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分子化学是高等院校材料、化学、化工、纺织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思政元素丰富,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文章对高分子化学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在高分子专业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强调教师要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意识,同时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工》2021,49(3)
加快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高等院校各院系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亟需完成的任务。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挖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以及民族自信等元素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初步探索高校专业课教育中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引导学生培养"特殊时期爱国主义情怀","学术自信与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授课中以问题为引导,将互动式,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江敏玲  尹守春 《广东化工》2022,(5):205-206,209
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根本,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已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在高校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融的必要性,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以及绿色发展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到高分子化学的课程中,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16)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认证以及教育部打造"金课"的背景下,在专业课也要融入思政元素的要求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不断深化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从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到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的艺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经过精心设计,使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在高校中悄然兴起,加强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高分子化学全英文课程的内容和授课对象特点,从高分子化学学科的建立、授课内容的提炼、高分子科学家前辈事迹和当前高分子学科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能够提升专业认同度,同时培养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尤其是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加深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使其在宣传中华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瑛 《化工时刊》2022,36(1):53-55
以课程知识点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将传授知识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树立思政教育和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新型教书育人观.探讨了开展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挖掘原则,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知识点的融合,授课方法在知识传授和育人目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在天然产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化学”是化学和材料、物理、生物、药物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作者论述了课程思政的意义,结合“高分子化学”中的专业知识,提出从爱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并阐述了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有利于推进“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涌现,课程思政教育成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旨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具体化、隐性化发展。这一转变意味着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要肩负起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并且从教学顶层设计上将思政教育当作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常梦洁  刘俊  李会录  杨庆浩  李颖 《广州化工》2022,50(8):188-189+192
有机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在新时达背景下,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实现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依据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结合授课过程中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融入思政元素时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本院自身状况的《药理学》思政教学体系,响应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药、环境和食品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自然有机融合的难点、介绍了"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引导下的思政元素挖掘,详述了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3.
周艳红  王许云  崔祥翠  陈玲 《云南化工》2023,(5):205-207+211
基础化学原理是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化工学院、高分子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挖掘课堂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实现全过程育人等方面探索了基础化学原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为学校发展内涵提升时期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0)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结合当下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对《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给予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培养、爱国精神培养、环保意识培养以及融入哲学思维五个方面提出了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景帅  孙筱琪 《云南化工》2022,(1):151-152,156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能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近三年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举例说明《物理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讨论了如何在授课教学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结果表明,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以“高分子化学”为例,介绍了在专业选修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案例的构建与实践。重构了基于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基于思政元素滴灌渗透,对“高分子化学”具体思政案例的构建和实施方法进行介绍。通过思政案例与课程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辩证思维等科学素养,树立生态意识,根植家国情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策略对其他化学类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就是把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的职责落实到实处,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多元精神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因此,培养化学学科人才时更加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化学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并遵循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把"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探究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为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确保学生热爱祖国、求真务实及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方针就需要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作为药物化学课程中的重点代表药物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事迹介绍和拓展内容进行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提高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职业责任感,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药学、食品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富含思政元素。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深入挖掘和梳理分析化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何富安  张世杰  黄军左 《广州化工》2021,49(1):142-143,163
新形势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含义及其价值,对专业课程进行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索,根据课程目标和培养计划要求,从各部分授课内容中发掘课程思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