏味单一等问题,文章基于扎染工艺,将广西铜鼓纹样融合在盲盒设计中,先分别从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两个方面具体分析铜鼓纹样在方巾盲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然后通过对铜鼓纹样提取、解构及重组的方式对铜鼓纹样方巾进行多样化图案设计,最终采用扎染工艺进行铜鼓方巾的盲盒设计,以增强盲盒设计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为盲盒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庞鲜  曾婧 《包装工程》2020,41(14):332-338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为家具设计提供新思路,也为壮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承途径。方法分析广西壮族及其文化元素概况,将壮族文化元素从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从纹样类型、色彩特点、工艺特色等方面深入分析壮族文化元素的艺术特征。挖掘壮族文化元素中图案纹样、色彩、造型、结构、工艺、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结论通过运用绣球、烟袋、铜鼓、梯田等广西壮族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相融合的方式,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椅子、书柜、边柜、凳子等多件家具的设计实践,展示壮族文化元素与家具的色彩、造型、工艺等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家具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传承与弘扬广西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唐宝相花纹特征分析与抽象化衍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以宝相花为例的中国传统纹样的抽象化衍生思路,以实现传统装饰纹样的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揭示其发展脉络和构图特征规律,结合现代视觉元素的抽象化图形的创新方法,对提取的基本图形进行抽象化衍生实验。结论传统纹样大多是以物像的具象化而产生,现代抽象图形则是对物象的创新和夸张的表达,两者者的结合不仅可以赋予现代抽象图形文化内涵,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潘雪梅 《包装工程》2013,34(4):97-100
通过对藏族八吉祥纹样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寓意的分析,总结出了八吉祥纹样在形式、功能、寓意3 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并围绕审美特征挖掘出藏族八吉祥纹样的装饰形式和表现方法,从而找寻与之相协调的现代辅助纹样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汉代瓦当纹样艺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与设计方法.方法 概述汉代瓦当中传统纹样的艺术特征,分析汉代瓦当纹样艺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从形式美法则、纹样元素再创造、装饰与功能结合、传承纹样寓意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总结汉代瓦当纹样在茶包装中的设计方法.结论 汉代瓦当纹样与茶包装设计结合有利于汉代瓦当纹样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蒙古族图形图案的构成设计规则及吉祥寓意,将蒙古族图案进行重构与再创,探索蒙古族图案新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蒙古族图案元素,探索蒙古族图案的现代表达形式,而且能够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地域传统图形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以及传承。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图案元素,并对蒙古族图案通过元素分析、类型整理、寓意提取、图形衍生与组合变化后进行具体设计,结合蒙古族图案的关键词提取及形象感、独特性、可塑性和民族认同度,对蒙古族图案元素进行评分和筛选,从而进行新的蒙古族图案的组合与设计。结论提取蕴含于蒙古族图案中的形态、吉祥寓意,结合图案元素评分与提取的设计过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黄珺  王娇 《包装工程》2024,45(2):417-423
目的 为挖掘仰韶彩陶纹样资源,传承、创新仰韶彩陶纹样,尝试采用参数化设计等方法,实现仰韶彩陶纹样再设计的新突破,提供一种新的纹样设计思路。方法 通过分析仰韶彩陶纹样的不同类型,提取纹样造型中的单形元素及构图规则,利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函数规则、控制坐标点参数、调整可变参数的方式分别进行纹样推演及排列组合的设计创新研究。结果 快速衍生出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又具有传统纹样特征的“新纹样”。结论 构建参数化纹样结构可更高效地进行纹样衍生和设计,拓展传统纹样的设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传统的虎头鞋图案定量地分解成目标、方法、方案等层次,有效地把传统元素运用于未来设计中,实现传统图案的艺术化设计复活。方法 论述虎头鞋图案面临的困境及文化价值现状,在AHP-FCE(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决策分析原理下进行虎头鞋图案特征的定量和设计定性层次需求分析,参考汉声考工法则对虎头鞋图案构成元素解构、分类和重组。在此基础上,提出虎头鞋文化感情部分赋予文化内核的设计方向,以实现吉祥寓意和精美图形元素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结论 虎头鞋图案作为乡村传统图案中的优秀代表,以其凝练的造型元素、吉祥的寓意和明艳活泼的表达方式,借助决策方法,可以实现现代产品的融合。通过虎头鞋图案创新艺术化复活实践,最大限度地让民艺结合产品,并再次回归民间,有效地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传统纹样元素运用到现代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中,使设计方案从图案、色彩、主题等方面都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方法通过对铜镜艺术特征及文化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图形的构成法则进行重新解构设计,提出传统纹样衍生并再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实现了传统图形与现代流行风格的融合,最后以创作案例予以验证。结论将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女性化妆品的包装风格相结合,不仅能使设计对象体现出汉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实现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白寒  殷果 《包装工程》2023,44(22):242-251
目的 将现代参数化生成技术融入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以此弥补传统的纹样设计方法对设计结果可控性低、产出效率低的不足,从而探索传统纹样创新设计的新途径。方法 运用模件系统理论和图谱量化法提取传统纹样的文化基因图案,采用Grasshopper参数化工具重构纹样,并将形状文法推演规则转译为参数化语法表达的形状文法推演规则,运用系统的文法规则控制感性随意的纹样参数衍生流程,实现基于形状文法导向的参数化纹样设计方法。结果 以黄梅挑花八角莲纹为例,编写形状文法控制的纹样衍生参数化程序,生成多种八角莲纹衍生图案,并应用于不同的文创载体。结论 参数化设计逻辑下的形状文法可以更高效地挖掘传统文化纹样的创新设计价值,以形状文法为导向的参数化技术可灵活并科学地对传统纹样进行再设计,为数字化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池宁骏  谢佳阳 《包装工程》2022,43(12):257-265
目的 将传统纹样的形式规则与参数化设计方法相结合,探索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衍生设计方法,为纹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提取传统纹样造型中的构图规则,利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函数曲线、曲线的控制点坐标参数,重构参数纹样模型。通过空间点集的形式构建纹样的空间排列结构。制定演变规则,调整可变参数,对目标纹样进行结构衍生设计。结果 以马家窑旋涡纹为例,分析并提取结构规则,在此基础上,利用参数化建模工具Grasshopper完成参数纹样建模和插件制作以及参数化纹样设计和应用。结论 传统纹样结构蕴含着有序的形式规则,具备纹样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条件。构建的参数化纹样结构可更灵活高效地进行纹样衍生和设计,有利于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刘修茹  季铁  郭寅曼 《包装工程》2023,44(8):193-200
目的 对丰富的青铜器纹样资源进行整理与组织,满足设计师利用青铜器纹样进行创意设计的需求,助力传统文化输出。方法 对青铜器纹样的装饰母题、装饰艺术和语义进行解析,对设计师借助文化资源数据库获取设计原型和设计知识的行为与思维过程进行探索,从而提炼元数据标签,确定可视化元素,建立包括1154条青铜器纹样数据在内的数据库。结果 面向创意设计的青铜器纹样数据库,实现了对青铜器纹样数据的多维信息呈现,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快速学习和获取青铜器纹样原型与知识的平台,有助于设计师了解数据中隐藏的特征、关系和模式。结论 青铜器纹样数据库的可视化方式符合设计师的认知舒适性,为打造针对设计师群体的数字文化资源专业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