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该文针对妈祖城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受堤顶高程及海域使用红线限制、同时要满足堤顶结构稳定和业主景观要求的实际情况,根据现有设计标准,共提出4个加固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综合考虑是否设置潜堤及潜堤位置,不同的护面结构、消浪平台宽度、消浪坎高度及挡墙型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波浪模型试验验证消浪不明显、弧形消浪坎失稳的情况下,选择消浪效果相对较好的混合式方案进行修改,得到满足波浪模型试验验证理想效果的海堤加固设计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风浪大的海堤工程、港工工程中,为了保护堤坝安全,消杀波浪能量,常在堤坝表面设置不同类型的消浪齿。由于风浪、潮汐是随机变量,因此消浪齿所发挥的消能效果也随机变化。各种类型消浪齿的消能效果究竟有多大,未见统计报道,但具有消能保堤作用这是共识。象山县在海堤工程中较大规模采用的消浪齿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1992年用于大目涂围垦工程4”堤A段坝头。由于该处面对大目洋,朝向东北,风浪大,所以在护坡上设置了断面250mmX250mm(图11型),高出护坡面300mm,中心距2000mm,梅花型布置的混凝土方柱消浪齿约800m’。从199…  相似文献   

3.
"生态海堤"是一种既能满足传统意义上的防潮挡浪功能又能为生态群落提供栖憩场所的全新海堤结构型式。目前,在某些生态海堤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集中于海堤自身结构的生态化措施,而忽略了消减堤前波浪以确保生态化措施可靠有效这一关键性因素。本文提出建设生态海堤的关键支撑为堤前消浪,并对海堤建设中的常用堤前消浪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漩门二期蓄谈围垦工程海堤于2005年竣工,各段海堤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固结变形,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部分堤段高程已不满足规范设计要求,亟需对该段海堤进行相关防潮标准物理模型试验。本次选取工后沉降最大的断面,按设计水文要素对选取断面进行越浪量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海堤固结沉降最大断面,波浪爬高和越浪量仍可满足规范,与规范计算值保持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在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海堤波浪模型试验中,采用不同的开孔形式,分析开孔式空箱的消浪效果和稳定性,试验证明开孔式空箱的消浪效果是明显的。针对空箱结构海堤失稳后危险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提出合理设置空箱开孔形式和前后趾脚的宽度、在空箱内布置一定厚度的压重块石、空箱后侧设置足够高度的土石支撑以及空箱与桩基础结合等提高空箱稳定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扭王块广泛应用于港口和海堤工程中,起着重要的消浪抗冲作用,具有施工方便、稳定性好、消浪效果好等优点。黄礁门海堤直面外海无遮挡,且所处区域经常遭受台风袭击或影响,海堤需经受大风浪的冲击,因此外坡护面采用扭王块规则摆放,达到消能防冲保护主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亚湾区石化段A(海堤长1 436.28 m,迎浪面坡比1∶1.75)、B(海堤长5 638.31 m,迎浪面坡比1∶1.5)和C(海堤长955.28 m,迎浪面坡比1∶2.5)3种类型现状海堤断面的波浪越浪量研究成果,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B、C类海堤断面加固方案在不同潮位波浪作用下的波浪爬高及越浪量,验证了海堤迎浪面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试验成果可为海堤设计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围头湾北岸岸滩侵蚀状况及海堤毁坏原因,建议在受侵蚀严重的白潘海堤堤外适当位置试验研究修筑潜堤,以达到消浪、促淤、护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不规划波和风共同作用,并模拟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护面强度的试验方法,对海堤断面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风浪越浪量、断面结构的稳定性试验。采用多种型式的挡浪墙,设置在堤顶的不同位置,测定各种情况下的越浪量,供挡浪墙型式的选用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不规则波和风共同作用,并模拟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护面强度的试验方法,对海堤断面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风浪越浪量、断面结构的稳定性试验。采用多种型式的挡浪墙,设置在堤顶的不同位置,测定各种情况下的越浪量,供挡浪墙型式的选用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德三屿围垦工程海堤安全生态提级改造,因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提高,而将海堤与水闸的防潮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级别由3级提高到1级。根据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在满足海堤安全提级前提下,结合海岸带生态修复,重点研究堤身稳定、断面优化、消浪防冲、生态修复以及景观提升等问题,提出海堤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相统一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乾务赤坎大联围是珠海市第一大联围,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受历史条件所限,设计标准低,防洪墙结构稳定性差,历年台风季节防汛压力较大。为了对旧海堤进行加固除险改造,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探讨了海堤除险加固技术方案,并重点研究海堤临水侧的消浪防冲措施、地基处理、堤身稳定、堤身断面等问题,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除险加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颁布的海堤设计规范和工程实例,对海堤工程设计中海堤的界定、海堤防潮(洪)标准、设计波浪要素计算、复式斜坡堤波浪爬高计算及按控制越浪量确定堤顶高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海堤应以波高来界定、修建消浪平台的最佳位置为静水位附近、最佳宽度为入射波长的1/4及海堤设计应该直接以控制越浪量确定堤顶高程。  相似文献   

14.
以横沙东滩促淤圈围(三期)北堤达标工程为例,提出采取探地雷达探测并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静力触探试验以及部分开槽验证的方法探明堤身空洞。分析北堤外侧河势滩势变化,研究堤前设置消浪潜坝的必要性和不同潜坝方案的消浪作用。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及相关计算分析,针对堤身空洞,堤脚及堤身的土体流失通道提出经济、可行的除险加固达标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浙江、福建三省市海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调研成果对上海、浙江和福建三省市的海堤情况进行介绍,主要包含:海堤的建设经验、损毁情况、主要破坏特点、建设标准以及目前设计的主要依据;风速计算方法;沿海潮位和台风暴潮特点;波浪计算方法;堤顶高程确定;生物消浪措施;海堤主要结构和断面形式;海堤地基情况、堤基处理方式及计算方法;堤身填筑材料、施工方法及安全控制措施等。总结了三省市海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编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海堤(坝)自身沉降变形和强风浪长期作用,按规范设计的块体结构的四个“脚”易出现挤压破碎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混凝土四脚空心消浪块体”,对原块体结构特别是“凸脚”结构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对于重要工程还可视其使用环境、工程等级、块体重量等实际情况掺加阻裂工程纤维,在运行过程中,相邻块体的“凸脚”不会再被挤碎。  相似文献   

17.
某海堤防洪工程普遍存在堤身渗漏、裂缝等问题,堤身整体安全稳定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堤防防洪排涝功能的发挥。综合考虑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综合加固方案,并典型断面进行了渗透稳定性和防滑稳定计算。结果表明,治理后,堤身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总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综合加固方案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科学的优化海堤抵御波浪破坏的技术方法,并提升海堤生态与景观功能,研发了一种采用混凝土扭王字块体、混凝土四脚空心块体、钢筋混凝土栅栏板、反弧型防浪墙等消浪防浪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在考虑波浪的大小及运动轨迹特点的基础上,在坡面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消浪块体,充分利用每种消浪块体的特点,提高海堤结构经济性和安全性,达到更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并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设计采用的立体组合式消浪体系,不仅保证岸线景观效应,更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堤越浪量是衡量海堤防浪有效性和堤后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台风过程下海堤越浪将影响海堤的结构安全和堤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浙江省温台地区复式斜坡式海堤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台风浪过程下海堤的越浪量进行测定,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探讨现行常用经验公式的适用性,对现行常用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一种计算台风过程下复式海堤越浪量的公式。对台风过程下复式海堤越浪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台汛期间的高效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海堤工程是广东省第一宗一级海堤,通过描述设计中确定海堤堤顶高程及堤身断面方案这2个关键内容,说明该工程的主要设计思路,为类似海堤工程的修建或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